刘旭
【摘要】合唱艺术是音乐艺术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和不断深化,素质教育逐步在教育体系中占有了重要位置。由于合唱艺术对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我认为有必要在高校开设合唱课。本文就普通高校开设合唱类课程的必要性及实践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校;合唱课程;必要性
合唱作为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形式,在学校教育、学生素质提高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在整个音乐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近些年,随着合唱艺术的大众化、普及化,合唱呈现出了一派又好又快的发展局面,特别是在有音乐专业的高等院校,合唱更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取代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一、高校非音乐专业学生开设合唱教学的现状
(一)高校院校开设的艺术类课程多以理论为主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高校院校相应地开设了音乐欣赏、美术欣赏等艺术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多以理论居多,诸如合唱这类技巧性课程开设的极少,使学生的艺术素质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从而制约和延缓了学生艺术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高校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基础较差成为阻碍合唱发展的瓶颈
高校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多数来自农村,从小学到高中,要么是根本就没有开设音乐课程,要么就是在音乐课上老师教学生一些歌曲,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得很少,大部分学生甚至是一张白纸。如果给这些学生开设合唱课程,就需对其进行最基本的乐理教学和最基本的发声训练,这样的训练周期太长,而且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就成为了阻碍合唱发展的瓶颈。
二、高校开设合唱课程的必要性
(一)合唱有益于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人是社会之人,常处在集体之中,理应懂得倾听、尊重、服从、合作。通过合唱训练能够使人学会倾听、尊重、服从、合作。
第一,合唱训练使人学会倾听。和谐、统一是合唱的要求,也是合唱有别于其他演唱形式的重要特征。合唱一般是多声部的歌曲,要想使合唱声音统一、协调,更好地表现作品意境,就必须重视和声训练。在和声训练当中,声部的均衡和清晰度决定着合唱的协调、和谐、统一。那么在各声部的演唱中,所有合唱队员就要做到不仅监听自己的声音,还必须要能够监听到其他声部的声音和别人的声音及整体的音响效果,借以不断调整自己的音量、音色和音准,使自己的声音和集体的音响保持一致,达到协调、和谐、统一的要求。
第二,合唱训练使人学会尊重、服从。在合唱中要尊重作品、尊重服从指挥。尊重作品就是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分析作品,从而理解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情感所在,准确表达作品的情感、意境;指挥是作品的诠释者和领路人,在排练之前,指挥已经对作品进行了全面、透彻的分析,对作品有了整体的把握。这对合唱队员了解作品背景、把握作品情感、演绎作品等方面都有很大作用。合唱不同于独唱,合唱创造的是集体艺术,无论有多少合唱队员,他们的演唱都是要在指挥的带领下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创造出一个共同的艺术形象,抒发同一种情感。只有运用共同的音色、力度、速度,才能创造出共同的主题和音乐形象。
第三,合唱训练使人学会合作。合唱是一种合作的歌唱活动,并且在合唱中,合唱队员要听从指挥随时进行角色转换。一部作品常常不是一直由一個声部担任旋律声部,它要求我们合唱队员要随时转换角色,时而要很好地亮出自己的声音以突出自己的声部,使自己的声部处于主要的表现地位;时而又要收小音量,把音量更多地让给别的声部,处于陪衬地位,即红花和绿叶的关系。这种主次配合协作的表现,需要合唱队员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声部何时该为红花,何时该为绿叶。每个声部、每个合唱队员之间相互倾听、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和通力合作,相互衬托、共同表现,使声音达到协调、和谐、统一,从而圆满地完成一部合唱作品。学生长期参与合唱训练,对培养合唱队员的和谐共处、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合唱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一,合唱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一部优秀的、充满美感的合唱作品一定具备以下三点:一是合唱作品的歌词美;二是合唱作品的旋律美;三是合唱作品的和声美。旋律是音乐特有的构成体,是音乐的灵魂和支柱。好的旋律会使情感得到渲染,达到词曲有机统一,音乐形象优美生动,情趣盎然,诱发听众的审美情趣。和声能构成音响的立体效果。有人把单旋律比喻成经线,那和声织体就是纬线,经纬音响交错出现,组成合唱作品的织体美。在合唱训练过程中,是要把演唱与欣赏结合起来的。欣赏只能对作品的情感有大致的了解,但好的艺术作品一般都含有很多表现力,在单纯欣赏当中,很少有人对其微妙复杂之处一览无余。学生在参与演唱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对一部合唱作品的把握以及细微感觉的体验,能充分地了解使音响富有表现力的品行———旋律、和声、织体、音色、节奏、形式等,从而深化对音乐的审美体验。学生长期置身于这种和谐的、立体的、充满美感的环境当中,无疑其审美情趣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第二,合唱可以优化整体形象、激发高尚情感。在合唱训练过程掌握的歌唱姿势、姿态,各种身体动作、面部表情、发声技巧,必然使合唱队员的语言和形象气质得到优化和提升。更重要的是还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感。一曲《歌唱祖国》准确表达了所有中国人对祖国的热爱,既唱出了人民当家作主的豪情,也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气节和精神;一首优美抒情的《牧歌》能把一望无际大草原的美丽景象展现在我们面前,那蓝天、白云、羊群给我们无限遐想,让我们心旷神怡;一曲《在灿烂阳光下》让我们充分感受到祖国的大发展,我们能够生活在这么美好的时代,不能忘记中国共产党的深情厚意;一曲《半个月亮爬上来》让我们领略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生活习俗、不同的文化底蕴所造就的抒情、优美、含蓄、充满生活情趣的民歌之美。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有效地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渲染,进而产生共鸣,最终使心灵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