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衡量中华传统文化是否优秀的标准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有积极作用,对现代社会建设有借鉴作用,于未来人类进步有启思作用。遵循此标准,可以运用“共同体”意识筛选、解读高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进而构建完备的、有时代张力的高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体系。该内容体系以“共同体”意识为暗线,从自然、国家、社会、个人层面,围绕“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利义相兼”的价值取向、“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四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高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体系;现代阐释;共同体意识
基金项目:2016年教育部高职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论述教学研究”;2016年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ZJGB2016078);2016年長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文化生态视阈下高等职业院校文化育人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YB1601)
作者简介:张艳芳,女,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8)05-0001-05
一、问题的提出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标志着中国教育开始重视本民族特有文化回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的重点领域。高职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高职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也掣肘于对“何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采用何种标准界定或筛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解读高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体系”等诸多基础理论问题的解读。笔者不揣浅陋,就上述问题略抒浅见,以期对高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所裨益。
二、高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概念释疑
文化的兴盛,必然支撑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兴盛,更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当前,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重要性的凸显,学界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厘定和思考也更具现代意蕴。顺利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我们厘清传统文化的内涵,界定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准,更需要澄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误区。
(一)关于“中华传统文化”
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界定,包括时限始终和内容空间两个方面。从时限上看,学者们基本都认为传统文化形成于殷周时期,但关于传统文化的结点,学界争议颇多。有的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文化。[1]有的主张“传统文化”是指中国传统社会(即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的社会)的文化。[2]有的提出“传统文化”的起止时间是从殷周时期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3]更有学者强调:传统文化从殷周时期一直延续到现在。[4]从内容上看,学者们大都认可将传统文化狭义的理解为思想文化,但在渊源流派上却存在分歧。有学者主张“传统文化”就是儒家文化;也有学者主张“传统文化”是互补型的儒家、道家“双核心”文化;还有主张“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包含道、墨、法等其他各家的精华。
综上所述,学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尚存在争议,难以达成共识。笔者认为:(1)从时空性质来看,中华传统文化虽然存在于过去的时段,却在中华民族现代发展中不断丰富、充实、提高,并孕育着未来文化的创新、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既是过去的,又是进行的,更是将来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文化。(2)就学术内容而言,中华传统文化是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佛家等在内的诸子百家分途发展而又相互碰撞、彼此借鉴、共同融合的多元文化,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价值取向的总体表征。(3)就本质属性而言,中华民族将“文化”诠释为对人的“教化”,可见,文化具有“规则”属性,其本质是教化民众的规则。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就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中华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并要求后代沿续的规则总和。(4)从核心理念来谈,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为“和谐”。无论是儒家讲究的“天人合一,万物一体”,还是道家强调的“阴阳会通,和生万物”;不管是“协和万邦,万国咸宁”的群体和睦,还是“正心诚意,修身为本”的个体平和,都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对“和谐”的深层理解。
(二)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人们始终缺乏确定、明晰的界定。笔者认为,所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历了实践和时间检验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积极作用;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有借鉴作用;在未来人类进步中有启思作用的思想文化。界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准可从三方面把握:(1)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积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涵盖经济、政治、伦理等各个层面,其中诸多优秀成果,例如,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天下为公的理想抱负;和谐中庸的处世智慧;崇德向善的道德追求、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内圣外王的人格修养等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起了积极推动作用。(2)对现代社会建设有借鉴作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遭遇了诸多新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角度,对中国的现代化有重要借鉴意义。如儒家思想中的伦理道德观对现代社会中出现的精神危机,发挥着补偏救弊的功能;中华美德中的处世原则对市场经济下实利化、世俗化的价值观有遏制作用;传统哲学中的“义利之辨”思想有利于反思现代经济发展、商业伦理;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能促人反省和匡正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生存危机。(3)于未来人类进步有启思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体现对人类发展、人的终极追求、人与宇宙的关系等永恒问题进行思考的优秀成果:“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为人们提供了提高精神境界的思维方式;“相生相克”的辩证系统论为人们营造了认识世界的开阔视域;“道法自然”的非宗教性理念为人们指明了改造世界的行为指南;“重民尚德”的理政方略为人们贡献了建立文明国家的路径选择;“执两用中”的处世之道为人们奠定了和睦相处的基础氛围。虽然这些传统文化中的智慧成果,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传统社会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意识形态性,但将其中的意识形态因素摒弃,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都具有启思作用。
