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社区教育经历了三种发展范式的演进,推动着社区教育不断调整自身组织结构、教育对象和作用机制,去满足社会发展对社区教育不断提出的新要求。在这一过程中,社区教育“立德树人”的內涵不断得到拓展,在“立德”层面实现了从青少年道德到终身道德再到公民道德的拓展,在“树人”层面实现了从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到终身学习的人再到全面发展的社会公民的拓展。而社区教育“立德树人”价值的不断彰显将在纠正“去道德”倾向、促进人的城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社区教育;发展演进;立德树人;内涵与价值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青年项目“社会资本视角下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获得的一致性研究”(项目编号:EHA150396)
作者简介:齐军,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中图分类号:G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8)07-0054-05
将教育的根本任务确立为立德树人,所针对的是“当前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甚至还在发展着的对于教育本性的迷失”。[1]社区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具体类型,自然也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在教育部、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要达到“全国开展社区教育的县(市、区)实现全覆盖”的目标。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更为迫切地需要从“立德树人”的层面开展对社区教育的研究。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主要就改革开放以来社区教育发展演进过程中对“立德树人”认识的衍变进行探讨。
一、改革开放以来社区教育的发展演进
社区教育在我国初步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教育的对象是中小学生,目的是解决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不协调的难题,实现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全员化。比如,1990年出台的《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指出:“要逐步建立‘社区(社会)教育委员会、‘关心下一代协会等社会组织,组织、协调社会各界支持、关心学校工作。”由于该时期社区教育主要是为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服务,因此,可以总结为社区教育发展的学校德育范式。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城市居民的居住模式发生变化,居民身份单一的单位大院逐渐被混住式的商业住宅小区所取代。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对社区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它不再是发挥单纯德育功能的中小学校外辅助机构,逐渐成为与中小学教育并列的相对独立的教育类型,教育的对象为全体社区成员,目的是引导社区成员个体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以提高全民素质。正如该时期所颁布的《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所指出的那样,“通过社区教育,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终身学习公共资源平台,使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落到实处”。由于该时期社区教育明显受到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并且明确提出了为社区成员的终身教育服务,因此,可以总结为社区教育发展的终身教育范式。
进入21世纪之后,加速推进的城镇化建设所带来的人口大规模流动使得社区成员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这对社区教育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高社区人员融入社区,进而融入社会的能力成为新的教育目的。社区教育开始重视不同身份、多元文化背景的社区成员之间基于平等、民主、共享的对话与交流,以及为社会中所有具有特殊需要的人群提供一种理解、尊重、关心、互助、友爱的社区教育环境,使他们感受到温暖,形成归属感。由于该时期社区教育的理念与融合教育的理念是一致的,因此,可以总结为社区教育发展的融合教育范式。
二、社区教育发展演进中“立德树人”内涵的拓展
“立德树人”中“立德”强调的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树人”强调的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性,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2]社区教育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对“立德树人”内涵的认识也不同,从社区教育发展演进的整个过程来看,“立德树人”的内涵在不断得到拓展。
(一)社区教育发展演进中“立德”内涵的拓展
“立德”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作为立之对象的道德。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社区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校外附属机构,虽然德育的功能和地位格外地被凸显出来,但基于当时的社会发展和人们对道德认识的限制,其对“立德”内涵的认识较为狭窄,所立的是为符号化的、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够紧密的抽象道德且具有政治化、成人化倾向,并将立的过程僵化地理解为将道德知识由教材向学生进行单向传授的过程。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终身教育观念的提出使教育真正回归到了人自身。正所谓“道德与生命相伴相随”[3],人对道德完善的追求也是如此,正如有学者认为的那样,“人的道德发展与进步是一个永无终点或极限的难以尽善尽美的能动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造、完善的、永无止境的求索过程,绝非静止的成果或结局,更非某一时段、某一阶段的事情”。[4]基于以上理念,社区教育开始从生命的视角来理解“立德”之“德”及其过程。就所立之德来说,将其从外在于人的抽象的、符号化的道德规范与准则回归到人的生命道德完善上来,强调道德是人的自我生命发展的一部分。就立德的过程来说,改变了那种借助于外在压力进行道德灌输和说教的方式,转而选择通过道德规范、准则中所蕴含的善的精神的外在引导,结合个体生命自身向善力量的内在生发,在内外因的合力下实现个体生命道德水平的提升,并在日常的生活中予以实践。
