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日本神户制钢株式会社造假事件被揭露,该公司在40 年的漫长时间里篡改其生产的部分铝和铜制品的强度等性能数据,将不合格产品交付客户,问题产品涉及丰田、三菱、日产在内的众多日本制造企业和H2A 火箭、三菱支线客机、部分新干线列车、日本防卫省的军用装备等产品。这还不是日本制造的最早造假史。美国人科尔所著《犬与鬼——现代日本的坠落》一书中记录到:2000 年时,三菱汽车就被揭露在长达30 年的时间里隐瞒了顾客的不满和三菱汽车存在缺陷的资料。与此类似,雪印公司数十年忽视牛奶质量,以至2000 年发生了致1.4 万人食物中毒的丑闻。
可是数十年来,各种媒体一直告诉中国人日本制造视产品质量为生命,日本制造仍然保留了几千年来的工匠精神,做什么都精益求精。如果真的这样,这一切还有可能发生吗?难道说日本人在做假这件事上也有“工匠精神”?为了探寻日本制造是不是真的有“工匠精神”,我们还是回到日本工业化早期去考察一番,因为那时奠定了今天日本制造的基因,那时的传统或多或少会流传下来。
与欧洲工业革命时相仿,日本在十九世纪末明治维新后也遇到了技能产业工人缺乏的问题。与欧洲一样,日本人也把眼光瞄向了传统手工业。一些大企业向传统手工业的师傅伸出了橄榄枝,许多师傅从手工工场的主人变成了大企业一线的管理者——西方研究者认为,他们比较像西方工厂的“监工”。他们仍然可以招收学徒,甚至学徒的工资福利都由他们负责,他们还负责对学徒进行长达5 年的在岗培训,同时,学徒每天还要花几个小时接受职业学校正规的技术课程。学徒期一满,这些学徒就成为企业的普通工人。在“学徒-师傅-工厂”这个结构中,存在一个与现代企业制度相悖的重大缺陷:学徒是孝忠师傅,还是工厂?传统的学徒与师傅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人身依附关系,而进入工厂的师傅肯定还不习惯于这种人身依附关系的消失,而且,他们是一线的“监工”,年经的学徒很有可能只知师傅而不知工厂。现代企业肯定不能容忍师傅把控生产和员工的状态。
1899 年,三菱工业预备学校成立,主要负责为长崎造船厂培养技术工人。生源一般是已接受过初等教育的男孩,他们要在学校里接受3 年的教育与培训,毕业后分配给造船厂。在厂里,与学徒不同的是,他们将不作为普通工人参加工作,而是作为“修业生”,成为师傅的助手。所谓的“修业”是名副其实的,因为他们除了工作,还需要接受为期4 年的正规培训。在他们成为正式员工后,随着实践经验的增加,他们有可能被提升到师傅的职位。有研究者认为,在修业期结束后,大约还要经过5 年,这些职业学校毕业生才会成为师傅,也就是说,日本最早的“新”师傅队伍大概是在1912 年形成的。研究者还相信,到20 年代,“新”师傅的数量大概不超过200 人,而同期长崎造船厂的员工数高达12 000 人。尽管数量不多,但它标志着新的管理模式的出现。在传统师傅体制下,师傅其实是承包者,他不仅承包了生产,也承包了工人,车间与早年的手工工厂在管理上并无本质区别,师傅仍然是车间的主人。而“新”师傅出现后,工厂废除了转包制,管理层开始直接管理生产和工人,师傅就真正成为了企业的雇员。现代化的雇用制度、薪酬制度、福利制度、安全制度也就能够真正落实了。这些“新”师傅显然是现代化企业摧毁传统手工业最后一丝影响的工具,如果我们把传统手工工场里的师傅看作“工匠精神”代表的话,这些“新”师傅的出现也可以视为现代化进程对传统“工匠精神”发起的攻击。
上述回顾表明,在生产一线,早期的日本制造制度化地放逐了传统师傅,当然也包括他们所代表的“工匠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正规的职业学校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培养出了超越传统手工生产的“新”师傅。而学徒制并没有被赋予这种职能,学徒们仍然如几千年来一样拜师、学习、从事最底层的工作。但随着传统师傅的消失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确立,学徒也变得越来越少,能够承载“工匠精神”传承的学徒制也逐步瓦解了。当然,现实总是复杂的。现代企业制度试图驱赶传统手工生产的影响,但实际效果并不一定理想。这些“新师傅”不是凭空出现的,他们不仅接受了正规的学校职业教育,还要跟传统师傅学习4 年甚至更长时间,会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师傅的一些价值观、工作伦理以及“工匠精神”。更复杂的是,这些“新”师傅在进入职业学校以前也并非与传统师傅毫无关系。有史料表明,职业学校的入学政策偏向于造船厂工人的孩子与亲戚,而这些工人要么是师傅的子弟,要么是師傅的徒弟。可以说,在“新”师傅的社会网络中,传统师傅仍然处于关键节点的位置。
因此,如果把传统师傅的工作精神当作“工匠精神”的最显著代表,日本制造有一定“工匠精神”的遗传。二战以前日本货的质量明显好于中国,应该有“工匠精神”的因素在其中,毕竟中国的学徒制度瓦解得更为彻底。但如果说“工匠精神”撑起了早期的日本制造,显然言过其实了。
(作者系江苏理工学院职教研究院副研究员)
论日本“工匠精神”的倒掉(一):早期的日本制造与“工匠精神”
臧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