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雯 王东梅 钟威
[摘要] SWOT分析是将企业的内部分析与产业竞争环境的外部分析结合起来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态势分析法。该文利用SWOT分析,分析了我国新媒体在线医疗社区在运行过程中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遇和威胁。通过分析构造SWOT分析矩阵,提出切实合理的分析策略。
[关键词] 新媒体;在线医疗;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3(c)-0151-03
国内互联网医疗自2014年爆发式的发展以来,在线医生、患者注册人数也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在线医疗平台提供的医患交流形式、经营模式、转化服务等方面都与传统医疗服务有异[1-2]。该文旨在对在线医疗社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其发展优势、发展劣势、发展威胁及发展机遇的分析,结合SWOT模型提出切实可行的对应策略。
1 背景分析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目前中国网民数量为7.3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3.2%。2016年度中国网民的网络使用率较高的几个领域分别为即时通信、获取信息、网购、网络娱乐、在线支付等,互联网医疗的使用率由2015年度的22.1%增长到2016年度的26.6%,新增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4 265万人[3]。随着在线医疗社区的不断发展,一批优良的在线医疗社区开始逐步被患者群体所接受,如好大夫在线、120健康网、春雨医生、微医等等。
2 我国在线医疗社区现状的SWOT分析
2.1 优势
①效率的提升。在传统医疗模式下,患者的就医活动发生在同一时空环境, 一名医生同一时间只能面对一名患者。同时,“看病难”一直是侵扰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顽症,患者就诊时长与消耗的时间成本不成正比,这是医疗供需失衡造成的客观不公[4]。
通过在线诊疗,患者在线提供自身患病信息,可以快速通过互联网平台技术匹配合适医生,提供便捷的健康咨询服务。另一方面,在线诊疗打破了医生传统的诊疗模式,医生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互联网为患者解决就医问题,据文献报道,大约50%的平台诊疗服务发生在常规的工作时间之外[5]。
②共享的医疗信息成为健康科普的一部分。医生通过网络对患者进行诊治过程中,在网络上留存的医疗信息往往成为健康传播的一部分,对患者可以形成一定程度的健康宣教作用。
当前我国年就诊人数数量庞大,据《2016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总数为79.3亿人次,比去年增加2.4亿人次。因此,在群众中普及健康知识、加大健康传播力度、提高“治未病”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网络与医疗相结合的大趋势下,公众可以更加规范、有效、便捷地获取健康知识,未来发展前景符合社会期待。
③打破了的时空局限。传统的就医模式被打破,就医更加方便快捷。患者通过网络可以足不出户获取医疗信息,得到医生的诊治,或者提前预约手术、专家,减少了患者的时间成本,提供了就医的便捷通道。
2.2 劣势
①患者的隐私顾虑。随着“互联网+医疗”为患者就医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但也增加了就醫信息的不安全性。患者在在线诊疗平台上就医,往往会对自身的“敏感”信息是否被合理保护而忧心忡忡,在线诊疗平台如何切实保护患者的个人信息应备受关注。
研究表明,医疗信息的敏感程度对患者在线主诉个人信息有负向影响[6],为实现诊疗效果最大优化,患者倾向于详细描述自己的病情,甚至包括既往病史、生活史等敏感信息,越高的回报率越能促进人们的自我披露[7]。如何进行正向激励,减轻负面效应,是当前在线医疗平台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作为在线医疗平台要建立起必要的患者信息分管机制,要将患者信息进行“去敏感化”处理,并采用必要技术手段,确保患者的个人信息安全。
②医疗信息的兼容性。目前我国实体医院的临床检验结果互认体系尚不完善,对于在线诊疗模式来说更是捉襟见肘,因此,完善检查结果互认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2010年,国家卫计委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推进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工作,但目前收效甚微,线下医院的检查结果互认制度仍然受到医院的“软抵抗”,究其背后原因,仍然与医院经济利益与医疗风险有关。
③医患交流形式的改变。在线诊疗改变了传统的医生和患者面对面进行病情交流的模式,仅凭借患者主诉,医生短时间内无法清晰获取患者疾病信息,加之无法对患者进行查体,因此,这一弊端是在线医疗所不能忽视的,往往会为诊疗带来一定的风险。
2.3 机遇
①网络环境的优势与利好政策的支持。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6年12月,我国共计新增网民4 299万人,互联网逐步覆盖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为医疗发展提供了更加适宜的环境。
2017年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出台的《“十三五”全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中强调“要构建“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新模式。大力推进互联网健康咨询、网上预约分诊、移动支付和检查检验结果查询、随访跟踪、健康管理等服务应用。”政府层面相继出台相应利好政策,与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相得益彰。
