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燕 巩彦博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对青年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确立了新的任务、明确了新的使命。青年干部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有强烈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不仅要着力强化政治思维、学习思维,把准“定盘星”、用好“动力源”,而且要着力强化法治思维、生态思维,筑牢“压舱石”、练好“绣花功”,以期更好地适应在新时代践行新理念、担当新使命的需要。
〔关键词〕 新时代;青年干部;政治思维;学习思维;法治思维;生态思维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8)03-0044-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1 〕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立志高远的话语,为我们标注了新的发展阶段,这就要求青年领导干部必须自觉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擘画蓝图,解答新的时代课题,直面新的矛盾难题,完成新的发展任务,担当新的历史使命。众所周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不懈努力下才能够变为美好现实。新时代,青年领导干部培养的成效如何,不仅关系到党的事业能否后继有人、薪火相传,而且关系到我们国家发展能否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因此,青年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强化政治思维、学习思维、法治思维和生态思维,以期更好地适应在新时代践行新理念、担当新使命的需要。
一、政治思维——青年领导干部校准方向的“定盘星”
在新时代历史坐标下,我们党肩负着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践行历史使命则意味着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四个伟大”中的核心和根本是建设伟大工程,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关键性工程则是领导干部队伍建设。青年领导干部是领导干部队伍中的生力军,是党的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中坚力量和“关键少数”。青年领导干部只有做到政治上清醒,才能方向上正确、思想上自觉、行动上坚定,进而助力伟大工程建设,强化历史使命担当。为此,青年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强化政治思维,把准“定盘星”,重点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固本培元。
第一,政治理想坚定。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就把实现共产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共产主义政治理想是中国共产党的天然政治本色和最本质特征。基于理想和现实的辩证关系,青年领导干部必须深刻认识、正确把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一个具体的阶段性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必然阶段、必经过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则是这一阶段的关键节点、重要助推力。青年领导干部既不能因理想宏伟远大而丧失信心与定力,也不能仅仅满足于现实而丢弃理想。当今世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尖锐复杂,“宪政民主”“三权分立”“普世价值”等观念沉渣泛起,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思潮甚嚣尘上,矛盾风险面前,最根本的是高扬理想信念的旗帜。当前,一些干部蜕化变质、违法犯罪,最终锒铛入狱,归根结底是理想信念出现了问题,如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动摇乃至丢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没有解决好。青年领导干部的优点是朝气蓬勃、思维活跃,思想更开放、接受度更强,但其也往往更容易受到拜金主义、安逸享乐思想的侵蚀。习近平总书记把坚定理想信念这一硬性条件作为对青年领导干部第一位的要求。他早在2012年就指出:“现在我们的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中,最重要也是最需要注意并切实解决好的是理想信念问题和思想作风问题。” 〔2 〕可见,青年领导干部要以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强健筋骨,练就“金刚不坏之身”,以使自己正气充盈、邪气不生、浊气祛除。
第二,政治立场鲜明。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更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基本观点和必然结论,是我们党成立97年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根本动力,更是新时代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客观需要。现在的青年领导干部工作阅历往往比较单一,大多是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的“三点一线”式干部,欠缺必要的基层磨炼,并缺乏对民生疾苦、民瘼所在的深切体验。因此,有些青年领导干部难以准确把握世情、党情、国情和社情,缺乏深厚的亲民感情、真挚的为民情怀,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领导干部特别是青年领导干部,必须常修为官之德,“以百姓之心为心”,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完成涉及实际民生问题的“小事”提升到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并要放在工作全局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另外,青年领導干部要有“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的境界,不但要走近群众,更要走进群众,真正使自己“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第三,政治站位明确。政治站位体现的是青年领导干部认识问题、看待问题、处理问题时的政治角度和政治高度,是其党性修养和政治素养的根本体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政治建设,将领导干部讲政治提高到党性锻炼核心要求的高度,对全党明确提出了“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要求。青年领导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一方面,必须保持对党绝对忠诚。在实践中,青年领导干部要跟党组织交心,对党组织忠诚老实,自觉把党的事业发展同个人成长进步联系起来,增强自己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注重维护党组织的权威性和执政的合法性,不能刻意歪曲党组织的形象。另一方面,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中央权威是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具体表现,是遵循党章的基本体现。维护党中央权威和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是一致的、统一的,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是维护党中央权威的本质要求。青年领导干部不仅要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必须着力增强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的理论自觉、思想自觉、政治自觉、纪律自觉和行动自觉,而且要充分认识到树立和维护核心的极端重要性,在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统一中,着力锻造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的政治品格。
二、学习思维——青年领导干部成长进步的“动力源”
高度重视学习,自觉自主学习,善于进行学习,将学习视为全面增强执政能力、克服本领恐慌的必要手段,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的政治优势。我们党要正确认识、妥善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就必须依靠学习。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同样也离不开学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 〔1 〕青年领导干部通过不断学习提高素质、不断实践增强本领,不仅是个人成长成才、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更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前途命运紧密相联、息息相关,即“学习不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本领大小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 〔3 〕。
