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希
〔摘要〕 时代新人命题是与新时代伴生的一个历史范畴,关乎“为谁培养时代新人”“培养什么样的时代新人”“怎样培养时代新人”的时代问题。时代新人是内蕴了新时代特征、社会发展、人民主体等多重要义的特殊所指,他们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要建设者,应具备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各种能力素养。培养时代新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使命,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升思想性获得感可助力该命题的破解。
〔关键词〕 时代新人;时代;获得感;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8)03-0024-04
在历史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宏大背景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时代使命。论及时代新人的培养,要立足时代场域,弄清楚讨论时代新人培养问题的时代背景;从社会发展的宏观之维回答培养时代新人的客观要求,使其真正堪当“民族复兴大任”;转向人的发展的微观之域,回归“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思考原点,厘清时代新人的主体视野;结合获得感提升课题,思考如何培养时代新人。
一、立足新时代,思考时代新人命题
“时代”是“时代新人”的关键词,意味着时代新人有着一定的时间特性,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时代”可以泛指伴随时间的一维性、运动性,对应的社会历史出现的具有不同特征的不同时代即一个个“时代”,此时,它指向一种不断更迭、特征不一的“时代性”。与之对应就意味着,不同时代的内蕴总是会随着时代发展、时代特征的更迭而有所变化,也就意味着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存在着不同的时代新人,在此意义上时代新人是一个广义的称谓。对此,有学者曾概括指出,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时代新人指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改革开放后,时代新人则指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该阶段的时代新人人们更习惯将之称作“四有新人” 〔1 〕。
从狭义来讲,“时代”具有伴随历史发展的相对静止性,对应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会存在具有一定特征的历史时期、历史阶段,即某一具體“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真理性首先就在于科学把握住了“新时代”之时代大变迁特征,摹状出一个具体的历史阶段。在描绘这个新时代的科学内涵时,习近平总书记首先通过“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宏观判断界定了新时代的总体蓝图,接着又从国际大势出发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有着“和平发展”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并存的主要特征,继而从发展阶段确认“我国依旧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具体得出“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主要矛盾”的客观转化等基本特征,进而描绘出了新时代的具体样貌 〔2 〕。新时代论断是对当下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的精准判断,也是讨论时代新人课题的前提预设。
本文所指的“时代新人”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相呼应的狭义称谓,虽可简单将之理解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而论及培养问题,则应进一步回答“为谁培养时代新人、培养什么样的时代新人、怎样培养时代新人”等重大问题。
二、培养时代新人要回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时代新人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内蕴着与新时代相对应的内涵新意。基于新的社会发展的需要,时代新人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其素养能力、价值观念等客观要求都应有所更新。而现实中,学界多将时代新人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替代概念使用,并未在新时代的时代语境中将其与“四有新人”等历史概念进行充分的比较,进而分析其特定的内涵。笔者认为,“为谁培养时代新人”即培养目的问题,答案是坚定明确的,即为党和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时代新人;“培养什么样的时代新人”即培养目标问题,答案也是基本明晰的,即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这两个问题实际说明,培养时代新人要注重回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首先,时代新人作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要建设者,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应明确所要担负的“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是生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方位中的特定一代,他们要在过往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飞跃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他们要在过往时代新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础上,在世界范围内“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建设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他们要在过往时代新人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基础上面对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致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他们要在过往时代新人实现温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他们要在过往时代新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现代化国家目标基础上,增加“美丽中国”的高阶目标,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此基础上,时代新人还需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这些共同构成了时代新人所要担负的“民族复兴大任”。