②增加医生的收入与新的利益格局的形成。部分在线诊疗提供收费服务,这种“额外”的收入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旧有体制中,医院对医疗资源和价值分配的垄断,为医生营造了多点执业环境。
据一项基于春雨医生平台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在线诊疗平台中,三级医院副主任医师和主治医生更愿意回复患者问题,而主任医师与住院医师则相反[8]。利益格局向这类医生群体倾斜,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专家号“一号难求”的局面,也形成了对这类医生的激励效应。
③社会环境的迫切需求。当前我国社会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民众的健康素养也在日益增强。这为互联网医疗带来了新的契机。患者在线与优质医疗资源进行沟通,避免了“全国人民上协和”的局面,其在线下提供了预约转诊的、门诊信息查询、预约专家手术等服务,建立了患者与上级医院之间的便捷通道。
2.4 挑战
①医疗体制的束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我国人口结构的改变,医疗体制的弊端也日益显现。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医生不认可甚至坚决排斥医疗是个服务行业,也缺乏服务意识[9],导致医患矛盾丛生。医疗资源得不到有效的流动,导致医院机构庞大,一方面医生缺口大,一方面水平高的医生往往难以脱颖而出。
互联网平台要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鼓励医生积极参与在线诊疗活动,并建立相应奖励体系。同时建立有效的声誉激励机制,让优秀的医生能够吸引更多的患者,自身形成良性循环,对其他从业者形成正向反馈。
②不完善的医疗价格体制。在线医疗平台上出现的医疗费用基本上以患者自费的形式进行支付,如果要将我国的互聯网医疗产业做强做大,势必需要探索互联网医疗与基本医疗保险、商业保险支付的对接制度。
我国医疗体制长期对医生的人力资本选择忽视,造就了“以药养医”的畸形商业模式,本质上还是增加了患者的就医负担,加剧了医患矛盾的产生。因此,互联网医疗与基本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的对接是势在必行的,这不仅为医生个体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从长远的眼光来看,为医疗注入市场经济机制,让医疗供方摆脱僵硬的价格监管体制,使真正的优质医疗资源得到流动,对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③移动互联环境下的执业风险。《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医生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那么基于互联网的诊疗平台是否符合我国现行规定的医师执业地点的要求呢?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线医疗平台不属于医疗机构的范畴,医生在互联网平台上没有处方权,医生通过互联网在线诊疗平台为患者进行诊治的行为可以看做是游走在法律边缘,如果出现医疗纠纷,医生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维护,存在一定的执业风险。
因此,多数线上诊疗平台应积极寻求线下回归,线下的医疗机构是基础,并且在线诊疗一定要在法律的框架内有序发展,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3 结论
我国在线诊疗平台目前的发展状况可谓是优势与劣势并蓄、机遇与挑战并存,见表1。
通过SWOT分析结果得知,我国当前在线医疗社区主要的问题在于缺乏宏观层面上规划与相应的准入制度与监管体制,因此“改制”是关键。出台相应法律法规,提供可靠政策保障是根本。当前我国也在积极通过医改方案优化全社会就医体系,其中人事体制的改革是本质,不能实现“自由执业”,也就不能为在线医疗提供优质的人才支持。同时要加强信息的互通共享,完善网络安全体系,促进在线医疗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邵双,刘芬,袁玉婷,等.我国在线医疗信息服务平台现状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4(7):162-164.
[2] 李洋.在线医疗社区医生贡献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5.
[3]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7.
[4] 张利利.基于精益六西格玛的医院就医时间优化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1.
[5] 朱恒鹏,杜创,付明卫,等.建立在医疗和教育领域推进移动互联网服务的制度环境[C]//北京: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2017:39-46.
[6] 李裕广.在线医疗社区患者医疗信息共享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2015.
[7] Jung Z,Heng C S,Choi B C.Research Note-Privacy Concerns and Privacy-Protective Behavior in Synchronous Online Social Interactions[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13,24(3):579-595.
[8] 马聘宇.在线医疗社区服务利用及转化研究—以好大夫在线为例[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6(11):70-73.
[9] 朱恒鹏,姜天一.互联网医疗的痛点分析[J].中国卫生,2015(5):18-19.
(收稿日期: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