第一,要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系统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青年领导干部要把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下苦功夫学、精神实质懂、灵魂深处信、联系实际用,把学习成果体现到政治能力的提高和领导水平的提升上来。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所在。” 〔4 〕青年领导干部要注重掌握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中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坚持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并能够对照实际工作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要义和内涵精髓的理解;要将学深学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精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联系起来,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实质和理论特色的理解;要将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定位和实践要求的理解。
第二,要在学习党章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学习党章作为必修课,走上新的领导岗位的同志要把学习党章作为第一课” 〔5 〕。党章是党的总章程,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全面准确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内涵,并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五大发展理念、“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美丽中国等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写入党章。青年领导干部学习党章不是简单的读读背背、抄抄写写,而是要从内心深处树立、唤醒党章意识,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增强遵守党章、维护党章、贯彻党章的政治自觉、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在思想上,一要深刻领会党章的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全面掌握党章中规定的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二要深刻理解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的重大意义,三要深刻理解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的内涵,四要深刻理解党员的权利和义务是有机统一的。在行动上,要严格遵守党章各项规定,正反对照、深刻剖析自己,自省自检自查是否对党绝对忠诚、是否理想信念坚定、是否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是否在日常工作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等等。
第三,要在学习党史国史上下功夫。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对历史的学习,特别是对党史国史的学习,他强调指出:“领导干部读点历史,有助于提高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修养,有助于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 〔6 〕青年领导干部没有经历过革命战争岁月的战火洗礼、和平建设时期的如火如荼、改革开放初期的春潮涌动,对党史国史缺乏必要的切身体验和了解。笔者认为,青年领导干部通过认真学习党史国史,有助于弥补先天情感和信仰上的不足、知识和经验上的空白,自觉继承、发扬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充分发挥历史资政育人的作用。实践也充分证明,青年领导干部学习党史国史,有助于廓清各种社会思潮的迷雾,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防线;有助于汲取中国共产党成立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年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以史为鉴、鉴古知今,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青春力量;有助于深刻感受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自觉“见贤思齐”,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增强先锋意识,做新时代的合格共产党员;有助于深切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来之不易、弥足珍贵,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法治思维——青年领导干部克己修身的“压舱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 〔1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大趋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历史和实践的经验证明,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确定后,领导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青年领导干部作为我们党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的生力军,学好法治必修课、练就法治基本功,关系到我国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成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领导干部必须善于运用法治精神发现问题、法治思维分析问题、法治方式解决问题,以筑牢克己修身的“压舱石”。
第一,要树立社会主义法治信仰。没有坚定的法治信仰,就没有自觉的法治实践。青年领导干部如果缺乏法治信仰、缺失法治精神,当面临“四大考验”、经受“四种危险”时,就容易陷入政治陷阱,信仰迷茫、精神迷失,最终导致出现破坏性失误、颠覆性错误。青年领导干部必须深刻认识、正确领悟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和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资本主义法治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前者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我们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提出推进依法治国、深化依法治国,并将依法治国上升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而要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所当然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青年领导干部必须搞清楚、弄明白“党大还是法大”“权大还是法大”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说“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伪命题,那么对各级党政组织、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权大还是法大则是一个真命题 〔7 〕。在现实生活中,除了敌对势力有意为之,唯恐天下不乱,故意用“党大还是法大”来蛊惑人心、煽动人们情绪外,大多数情况是由于部分地区和单位的领导干部,或多或少存在权大于法、以权压法、以言废法、贪赃枉法等问题,致使部分群众认为“领导批示比法律规定算数”。久而久之,一些群眾曲解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存在认识上的模糊和误解,这些都应当引起青年领导干部的充分警惕和高度警醒。
第二,要坚持权责一致原则。领导干部手握权力意味着承担责任,拥有一定的权力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承担一定的责任就需要拥有履行责任所必需的权力。一些青年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为官乱为”,另一种是“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的青年领导干部把权力当成了升迁的筹码、牟利的工具,将责任完全抛之于脑后,忘记了权力来自何处、用在哪里;“为官不为”的青年领导干部世故圆滑,将“不做不错”奉为圭臬,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当作铁律,是擅长打“太极拳”的行家、玩“击鼓传花”的高手。习近平总书记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有的年轻干部没有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工作上,功夫也没有下在练好内功上,热衷于经营人脉、编织关系网。” 〔8 〕我们通过分析“为官乱为”和“为官不为”两种现象不难看出,一些青年领导干部从根本上说都是想当官爷不做公仆、要官权不担官责,都是在思想深处、灵魂深处淡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青年领导干部既是权力的行使者,又是责任的承担者,他们的权力追根溯源来自于人民,反映的是党和人民的期望,应该真正明白权力大小和责任大小密切相关的道理,审慎用好权力,以实际行动实现权责一致,践行最初的誓言,当好人民的公仆。