其次,时代新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这就意味着时代新人的主体不仅仅是指当下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承担者,他们更是指向未来的“接班人”,是“人生黄金期”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完全吻合” 〔3 〕的当代青年。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首次点评的“95后大学生”以及“再过两年也将走进高校校园的新世纪出生的青少年”,也就是被党和人民“充分信任”“寄予厚望”的当代大学生,他们既是时代新人的核心主体,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群体 〔3 〕。
再次,时代新人应具备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能力素养、价值观念等,这一点在社会主义发展新时代是有时代新意的。有些学者在阐发时代新人内涵时,往往将之简单描述成“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思想”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实践主体,这种界说方式容易产生与改革开放初期的“四有新人”概念的混同感。实际上,对于时代新人的标准描述应在沿用德智体美之一般性表述的基础上,阐释时代新人在理想信念、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等方面的时代性内容: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够将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个人梦想有机结合,“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有较高的思想水平,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正确认识“世界与中国的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4 〕;有较高的道德品质,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2 〕;有较好的文化素养,能够深入学习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三、培养时代新人要回归“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视野
立足社会发展的角度,时代新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的创造者、生产力的推动者,培养时代新人是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需求。与此同时,时代新人也是“人民”,是对担负历史复兴大任那部分关键群体的精准概称。因此,思考时代新人的培养问题还应回归“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视野,从群体性、个体性的人民主体出发而有所考虑。
(一)时代新人成长成才于国内外时代大变迁中,是融入新时代内容的“现实的人”
毫无疑问,“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与思考原点,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5 〕135,“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的人” 〔5 〕151。马克思正是通过将“现实的人”确认为思想体系的价值原点,才实现了对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并逐渐形成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如果说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中,无产阶级是马克思最关注的“现实的人”,那么,新时代最受关注的“现实的人”又是谁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2 〕,打上时代特征印记的时代新人理应是新时代最受关注的“现实的人”。如果我们立足“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原点、从“现实的人”这一原点出发去理解时代新人,那么,时代新人一方面就是可用“人民”统称的单个的“现实的人”,其蕴含的现实性、差异性、特殊性是培养时代新人所需具体思考与应对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具有共性特征的群体,他们共同承担着“民族复兴大任”,成长于相同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中,是物质上最先享受改革开放红利、思想上最为解放也更为丰富的年轻一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2 〕的年轻一代。但是也不可否认,他们也是面对新时代问题与矛盾的年轻一代。
(二)时代新人是全面而自由发展目标的价值本体,也是面对新时代问题与矛盾的群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与之伴生的是社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时代新人要面对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课题,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新矛盾,要适应“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新局面 〔2 〕。相应的,在微观之维,以时代新人为典型代表的中国人民也遭遇到一系列新问题的拷问,其核心问题仍旧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该矛盾若根源于客观的社会供给不足,则是可以通过社会发展得以解决的。但是,现实中该矛盾却与需求方的一系列异化乱象有关,一部分人身上烙印着“异化”标签。一方面,时代新人作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需求方,大部分人能够积极向上,有崇高的追求,但是也有一少部分人表现出“佛系青年”①式、“生活安逸”型的需求虚无倾向,他们得过且过,安逸于生活现状,对人生未来仅有很低的要求,有的甚至没有理想或目标;一些人还表征出“唯金钱”论、“泛娱乐”化的需求扭曲倾向,他们一味追求物质生活的富足,崇拜金钱、沉迷网络游戏、热衷于追逐明星八卦,却不怎么关心社会发展、国家政治,忽略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与追求。另一方面,时代新人作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获得方,客观上得到了党和國家、社会各界等给予的从物质到情感、精神等多重需求供给,大部分人能够感恩党和政府、社会及家庭给予的帮助、支持与关爱,因而更加奋进,但也有一少部分人未能产生与之相对应的主观愉悦感即“获得感”,有学者将之称为“获得感钝化”的“异象”。
