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形势下,商科跨专业仿真实训课程在许多高校均已设立,与之匹配适合的教学方法与课程建设方案也在不断摸索与完善中。在教学实践中,应通过构建立体教学模式,达成仿真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指出几点需要注意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立体教学模式;商科跨专业仿真实训;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陈恺宇,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02-0032-04
《国家教育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指出,要推动一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不要全部办成综合性同质化的学校,这个应用型是面向社会需求、面向各行业的,同时要加快培养社会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对此,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综合实践能力和就业创造能力。
近年来,教育部在其颁布的《关于开展2015 年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中指出,虚拟仿真技术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教育领域能够广泛应用。同时,鼓励高等学校建立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提高仿真实训教学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行虚拟仿真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以浙江省为例,目前浙江省本科高校普通高校总数达到80所,其中,开设有商科跨专业仿真实训课程或建设有商科跨专业仿真实训教学中心的高校数量达到25所,占比达到31.25%。近期,全国各地仍不断有高校开设商科跨专业仿真实训课程(以下简称“仿真实训课程”)的相关新闻报道涌现,可见,仿真实训课程已经逐渐成为各高校商学院(或经济/管理学院)课程建设发展的新趋势。
1. 仿真实训课程
仿真实训课程要求整合学院各种资源,打破专业壁垒,采取学科交叉,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进行跨专业分组实训,仿真实训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且作为一门以学生为主导的实践课程。该课程一般安排在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课程编排为连续12天(或15天甚至更长的时间)的模拟行政班工作制,模拟企业1个(或多个)完整的经营年度安排学习计划,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强化学生在模拟经营活动中获得管理经验。该课程其本质为沙盘类课程,且重视过程性评价,侧重考察学生的操练过程,帮助学生提升其自身的思考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决策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在课程实践中,其构建的虚拟环境模拟了真实的企业经营环境,具有真实环境的基本要素和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在:
第一,设置了以生产制造公司为中心的一系列相关虚拟组织。生产制造企业作为价值的生产者和实现者,较为全面地体现了企业运作与管理的一般规律。同时,对人、财、物、信息等基本要素的需求和安排必然涉及社会的其他经济组织,如原材料与设备供应商、产品的购买者(客户)、银行、信息中心、人才交流中心等。为管理协调上述不同主体经济组织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又必然引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计师事务所、税务部门等管理机构。虚拟组织的建立,一方面使模拟环境秩序化、具体化,另一方面也搭建了实习的组织架构。
第二,根据真实企业的职能、岗位设置要求,由实习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组建可以运营的模拟公司。
第三,通过对市场经济活动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主要规律的把握,并将这些规律转化为对模拟企业开展具体业务活动的各种约束条件(即业务规则)和操作程序(即业务流程),使参训学生能够按照真实企业经营规律、环境、条件、要求经营模拟企业。
第四,设计了使模拟企业及其运营规则具体化的大量仿真数据,这些数据反映了仿真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仿真企业的经营历史和未来经营决策的背景与条件。学生就是在这样的仿真市场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参与企业的运作过程,模拟生产经营决策,及时处理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
在仿真实训中,参训学生扮演总经理以及生产、营销、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研发等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对该公司每年的经营做出一系列决策,并与其他虚拟公司竞争。在每一期的仿真实训过程中,一般设立6家制造主体企业、6家供应主体企业、12家经销主体企业、3家物流主體企业、3家商业银行主体企业和1家园区管理委员会机构,学生参训人数在120~150人之间。
鉴于此,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实施主体、学生学习内容可选择性程度高低、所需教学器材的多少、知识转化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个人职业规划的帮助程度等项目进行对比,可将仿真实训课程的特点进行对比与归纳(如表1)。仿真实训课程作为学生实习前的一门对于岗位认知的课程,在大学阶段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 立体教学模式的嵌入
所谓立体教学模式(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method)是指打破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如网络资源、多媒体数据资源、实践教学等,从多个角度覆盖教学过程和内容,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同时,教师把教材中知识结构的组成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规律性的内容,经过周密的构思加工成概括清晰、系统全面、有机联系、多元结合的立体式知识,这也是从整体上思考教学过程的一种工具和方法,是教育思想、教学原理、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诸因素的高度概括和体现。经过教学实践与归纳总结,立体教学模式的本质就是通过整合互联网资源、数据资源及实践资源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与经验的过程,其架构如图1所示。
从上述架构图中可以看到,网络平台资源与教学数据资源的相互完善,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网络平台资源与实践教学相互结合,提升了学生的实操技能,而实践教学与数据资源的相互补充,形成了学生自己的个体实践经验。
根据仿真实训课程的培养目标,即是让学生获得包括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的新信息在内的个体教育性经验,通俗地讲就是让学生将大学所学知识得到灵活的运用与体现,增强其具体业务的处理能力。因此,立体教学模式的嵌入该课程完全与培养目标相吻合。
