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徒制是我国一种具有很长发展历史的职业教育方式。古时候就有徒弟师傅这一称呼,但是在那个时候学徒是没有地位的,是要完全听从于师傅的。随着时代的变革所衍生出来的现代学徒制度打破了传统学徒制的弊端,并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最终目的。随着电力企业的发展,该制度的应用在电气课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本文结合電气课程专业,分析了现代学徒制的发展特点及内涵,发展现状及其在电气课程改革中所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电气课程;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刘媛媛,硕士,山西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电气控制。(山西 太原 030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基于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在‘数控机床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批准号:GH-1615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26-0051-02
一、现代学徒制概述
1.现代学徒制的内涵。现代学徒制是将校企合作与教师、师傅、学生直接联系起来而进行的一种制度改革,是一种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根本目的。现代学徒制是学校通过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以课程教学的方式,增加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让其获得能力上的提高。它与传统的学徒制不同,与现代学校教育也有所不同,它是将这两者完美的结合,以打破以往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防止知识与能力割裂局面的产生。简单理解现代学徒制,就是企业和学校的联合,以培养学生为主,在校期间可以在学校学习,亦可以在企业工作,即将学习理论与实践应用同时进行。现代学徒制是将学生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以满足学校、学生、企业三者的发展需要,让学生学有所用,让企业有人可使,使职业教育在发展中更有优势的一种模式。
2.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因材施教。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师傅和徒弟进行面对面、手把手式的教学方式,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师傅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这样才可以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以满足每位学生的发展需要。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与教师、师傅之间的理解,稳定学生与他们的关系,进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认知能力和职业技能。现代学徒制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为学生在毕业时解决了实习困难问题,学生们可以在实习期接受更多的技能训练,又能得到教师和师傅的教授,一举两得。这种方式打破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进而增强学习效果,提升知识与能力,而且通过现代学徒制教学,让学生真正将知识运用于实际,提高其实践能力,为日后发展提供经验保障。
3.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现状。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模式下,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很难满足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求,造成了毕业生就业困难,而企业也由于缺乏专业性人才很难获得发展。近年来在我国也开展了很多关于将现代学徒制应用在职业教育课程中的试点工作,虽然产生了一定作用,但是改革的成效都不太明显。目前虽然建立了一些试点课程,但是仍然缺少一套与现代学徒制相配套的实施标准。现代学徒制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校企合作的问题,从目前试点课程的成果来看,学校对现代学徒制存在认识不足的现象,这也就是现代学徒制在课程实践改革中没有得到发展的根本原因;其次,大多数企业在学生实习期间没有提供准确的岗位培训工作,或者企业与学校联系不密切,使实习学生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另外在实习中企业往往过分使用这种廉价劳动力,忽视对其进行相关技能的训练培养,使学生在毕业之后仍然需要自己去寻找工作岗位,这些也限制了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我国现在所推行的现代学徒制是根据我国教育和社会的发展实际而改革的一种机制,是符合我国发展需要的,在课程改革中必须渗透现代学徒制。
二、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电气课程改革
近几年,随着电力企业的发展改革,传统的学徒制已不能满足其发展,学校作为学生的主要培养基地,就要肩负起这个伟大的责任,将现代学徒制度应用在电气课程改革中,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根本,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1.加强学校管理,改革课程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学校作为学生发展的主要基地,首先在改革过程中,要从根本上对学校的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加强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解决现在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的改革构建要改变学校老师和企业师傅的思想观念,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设置进行调整,根据社会中电力企业所需岗位的要求进行确定,因此可以采用双能力的教学评价手段,坚持以考试成绩与实践能力的水平为评价基准。为了深化对电气课程的改革,根据其专业课程特点与企业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首先,学生通过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获得专业知识,为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将理论运用在实践上,以获得对专业知识的加深运用;再次,用完成教学任务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最后对学生职业技能进行培养,深化学生职业理念。
2.加强师资队伍,双导师教学,明确分工内容。对于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关键,在实施现代学徒制时可以采用双导师教育的方式。双导师指的是教师与技艺师傅,教师和师傅都是教育学生的主要负责人,是现代学徒制实施的主要力量,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让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实现统一。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弥补传统学徒制的不足,既增加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提高了他们对电气产品的认知水平,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学校和企业在实施过程中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分工明确不混乱。学校以理论实践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采取考核评价的手段,培养其学习兴趣与专项能力。企业要以实践为主,增强对其进行相关的岗位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培养。两者结合,共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适应社会的能力。
3.深化校企合作,明确各自责任。现代学徒制是将校企合作与教师、师傅、学生直接联系起来而进行的一种制度改革,它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来达到培养学生技能的目的。学校要做的就是为企业培养人才,满足学生的需要,让其可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企业需要做的是为学校、学生提供训练的基地,在训练期间还要注重加强对学生技能的培养。通过让企业走进校园招生的方式,提高校企合作的机会,坚持签订双合同的协议要求,表明要明确各自的责任,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技能的训练。在实训结束后,师傅为学生打分考核,这样回归学校时,学校也对学生的具体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总的来说,加强校企合作,既能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发展的高质量人才,同时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满足学生对学校、对企业的要求,增加就业机会。
综上所述,现代学徒制的改革将学校、企业、学生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应用,在改革中坚持了“四个双”的应用准则:一是坚持了学校和企业进行双体育人的教学模式,二是坚持了双导师教学的教学制度,三是坚持了学生的双重身份,四是坚持了与学校与企业签订双合同的协议要求,这样让学生的技能培养有了更强的保障。该模式的改革实施,有利于学校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推动了电气课程的改革,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电力企业的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芬,刘海涛.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研究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0):42-43+4.
[2] 吴志桦.现代学徒制下的汽车电气课程改革探索[J].技术与市场,2017,24(5):340+342.
[3] 赵红军.基于现代学徒制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21):246-247.
[4] 张杰.基于现代学徒制下的汽车电气课程改革探索[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6,15(2):122-125.
责任编辑 陈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