(三)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也存在一些误区,亟待厘清:(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以思想文化教育为主,但不局限于道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间彰显浓郁道德伦理色彩的思想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最能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特质。有学者精辟地指出“:在一定意义上,中华传统文化可以称为泛道德文化。”[5]由此,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突显出高度契合性,以致有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狭隘等同于“道德教育”。实际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孕育、涵养学生文化品位、文化志趣、文化情怀的重要依托,而不仅仅是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的途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体现为思想道德教育,但应不局限于道德教育。(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以继承传统文化为主,但不等同于复古主义。当前,不少人在热衷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出现了追求“复古”的倾向,希望通過在当代社会恢复古代社会的书院、私塾,单纯教授经、史、子、集来推进传统文化教育。这种在教育内容和形式上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教育对立的做法,是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错误解读。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以古通今的教育,虽然教育内容来自过去,但教育对象源自当代,教育目标则面向未来。在此逻辑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然要融入当代的社会需要,考虑当下的教育制度,满足现代教育的普遍要求,迎合时代青年的身心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过复古传统时代的书院、私塾教育来传承传统文化,只是徒具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形”而不具其“神”,并不契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初衷。(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平台以各类学校教育为主,但不拘泥于学校教育。毋庸质疑,各类学校教育平台因具有“可控性高”“专业性强”的优势而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但这并不能否认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作用。实际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依赖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平台各司其责,协调配合:学校重点负责传统文化教育的知识系统;家庭侧重负责行为传统文化教育的行为系统;社会偏重负责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系统。三方平台应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的全面展开。
三、高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体系构建
高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平台,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更好地筛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并系统化的问题。对此,各高职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高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体系并非封闭、孤立的体系,而是适合当代需要,契合时代精神,不断创新发展的系统。高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统文化的延续而开展的教育,更是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教育。因此,高职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必然是能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反映时代精神特点、启示人类发展方向的最有价值的传统文化的凝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多次在重要场合阐述“命运共同体”的相关论述,提出: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不同制度、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人民相互依存、利益交融,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6]“命运共同体”理念所倡导的旨在促进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共同体意识”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利义相兼”的价值取向以及“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为高职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筛选提供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参考标准。用“共同体”意识解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构建起完备的、有时代张力的高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体系。该内容体系以“共同体”意识为暗线,从自然、国家、社会、个人层面,围绕生态伦理、政治理想、价值取向、文化理念四个方面展开。
(一)自然层面:基于“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共同体
“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蕴含以下内涵:(1)天地育人、天人一体。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庄子的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朱熹的“天地万物一体”。这些观点都强调人与自然万物是相互渗透、相互感应、相互贯通的有机联系整体,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征服自然、与自然对立;人应与万物友善平等相待,而不是恃强凌弱,与万物为敌。(2)尊崇本性、天人相通。人类与宇宙万物一样,具有生长发育的本性。孟子将人的本性诠释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人的生存与发展,是为了使爱心更丰富,尊严更稳固,社会更和谐,理性更突显。在这样的本性释放下,中国古人认为,“圣人之虑天下莫贵于生”,主张“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这都反映出尊重生命存续,崇尚绿色发展的朴素道德。(3)效法天地、道法自然。“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类在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中,要深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作为一个高明的统治者应懂得“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治人事天,莫若啬”。“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充满对万物前途与命运的深度关切。这种关切,会化为构建和谐共生“生态共同体”的源动力。人与自然万物构成了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生态共同体,人类的发展诉求要以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平衡、稳定为基础。人在追求全面自由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内含对自身有所约束,对利益有所选择、对贪婪有所克制、对自然有所珍惜,从而体现人类的理性与智慧。
(二)国家层面:基于“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构建平等合作的政治共同体
“天下为公”是人们所向往的理想社会愿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并非单纯的自然地理概念,而是一个以“民心”为凭借、可以无限延伸扩大而连续展开的文化生活空间。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公”可理解为三重涵义:(1)“公”代表民众,为公的实质就是为人,以民为本则是“公”的核心内容。要得天下,得民心,最根本的法则是实行“仁”道,落实仁政,所谓“仁人无敌于天下”。中华文化推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处世之道,则是“仁”道的根本体现。(2)“公”旨在为民众追求公平与公正。《礼运注》指出“公者,人人如一之谓,无贵贱之分,无贫富之等,无人种之殊,无男女之异”。由此可见,所谓“公”体现对公平的渴望与追求。(3)“公”强调个体对国家、民族、集体的奉献和责任,主张民族与国家(公)的利益优先。如《诗经》中的“夙夜在公”,《书经·周官》中的“以公灭私”,范仲淹的“先忧后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的都对天下公利的倚重。“天下为公”的思想不仅是国人的理政处事之道,也是国与国之间的相与之道,更是中国构建国际政治共同体的理论基础。在国际交往中,中国主张所有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政治共同体的一员,享有平等国际地位,共同参与全球治理。各国公正、平等、合作的发展,共享发展机会和成果。中国不仅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目标(公共利益),汇集强大民族凝聚力;更以“天下为公”的气度和担当,让中国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世界。