无疑,解决时代新人培养中面临的“异象”问题,是思考“怎样培养时代新人”时所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将时代新人视作获得主体,通过有效、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养护其主体功能、调动其主体能动性,最终落脚于提升其获得感问题上。
四、提升获得感以助力时代新人的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2月27日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指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在肯定“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的同时,再次提出要“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的重要任务,由此引发了学界对于获得感命题的关注与探讨。可以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的历史语境下,提升获得感与培养时代新人是同期出场的时代课题。一般而言,获得感指的是个体有所获得之后的主观愉悦感受,获得、个体、主观感受是其直接的内蕴关键词。所谓获得有着具体的内容所指,既包括物质性获得,如居有其屋、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等,即物质利益获得,也包括思想性获得,如思想、心理、道德、政治、价值等方面的观念、能力的丰富与提高,即精神利益获得。无论是何种内容的获得,其实质都是一种满足获得主体即“获得方”利益需求的感受。是否产生愉悦的主观感受及其阈限程度是评估获得感的直接标准。
正如前文所述,时代新人是有着新时代特征、社会发展、人民主体等多重限定的特殊所指,培养时代新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使命。培养时代新人要重视思想性获得感,其获得感的提升离不开高水平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助推。思想性获得是时代新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获得的满足其成长和发展之思想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愉悦感受,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之面上的灌输“教化”,获得其适应社会发展、适合人生发展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等观念性知识,并能够产生思想被正面引导与“教化”的思想获得感;二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之点上的针对“点化”,获得其成才成长过程中遭遇的思想困惑和精神困扰得以开解的方法与能力,并能够实现思想明晰的获得感。然而,在现实中,从国家、社会到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投入了大量社会成本,虽然也培养了一大批获得感丰厚的时代新人,但在有些人那里却存在着这样的悖论:客观获得多,但主观获得感低;物质性获得易得,但思想性获得难求。破解这一悖论,需从如下两方面着力。
一方面,要把握需求方的客观需求。马克思早已发现需求问题是关乎人的发展的重要问题,正如《德意志意识形态》所指出的,“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 〔6 〕280,“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6 〕514。此外,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为认识需求方的客观需求提供了重要参考。再结合思想政治工作获得感的现实情况,了解需求方即时代新人的客观需求应注意:其一,客观需求从内容上表现为物质、思想、心理、情感、道德等平行方面,具有客观多样性。其二,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将客观需求设计成“金字塔”状,这就指出了客观需求呈“阶梯式”分布,有着层次的高低之分,并对应满足的程度之别。例如,思想需求就属于更高层次的需求,其满足难度更高。其三,人的客观需求呈现向前、向更高水平发展的运动态势,“人是一种不断产生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况,一个欲望满足后,往往又会迅速地被另一个欲望所占领。人几乎总是在希望着什么,这是贯穿人整个一生的特点” 〔7 〕。其四,就现实的需求方而言,客观需求具有主体性、整体性的特点。具体的人会有具体的需求所指,并自成整体。这说明,需求主体的获得感与整体性需求的满足息息相关。
另一方面,要提高供给方的供给水平。提升思想性获得感是贯穿需求方与供给方的互动活动,党和国家及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是供给方,在此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可从如下方面提升其供给能力:其一,更新供给立场。正如前文所述,思考时代新人的培养问题应“以时代新人为中心”,那么,提升思想性获得感也要在传统思想政治工作重视社会本位的基础上,更新供给立场。毕竟“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4 〕。其二,注重主导供给。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在提升获得感工作中自觉担负起主导责任,既要引领积极获得感,如通过引领教育对象总结国家发展建设的伟大成就,从而收获安全感、自豪感等积极的获得体验,也要治理消极获得感,如针对教育对象因“红黄蓝幼儿园”“低端人口误读”等消极公众事件而产生困惑时主动介入,引导其进行辩证、全面、客观的思考分析,使其思想通畅,并统一到国家意识形态的正途。同时还要抑制低端获得感,如面对一些青年追求物质主义、追逐明星八卦、沉迷网络游戏等需求低俗化的情况,应主动出击、予以批判。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时代新人是一个鲜明的主体性论题,既要从社会发展角度对时代新人的培养目的、培养要求有明确的认识,也要从“以人民为中心”角度肯定时代新人的主体地位,还要从培养路径角度重视提升获得感特别是思想性获得感的进路。
〔注 释〕
①2017年度的网络流行语,《人民日报》曾将之评论为“一种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实则为一种虚无主义的人生观。
〔参 考 文 献〕
〔1〕戴木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J〕.道德与文明,2017(6):5-7.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3〕习近平首次点评“95”后大学生〔N〕.人民日报,2017-01-
03(0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6〕马斯洛人本哲学〔M〕.成 明,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1.
责任编辑 周 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