然而,由于个体趋利避害的本能,在外部道德环境不良的情况下,终身道德所倡导的自我生命道德的完善往往会选择独善其身,成为造成社会道德滑坡的原因之一。为此,我们就需要进一步增强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并基于此融合多元的价值观念,优化道德实践的社会环境。在这一背景下,融合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社区教育将所立之德的内涵进一步由生命道德拓展到能够增强国家和社会凝聚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公民道德。对立德过程的认识也随之发生改变,在强调社区成员作为具有自主性的生命个体的同时,更加强调社区成员的公民身份,社区成员的公民道德正是在从狭小的、封闭的、信奉独善其身的私人空间中走出来,以社会公民的身份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及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形成的。
(二)社区教育范式转换中“树人”内涵的拓展
“树人”就是培养人,主要涉及到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是“树”什么人,指向的是“树人”的对象;其二是“树”成什么人,指向的是“树人”的目标。社区教育在发展演进过程中,不仅教育的内容在改变,教育的对象也在发生变化。最初,社区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在校学习的青少年,可以将其简称为未成年人。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社区教育已不再主要面向青少年学生群体,而是更为注重成人的职业培训和老人的休闲养生,所面对的是全体社区成员,并针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开展教育服务。虽然面对的人群更为多样,但核心的理念主要是生命个体的终身教育,为的是帮助社区成员实现更好的个人发展,可以将其简称为个体人。而新世纪以来社区教育的对象虽然也是全体社区成员,但它强调的是人的公民属性,从社会公平正义民主的角度来强调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平等参与社区事务和公共生活,以增强社区成员之间的观念、文化等方面的融合,进而创设友爱、互助、分享的人际关系。所以,这一时期的所“树”之人可以简称为社会人。
所树之人不同意味着“树人”的目标也存在差异。在主要面向青少年学生的社区教育看来,要将青少年培养成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尊心的人,培养成善于运用自己的优势开拓创造,积极进取,讲究效率、重视信息、惜时守信、遵守纪律的强者。[5]在主要面向社区成员个体的社区教育看来,则从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四个方面开发社区成员个体潜在的才干和能力,满足社区成员自身的兴趣和爱好,提高生活质量,进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全面发展。在主要面向社区公民群体的社区教育看来,更主要的是引导不同身份、多元文化背景的人在共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实现彼此之间的融合,成为遵守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社会公民。
综上可知,社区教育在发展演进中,“立德”的内容从青少年德育到终身德育再到公民道德教育实现了层级递进的内涵拓展,并且,在“立德”的基础上“树人”的内涵也实现了从全面发展的学生到终身发展的个体,再到纵向的终身发展和横向的共同发展相融合的社会公民的拓展。社区教育“立德树人”内涵的拓展正源于人们对人的发展的认识所发生的改变,即从单纯依靠学校学习的阶段性发展到需要终身学习的个体终身发展再到参与公共生活的共同发展,同时,这一过程也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发展继而对社区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
三、社区教育发展演进中“立德树人”价值的彰显
对于社区教育来说,无论外部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其着眼点和落脚点始终是“立德树人”,同样,无论社区教育所承载的功能和责任发生怎样的变化,其最为根本的任务也始终是“立德树人”。社区教育的发展演进是否代表着一种进步,评判的一个核心标准便在于“立德树人”的价值是否得到不断彰显。
(一)纠正社区教育发展演进中的“去道德”倾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区教育确实取得了快速发展,据统计,目前已经在全国确立了181个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和示范区,500多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和示范区。然而,在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除了在最初的学校德育范式下特别强调德育功能之外,之后随着社区教育面向的人员结构及功能不断拓展,逐渐出现了“去道德化”的倾向。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在政府引导上淡化了社区教育的德育色彩,而主要强调培训功能和服务功能,比如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出现频次最高的词汇为“培训”,并从“与社区建设的各方面工作沟通和衔接”“加强社区各类教育文化资源的统筹”“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等几个方面对更好地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提出要求,通篇基本没有专门针对德育工作的表述;另一方面,社区教育在实践中成为成人的职业培训机构,培训的过程偏重于职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训练,而轻视包括道德修养在内的整体素养的提升,有学者甚至指出“现有的社区教育仅是将人培养成为谋求生存的工具人,并非提高人生活品质、理性参与公共生活的价值人”。[6]
社区教育这种“去道德化”倾向虽然抓住了人才培养这一教育目标,但却远离了道德这一人之为人的根本。这种状况的出现既与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生存压力的增大以及对知识技能的崇拜有关,也与社区教育在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机制过程中,主要满足的是社区成员职业发展的显在需求,而轻视了道德完善的潜在需求有关。当然,目前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社区教育服务的群体已由青少年转向成人,而成人已经完成了青少年时期的道德教育,不需要再予以强调。这种观点没有认识到追求道德完善是人终身学习的重要内容,一个人年龄、阅历和知识的增长并不意味着道德水准的提升,也就是说,“已具有一定知识、技能、德性修养的成年人仍负有终身德育的使命”[4]。从根本上说,“去道德化”倾向的产生是社区教育没有始终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造成的。对于任何类型任何时段的教育活动来说,只有将“立德”和“树人”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培养人的目标。为此,社区教育在发展演进中只有不断促进“立德树人”的价值彰显,才能避免出现因为迎合市场需要以及社区成员需求去功利地追求快速成才而忽视了“道德”這一根本性价值。