根据上述立体教学模式架构图,仿真实训课程建设立体教学模式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设计与构建。
1. 进一步完善仿真实训课程网络平台资源建设
一门课程的网络平台资源建设主要包括网络教学资源(即教材资源、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学大纲、教学讨论区及课后测评)的建设、更新与维护,以及实训路演系统的开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刚开始接触时,学生对于仿真系统的业务流程并不熟悉,要想在短时间内熟悉业务流程,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程体验,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可以从以下8个模块着手,进行网络平台资源建设(如表2)。需要注意的是,一旦网络平台建成,应在规定时间面向参训学员统一开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对一地辅导学生难以实现,因此,将仿真实训课程需要用到的知识点通过互联网或APP平台,以微课的方式进行线上发布,学生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地学习,进而顺利完成仿真实训课程目标。例如,在仿真实训过程中,学生对于报价环节相关知识点不理解,可以通过互联网或APP平台,在“市场营销学”课程中截取报价理论教学环节,采用10分钟的微课方式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操的简单讲解,帮助其完成实训实验。除此之外,教师亦可以将仿真实训过程中常用的业务流程(如做账、票据的填写、法律纠纷处理等),通过图表的方式存储在数据库中,这样便于学生学习下载,能进一步减轻教师的辅导压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 进一步整合仿真实训教学中的数据资源
仿真实训教学中的数据资源包括校内数据资源和校外数据资源。一方面,针对校内数据资源,通过将过往各期参训学生所在主体的业绩进行整合与排名,便于本期参训学生设立业绩目标与标杆,增强实训的仿真性与对抗性。另一方面,针对校外数据资源,应进一步加强本地区各兄弟院校的数据交流与对接,不断丰富内部数据库资源。与此同时,还可以深化与本地区相关企业的合作,将最新的市场数据导入仿真实训系统,增强实训课程的实战性与可行性。实践发现,在仿真实训过程中不同渠道数据的收集与整合,对于学生进行各种业务决策帮助巨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概念技能,而这也是仿真实训课程最核心的教学目标。
3. 进一步明确实践教学的评价标准与体系
实践教学作为学生获取实践经验的重要途径,在仿真实训过程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结果是由人的知识、能力、激励和环境决定的理论基础,对学生的评价一方面坚持仿真实训经营业绩结果导向,另一方面探究过程考核的可量化和标准化,在帮助学生获取相关技能和管理经验的同时,实现评价公平公正的目标。
例如,在仿真实训课程评价体系建设中,同样采用三维立体评价方式,即“平时分(主要指出勤)30%、经营业绩40%、报告总结30%”的模式,对学生的课程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特别指出,经营业绩的评分按照“所在组织的经营业绩/同行业竞争主体第一名经营业绩*100”的方式进行核算,这样有效地增强了仿真实训过程中的主体竞争性和对抗性。
1. 仿真实训系统与课程设置不匹配
网络平台建设是立体教学模式的一项核心内容,尽管许多高校的仿真实训课程均已经生成网络主页,但其内容十分有限,主要停留在教学大纲与教学课件的上传与下载功能,效用并未实现最大化,更多高校的仿真实训课程网络平台仍处于开发建设阶段,并未形成一套系统,更谈不上标准化管理。然而,笔者认为这仍并不是仿真时刻课程网络平台资源建设的主要矛盾。
调研表明,目前超过八成的高校采用的仿真实训平台系统主要由外部供应商(如金蝶、用友等)提供,存在外部供应商提供的仿真实训系统难以对接本校所开设课程的隐患,进而导致“水土不服”。要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绝非易事,更不能急于求成。例如,四川师范大学开发的仿真实训系统,其对接的做账软件是金蝶K3系统,而有的高校在会计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是用友软件,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联合软件学院自主研发商科跨专业仿真实训系统,若条件不允许,则在引入仿真实训系统时要结合培养方案,有的放矢地进行采购与引进。
2. 仿真实训系统的数据与算法影响真实性效果
在构建立体教学模式中,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确保仿真实训贴近真实环境的必要保证。然而,仿真实训系统平台的数据和算法与现实业务流程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系统维护人员必须定期维护仿真实训系统各企业主体的数据与业务流程。
例如,在仿真系统中,对于商业银行的存贷比规定不超过75%,而这个规定已经在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予以删除。又如,仿真实训系统算法规定,影响汽车销量的有发布会评分、制造商指导价、制造商广告投放量、市场占有率、经销商优惠价格设定、经销商广告投放量及经销商汽车展场的布置等7个因素,显然在真实的环境中,影响汽车销量的因素绝非只有這7种,还要考虑消费者的喜好、政策的优惠等其他因素。可见,在仿真实训教学实践过程中,数据与算法应与现实业务流程保持一致,如果难以保持一致,也要尽可能地在一些核心数据上与现实业务流程一致,以确保仿真实训的真实性效果。
3. 部分学生在仿真实训过程中存在“搭便车”现象
在目前的仿真实训教学实践中,因系统统计的业绩多以小组(或公司)业绩为主,个体业绩考核并未体现在仿真实训系统中,在短短十来天的实训课程中,要求教师对100多位学生进行精准考核实施难度较大,因为会存在部分学生在小组实训过程中“搭便车”现象。对此,普遍的做法是在成立小组之前,教师要求学生自行筛选出本组承担CEO角色的同学,将小组成员的考核授权于该同学,这也是作为CEO的团队管理能力的体现。在实操过程中,教师给出个人考核的主体思路与方向,要求各主体的CEO根据自己的公司架构和业务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个体考核,进而激发CEO的参训热情。最后,通过设立各种奖项,如最佳CEO奖、最佳财务人员奖、最佳团队奖等激励奖项,营造相互竞争的氛围,达到实训效果。
商科跨专业仿真实训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最终目标,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强化学生的管理操作技能。仿真实训课程强调对学生概念技能与决策技能的培养,通过立体教学模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项业务流程。实践证明,唯有立体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在仿真实训课程中强化企业管理流程与知识,收获属于自己的管理技能与经验。
[1] 肖姝.关于“跨专业综合仿真实训”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5):119-120.
[2] 任翔,石小平.物流管理虚拟仿真实训体系构建探索——以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当代经济,2017,(13):122-124.
[3] 陈青,邵玉祥.基于立体教学模式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软件导刊,2015,(2):186-187.
[4] 徐向田.案例式立体教学法(CTTM)在传染病教学中应用初步评价[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4):81.
[5] 董克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编辑:秦俊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