(三)社会层面:基于“利义相兼”的价值取向构建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
利与义的问题是社会生活中价值取舍的重要问题,它蕴含两个方面的内容:(1)道义与利益孰轻孰重?中国孔孟思想中的“义”是人们在生活中遵循的,内化于心的一种行为准则,一种道德规定;而“利”指实实在在的利益、好处。孔子曾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可见,古人非常重视义与利的取舍,并把它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尺。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义高于利,强调从道德规范的角度用“义”来规范“利”,所谓“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论语·阳货》指出“君子义以为上”。民间也有“君子爱财,取之以道”的俗语。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并不否认人们对“利”的追求,如孔子说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2)公义与私利哪个优先?中国传统文化认可人们对私利的追求,同时也睿智地意识到“合天下之私, 以成天下之公, 此所以为王政也。”墨子更是将“天下人的利益”诠释为最大的“义”,认为“义”就是要利人、利民、利国。这种“公义”思想实质就是要给别人以实际利益,也就是要实现“公利”的“义”。墨子把公义看得重于生命,认为:万事莫贵于义,甚至为了“义”可以“杀己以存天下”。换而言之,将人民公利放在首位考虑,强调先人后己,反对“亏人利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基因。在总体价值取向上,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义利相兼,义重于利”。这种“利义相兼”的价值取向成为中国社会构建互利共赢利益共同体的价值指引。事实上,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全人类已经结成了休戚相关的利益共同体。无论是国与国的相处还是人与人的交往,都应本着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态度,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在追求本人(国)发展的同时,应兼顾他人(国)的需求,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他人(国)共同发展,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在互利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共享成果。
(四)个人层面:基于“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构建包容互鉴的文化共同体
古人认为“和”是不同因素、不同事物之间在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基础上的融合,这种“多样统一”能促使万物和谐互补;促使万事兴旺发展,是以谓之“和为贵”,“和为美”。“同”,指排斥差异的简单的同一。这不仅于事无补,且容易引起纷争,使事物难以生存与持续发展。所以,《国语.郑语》有云: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孔子进而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将“和而不同”作为君子之道,君臣之道、相处之道。“和而不同”体现了中国古老的辩证智慧。首先,承认差异是基本前提。无论是自然还是社会,差异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有承认并尊重这种“不同”,才可能和谐。“和”的基础是“不同”,没有“不同”,没有多样性,就无所谓“和”。其次,追求和谐是终极目标。“和而不同”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强调和谐的终极追求。这种“和谐”是包容了“异”的“和”,而不是排斥“异”的“同”。不同而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才可相辅相成,是和谐的最佳状态。最后,坚守正道是本质精神。《周易》曾提出“物不可以苟合已”的观点,强调世间万物不能强求一律。对待“不同”,要“求和”而不“苟同”。做到“和”而不排异,“和”而不盲从。朱熹将 “和”释为“无乖戾之心”,“和而不同”也意味着对正道的坚守,体现出刚健守正的固本精神。 “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为构建包容互鉴的文化共同体提供了精神支撑。当前,随着文化全球化的推进,世界各民族人民正日益融合成超越国界、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全球文化共同体。对此,中华民众应该秉持“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应对世界文化发展潮流。我们应该尊重民族(个人)文化选择的多样性, 承认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的平等地位。世界各种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不同文化应该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努力寻求共同点;在扩大共识的基础上努力包容特殊性;在交流借鉴的过程中努力保持民族性。只有各种文化能“异中求同, 和而不同”,才能构建起包容互鉴的文化共同体,也才能真正实现世界文化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参考文献:
[1] 李建中.中国文化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 刘梦溪.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1):4.
[3] 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4] 彭付芝.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
[5] 吕洪刚,李小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代释疑与实践路径[J].学术探索,2016(11).123.
[6]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N].人民日报,2011-09-07(15).
The Modern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and the Content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 Interpretation Based on the Consciousness of "Community"
ZHANG Yan-fang
(Public Teaching Dept. of Air Force Aeronautical Maintenance Technical college,Changsha 410124,China)
Abstract:It has positive stimulating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it is useful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society; it can enlighten thinking for pursue progress of human in the future. These are the standards to measure the excell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ccording to these standards, we can use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to screen and interpret the content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n construct the perfect and time intensive content system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content system is based on the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as a shade line for four levels, i.e., for the nature, for the state, for the society and the individual from the four aspects: the ecological ethics of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political ideal of "the whole world as one community,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benefit and justice simultaneously" and the cultural concept of "harmony without uniformity".
Key words:traditional cultur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content system; modern interpretation;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責任编辑 曹 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