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洲
【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它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村地区的繁荣与复兴,被摆在了全党、全社会的重要工作日程。以文化助推乡村振兴,为我国的乡村建设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精神激励、智慧支持和道德滋养。振兴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对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推动乡村振兴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新农村;文化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为我国乡村发展描绘了美好的蓝图。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选择。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做出的一个新的战略部署、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指南。报告将乡村振兴战略与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并列,这是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性转变。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表明了在今后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依然没变,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要求。乡村振兴战略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础上,立足新时代而提出的新战略。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乡村振兴战略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升级,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是新时代对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与超越,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准确把握城乡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按照新的发展理念做好振兴规划,振兴目标,创新投入机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发展产业,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繁荣,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绿色、多元化的农产品,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新要求,标志着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是国家建设工作中的重点。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城乡居民在收入、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把振兴乡村与乡村文化、乡村经济发展、乡村治理、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结合起来实施,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均衡、缩小城乡差距、缓解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和措施,可以逐步提高亿万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所带来的益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为农村社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振兴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群之间的文化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城乡发展不平衡、農村发展不充分,是新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必须要认真解决好。“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要结合各地乡村社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找出路、想办法,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切实解决好农村社会的文化生活、精神生活,解决好农民工保障、孤残人员、留守儿童妇女、孤寡老人等问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文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一部分人只注重经济效益,导致乡村文化的公共性出现了衰微的迹象。文化是农村几千年发展历史的沉淀,是农村人与物两大载体的外在体现,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所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必经之路,是今后一段时期统领我国农村发展的总纲领。乡村文化是维持乡村秩序的重要基础,在今后农村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转变过去重经济轻生态、轻文化的发展理念,增强乡村吸引力,构建新时代乡村可持续发展机制。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乡村文化、乡村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遵规守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文明友善等良好习俗,实现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乡村文化在现代城市文化的冲击下正逐渐被忽视、被遗忘,许多民俗文化和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技艺面临着失传,甚至消亡的境地,令人唏嘘,令人痛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质上是在推进融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要素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充分发挥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使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文化形式在农村大地遍布开花。乡村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通过文化建设,丰富亿万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业余生活,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乡村振兴和乡村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乡村振兴不仅仅需要丰足的物质生活,更需要富足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生命家园,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必须要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来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人们在丰衣足食的同时,更能够满足文化需求、精神需求。乡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村的富庶是盛世历史的重要标志。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社会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标志着国家的发展水平、发展进程。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亿万农民的心声和愿望,是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亿万农民为之所努力的目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通过乡村文化来提升和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需求,促进文化传承创新。传承不是加以简单复制,而是根据新形势、新时代、新特点加以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切合实际的深入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富有民族文化特色、地方文化特色、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正如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加大对文物保护单位、古村落、遗址、民俗等文化资源的保护,勇于破除封建、愚昧、落后的传统文化,要善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好的文化传承莫过于让历史文化融入生活、走进现实。要积极引导,多措并举,将根植于民族沃土上的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文化,一脉脉的传承下去,更好地展现中华民族的智慧,展现中华民族的魅力。
乡村文化的健康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助推作用,乡村振兴是文化建设的主要表现,没有文化的振兴就没有乡村的振兴。“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振兴乡村,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使亿万农民与城市居民共享改革红利、发展红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高度重视乡村文明在中华文明体系中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潘家德.论社会主义新农村视域下的乡村文化建设[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2]米德儒.对和谐社会的几点思考[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2).
[3]赵霞.传统乡村文化的秩序危机与价值重建[J].中国农村观察,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