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启蓉
[摘要] 目的 对急诊胸痛中心的建设及快速运转机制进行研究分析,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 2016年9月—2018年5月对该院建立急性胸痛中心和快速转运禁止前后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在建立急性胸痛中心后,该院急性胸痛患者分诊准确率较建立前发生显著提高(P<0.05);急性胸痛患者心电图、生命体征登记信息的及时性以及完整性均较建立胸痛中心前得到明显改善;建立急性胸痛中心与快速转运机制后,急性胸痛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建立前(P<0.05)。结论 在临床上建立急性胸痛中心、快速转运机制后,能够是急性胸痛患者的分诊准确率、急诊临床工作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并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关键词] 急诊胸痛中心;快速转运机制;诊断;满意度;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8(c)-0033-02
近几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急诊患者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急诊内科患者中,约有20%的患者因急性胸痛而就医,并且约有40%的急性胸痛患者被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超过60%的急性胸痛患者确诊为非心源性胸痛[1]。在急诊胸痛患者诊疗过程中,应注意提高急诊胸痛患者分诊准确性,制定相应的转运流程,为抢救争取宝贵时间。除此外,在急诊胸痛中心建设以及快速转运机制的建立过程中,应注重精细化管理,是医疗质量得到全面提升[2]。该次研究中,以对急诊胸痛中心的建设及快速运转机制进行研究分析为目的,对该院建立急性胸痛中心和快速转运禁止前后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该院2016年9月—2017年8月间该院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286例和2017年9月—2018年5月间该院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286例,分别定义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286例急性胸痛患者中,包括有男178例,女108例,年龄28~87岁,平均(53.2±12.1)岁;观察组中286例急性胸痛患者中,包括有男182例,女104例,年龄30~85岁之间,平均(52.1±12.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两组患者从胸痛发作至入院就诊时间均保持在15 min~14 d之间,提出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该院建立急性胸痛中心和快速转运禁止前后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
1.2.2 急诊胸痛中心建设与快速转运机制建立 急诊胸痛中心建设:完善急诊胸痛中心硬件相应配置,而后配置扁鹊飞急救系统、脑钠肽检测设备、12导联心电图、床边X光机、心脏彩超、快速心肌标志物检测设备,应用先进互联网技术,经云平台将急诊胸痛中心、转运科室之间,建立密切联系,从而实现急诊胸痛患者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数据的即时传送,保证急诊胸痛中心诊断数据能够以最短时间传送到患者所在科室,有效缩短了急性胸痛患者临床诊疗时间。
急诊胸痛中心快速转运机制的建立:抢救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过程中,应及时恢复患者梗死心肌血流灌注,缩短首次诊疗接触时间,早期对患者展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转运到上级医院展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得到显著提高。
1.3 评价指标
对急性胸痛中心建立前后与快速转运机制建立前后,急性胸痛患者分诊准确率进行评价,同时评价心电图、生命体征登记信息的及时性以及完整性。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患者满意度展开调查,依据调查结果,将满意度分成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3个级别,患者满意度=(一般满意患者例数+非常满意患者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取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统计分析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急性胸痛患者分诊正确率比较
通过对比发现,在建立急性胸痛中心后,该院急性胸痛患者分诊准确率较建立前发生显著提高(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急性胸痛患者心电图、生命体征登记信息的及时性以及完整性比较
急性胸痛患者心电图、生命体征登记信息的及时性以及完整性均较建立胸痛中心前得到明显改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治疗满意度为97.90%(280/286),对照组患者对临床治疗满意度为86.71%(248/286)。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3 討论
临床研究证实,急性胸痛的病情相对严重,并且病因十分复杂[3]。曾有文献报道,急诊胸痛中心的建立、快速转运机制的建立对胸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均有显著影响[4]。曾有学者指出,急诊胸痛中心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应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急诊胸痛中心护理工作者,应有效辨识高危胸痛患者,并且具备处理突发事件、培训指导年轻护理人员的能力,具备高度责任心[5-6]。另有学者指出,急诊胸痛中心的建设需实现多学科的协作,进而提高急救团队的合作抢救能力[7]。曾有文献报道,在急诊胸痛中心快速转运机制的建立需要加强参与胸痛转运工作医护工作者的专业化培训,进而使工作者对心电图早期识别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期准备能力、快速静脉通道、迅速建立人工气道的能力等均得到显著提高[7]。
曾有学者指出[8],在建立急诊胸痛中心快速转运机制的过程中,应首先建立并完善胸痛中心、运转机构之间的沟通机制,制定并完善急救训练培训计划、时间以及路线管理计划,从而使运转速度得到提高,并充分保证运转安全。除此外,应注意提高胸痛患者转运车辆配置,按照重症监护室标准配置转运救护车,设车应配备多功能除颤仪、心肺复苏仪、输液泵、12导联心电图设备以及高级运转呼吸机等,从而保证急性胸痛患者在转运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成功施救。另有学者认为,在急诊胸痛中心,建立快速运转机制,需要对区域协同胸痛急救网络体系予以积极建设,整合区域胸痛患者急救所需资源。
该次研究中,以對急诊胸痛中心的建设及快速运转机制进行研究分析为目的,对该院建立急性胸痛中心和快速转运禁止前后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在建立急性胸痛中心后,该院急性胸痛患者分诊准确率较建立前发生显著提高;急性胸痛患者心电图、生命体征登记信息的及时性以及完整性均较建立胸痛中心前得到明显改善;建立急性胸痛中心与快速转运机制后,急性胸痛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建立前。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9]报道结果相似,由此证实,在临床上建立急性胸痛中心、快速转运机制后,能够是急性胸痛患者的分诊准确率、急诊临床工作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并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 康立美,周越,秦俊春.精细化管理在分诊胸痛患者心电图初筛中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5,8(30):691-693.
[2] 刘晓辉,秦伟毅,周民伟,等.基于胸痛中心的医疗电子商务建设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5,9(10):19-21.
[3] 高云,阴赪茜,孙涛,等.急诊胸痛评分及血清B型脑钠肽对急诊胸痛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1(29):37-39.
[4] 陈昊,刘坚,周民伟,等.区域协同胸痛急救网络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13,2(33):28-29.
[5] 向定成.信息技术支撑区域协同救治体系中胸痛中心的发展方向[J].中国数字医学,2015,9(10):3-4.
[6] 周民伟,向仕平,向定成,等.胸痛中心信息化与医疗流程优化的实践[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3,7(27):521-523.
[7] 向定成,霍勇,方唯一.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2015年11月修订)[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6,24(3):122-130.
[8] 周民伟,向定成,秦伟毅,等.胸痛中心建设发展与管理模式[J].中国数字医学,2015,10(9):5-7.
[9] 易绍东,田燕,周民伟,等.胸痛中心的持续改进与质量控制[J].中国数字医学,2015,10(10):102-104.
(收稿日期:2018-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