(二)推动社区教育在促进人的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作用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的出台,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核心议题,其中,推进人的城镇化又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所在。然而,目前在教育领域对人的城镇化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农民工子女就地入学的问题上。事实上,相对于子女就地入学来说,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教育问题更为重要,因为他们直接承担城市生活所带来的压力,包括职业压力、经济压力、心理压力、文化压力等,这些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很容易转化成为道德危机,产生各种社会问题,而且也只有作为父母的新生代农民工生活稳定幸福,才能够保证子女就地入学的稳定持续。
为此,能够将新生代农民工及其子女教育问题涵盖在内的社区教育将在人的城镇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而社区教育“立德树人”价值的彰显可以推动这一关键作用由应然变为实然。一般来说,人的城镇化要实现身份、思想观念和职业能力三方面的改变,身份的改变可以通过国家户籍制度改革来实现,社区教育主要在后两个方面发挥作用。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容易被忽视的内容,为此,社区教育应始终将德育作为工作的核心,这里的德育并不是专门的课程,而是将这种理念渗透在各种教育活动中。由于外来人口原属地区十分多样,而各地的思想观念差异很大,在融入社区群体时往往存在心理障碍,社区教育不宜使用外部压力强迫他们改变自己原有的文化或生活方式,而应组织益于交流和理解的社区活动来增进他们对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理解和体验,并选择最具有认同度和普遍意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德育内容,以达到思想观念层面的真正融合。相对于思想观念的转变来说,职业能力的提升较为快捷,主要通过社区教育所开展的職业培训来提高就业或再就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体现了社区教育助人成才的价值。当然,最为主要的是新生代农民工要确立终身学习意识,实现精神世界和技能水平获得同步提升,从而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成为社会新市民。
(三)促进社区教育成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平台
软实力是一种通过吸引而非强制来实现目标的能力。相对于传统的包括领土面积、军事发展、科技水平、经济总量等在内的有形的硬实力来说,国家软实力主要包括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等。而且,在全球化进程中国家软实力已不只是一种意识形态和精神观念,更是作为积淀下来的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生存方式,需要建构起以公民道德为精神内核,与全球意识相互生成、相互促进的国家认同体系。[7]教育作为形成民族的核心价值、整合社会能量的重要媒介,在国家软实力提升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教育对国家软实力的影响主要通过价值观教育和文化传承来实现。价值观可以通过人的行为取向、对事物的评价以及态度反映出来,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并在日常生活与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文化传承是结合时代特点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形成诚信、知礼、爱国、守法、敬业、友爱、互助、谦让的社会风尚,增强本土文化的创新力与吸引力,夯实民族认同和国家归属的根基。
从对价值观和文化传承的认识上来看,正规的学校教育所能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它们更需要人们在日常的社区生活中去了解、体验和践行。因此,社区教育势必将成为树立核心价值观、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进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尤其是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国家发展理念提出之后,社区教育“立德树人”所立之“德”由自身道德修养提升为注重公共责任和公共权力的公民道德,追求社会认同和身份归属的核心价值观。在社区成员构成日趋多元化和国际化的今天,宣传并发扬核心价值观将凝聚社区成员的价值共识,体现社会主义社会优秀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规范。在所立之“德”的基础上,社区教育所树之人也从终身学习致力于自身持续发展的个体人进一步提升到公共责任、职业素养、家庭美德、个人品质协调发展的致力于和谐社会创建的社会主义新人。总之,社区教育“立德树人”价值的彰显可以营造出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体现新时代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社区教育也将成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 龚克.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2-12-29(03).
[2] 刘娜,杨士泰.立德树人理念的历史渊源与内涵[J].教育评论,2014(5):141-143.
[3] 刘铁芳.生命·道德·教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60-70.
[4] 唐爱民.终身德育:一种教育哲学的思考[J].成人教育,2005(1):6-9.
[5] 顾树栋.社区教育的内涵及其发展思路[J].上海教育科研,1993(2):17,39.
[6] 王成龙.论社区教育中的公民教育取向及其实现[J].继续教育,2012(9):49-52.
[7]李兰芬.公民道德、国家认同与全球化语境中的国家软实力[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6):18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