第三,要强化用权受监督思维。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青年领导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愿接受监督,甚至拒绝接受监督等问题,并在个人思想层面存在一定的错误认识,如有的人自视甚高、目空一切,認为自己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对自己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特别满意,甚至有些飘飘然,习惯性地将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拒之千里之外。有的人认为党组织之所以监督自己,是对自己不信任、不放心的缘故;同事之所以监督自己,是故意找茬,鸡蛋里挑骨头,跟自己过不去,想看自己的笑话;下级之所以监督自己,是想挑战自己的权威,进而取而代之。其实,一个人即使能力再强、素质再高、精力再旺盛,当面对花花世界的种种诱惑时,有时也难免会“湿鞋”。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经验告诉我们,加强对青年领导干部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及时将他们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可以使青年领导干部少犯错误,这是在爱护他们,而不是苛求他们。同时,青年领导干部要养成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的习惯,这也是自爱的一种表现,可以使自己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青年领导干部只有切实增强纪律观念、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才能更好地抵御金钱美色的拉拢腐蚀、人情往来的重重“围猎”,避免“温水煮青蛙”的命运,防止手中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蜕变为替少数政治掮客牟取私利的工具。
四、生态思维——青年领导干部功业圆满的“绣花功”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的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更是把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二字增写在党的基本路线中。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受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战略地位日益凸显,而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关键取决于领导干部是否真抓实干。青年领导干部正处在人生奋斗的黄金时期,为民族未来谋、为子孙后代计,务必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发展观念,拿出久久为功的韧劲儿,练好保护生态环境的“绣花功”。
第一,要树立生态价值观念。众所周知,自18世纪60年代以来,工业革命虽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生产力迅速提高,但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对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诸如20世纪30年代比利时马斯河谷二氧化硫浓雾灾难,1952年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53年至1965年日本水俣病事件等。许多发达国家一方面享受着科技进步带来的种种好处、便捷便利,另一方面也遭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报复、残酷的反击。在生态修复方面,发达国家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成本远高于当初创造的财富。发达国家对于“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的处理给我们提供了参考、借鉴,因此,我们不能也不应该走这些国家的老路。早在浙江主政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一栏发表《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一文。文中揭示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以三个阶段阐明了人们对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关系认识的深化,强调了“绿水青山”高于“金山银山”——生态保护优先论,体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统一性。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与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生态美好是未来国际竞争的最大竞争力。青年领导干部应当自觉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观念,高度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特殊的生产力要素。
第二,要树立生态政绩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强调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不是不要发展了,而是要扭转只要经济增长不顾其他各项事业发展的思路,扭转为了经济增长数字不顾一切、不计后果、最后得不偿失的做法。” 〔9 〕23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树立了新导向,扭转了长期以来存在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唯GDP论”误区。青年领导干部富有朝气与活力、充满干劲与冲劲,有激情敢担当、积极要求进步,重视自己的“政治生命”,大多想干事、干成事,但有时为了政绩会头脑发热,疯狂迷恋GDP,大笔一挥上项目,这样做或许在一定时间内,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会有所提高,但如果每一位青年领导干部都抱有这种观念,长此以往必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难以估量的破坏,最终影响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新时代,青年领导干部应有“功成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的心态,树立正确发展思路,客服认识上的误区,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生态环境。同时,青年领导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是一项长期任务,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驰而不息、百折不挠,扎扎实实把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向前推进。
第三,要树立生态红线观念。树立生态红线观念是维护国家和区域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环节和基本思路,只有从整体上统筹经济、生态、民生问题等诸多方面,才能协调稳健地推动本地区的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为百姓造福。《吕氏春秋》中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句话的意思是:抽干湖里的水来捕鱼,鱼怎么会捕不到呢?但是明年就没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野兽怎么会打不到呢?但是明年就没有野兽了。可见,超过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就会破坏生态平衡,达到难以修复的程度。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生态红线的观念一定要牢固树立起来” 〔9 〕99。生态红线是生态平衡的底线,一旦打破红线,生态系统必然遭到严重破坏。青年领导干部必须深知生态红线不能碰,一旦触碰生态红线,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因此需要用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弥补过失。青年领导干部更需敬畏自然、敬畏制度、敬畏责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不得越雷池一步。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2〕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12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学习时报,2012-09-10(01).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03.
〔4〕习近平.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J〕.求是,2010(7):17-24.
〔5〕习近平.认真学习党章 严格遵守党章〔N〕.人民日报,2012-
11-20(01).
〔6〕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秋季开学典礼上强调 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N〕.人民日报,2011-09-02(01).
〔7〕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00.
〔8〕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 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 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N〕.人民日报,2013-06-30(01).
〔9〕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 芳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