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英 孙倚娜
内容摘要:《高等教育中基于语类的读写教学模式探索:SLATE项目》是一部基于项目实践进行语言教育理论探索的专著。该项目围绕高等教育环境下亚洲学生学科英语读写能力的提升,以基于语类的语言教育思想为理论指导,探索了学科英语读写能力培养的最新模式以及教师反馈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基于语类的读写教学;学科英语读写能力;教师反馈
基金项目:本文属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西部项目“GBP理论视域下的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与教师发展同构模式研究”(16XJC740003)和重庆市教育厅“巴渝引智项目”(101910105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翠英,重庆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后,主要从事功能语言学、英语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孙倚娜,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外语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
Abstract:Genre Pedagogy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SLATE Project is a project-based theoretical study into language education. Under the theoretical direction of Genre-based pedagogy, this project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Asian students disciplinary literacy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probed into a new model of disciplinary discourse learning and teaching, and teacher feedback.
Key words:genre-based pedagogy; disciplinary literacy; teacher feedback
Authors: Li Cuiying is senior lecturer at 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in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74, China). Her academic interests include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English education and teacher development. E-mail: sayusayme@126.com. Sun Yina is professor at 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in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215006, China). Her research interest is applied linguistics, English education and teacher development. E-mail: yinasl@163.com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英语已日益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语言媒介。在印度、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菲律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本族语主要在小学和中学使用(Bolton 22),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则完全使用英语进行教学。在很多其他国家,高等教育虽未全面采用英语教学,但英语却是学生(尤其是自然科学方向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重要媒介。这种发展形势下出现的教育难题是,学生现有英语水平和学习要求之间差距甚远,进行专业知识读写及参与学术讨论比较困难。如何解决这一教育难题、帮助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与写作?源于对这一问题的思考,香港城市大学与悉尼大学教育语言学专家团队合作,共同开展了基于语类的专业知识读写教学项目(Scaffolding Literacy in Academic and Tertiary Environments, 简称SLATE 项目),旨在提高学生的学科英语读写能力。该项目由悉尼大学教育语言学家们设计,并短期培训了一批擅长写作的英语本族语者来担任语言导师,语言导师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读写指导,由此提高学生的学科英语读写能力。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SLATE项目总结出一套卓有成效的学科英语读写能力培养模式和语言导师培训模式。Palgrave Macmillan最新出版的“Genre Pedagogy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SLATE Project(2016)”即是基于该项目的一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指导意义的著作。
近些年ESP教学日渐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方向,2015年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将ESP英语教学列为大学阶段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部分。SLATE项目对高等教育阶段学科英语读写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相信会给我国英语教育界同仁在ESP教学方面提供新的启示和灵感。
一
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7)》中提出,“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以英语使用领域为指向,以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和学术交流、从事工作的能力,提升学生学术和职业素养”。这里所说的“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和学术交流”的能力,在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即体现为“学科英语读写能力”(embedded literacy)(Martin 23)。对于这一能力的培养,悉尼学派“基于语类的读写教学”(genre-based literacy pedagogy)与Swales的ESP教学模式(Swales 190)有很大不同。后者主要通过大量数据分析来获取语言特征和模式(Hood 11),并在教学中通过对专业词汇和听说读写技能的强化(Smoak 25)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这样做有助于帮助学生获得对语言模式的宏观认识,但由于缺乏对语言和模式之间的功能阐释使得学生的学习缺少应对变化的潜力。而前者则通过分析不同領域的意义交流如何通过语言得以实现,帮助学生认识语言的社会功能从而提高其运用语言来学习知识和建构知识的能力(language for knowledge-building)。
“基于语类的读写教学”根植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言教育思想和语类理论。根据Halliday(96),语言学习包括三个方面:学习语言(learn language)、通过语言学习(learn through language)和学习语言知识(learn about language),三者互相促进。我们在学习语言的时候也通过语言学习了社会文化知识,而对语言知识的学习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使用语言,也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分析语篇,通过语言深入学习关于周围世界的知识。语类是“以交际目的为导向的、分步骤实现的社会交往过程”(staged goal-oriented social processes)(Martin 36),我们生活在社会文化所呈现的各种语类中。语类给我们提供了用于协商社会关系(语旨tenor)、构建社会活动(语场field)、选择交际渠道(语式mode)的架构。因此,对语类的学习也就是对社会文化的学习,是学习者走向社会化的过程。系统功能語言学认为,语类是意义的抽象层面,抽象的意义通过具象的语言来体现。为了实现我们赖以生存的各种语类,语言发展出一套分层实现策略:语类体现于语域、语域体现于语篇、语篇意义体现于词汇语法,并最终通过我们可以听到的声音或看到的文字图像得以展现。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语言是用以表达意义的资源系统而非一系列规则,系统由结构配置激发并通过结构得以体现,系统优于结构。在结构中,语法资源的选择根据类别与单元进行,如小句由一个或多个词组或短语构成,词组或短语由一个或多个单词构成,单词由一个或多个词素构成。在意义实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两个层面的语法资源:语篇层面和句子层面。语篇层面的资源包括信息流、连词的使用、指代、词汇关系和评价。句子层面的语法资源主要有小句、词组和短语、以及语法隐喻。在学术语篇中,语法隐喻的使用是一个重要的语言特征。学术语篇语法隐喻化的趋势是在语义上“事物化”(Thingization),在语法上“名词化”(nominalization)(Martin 138)。
二
在SLATE项目开展之前,香港城市大学主要通过传统的语言技能课和EAP选修课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但这种方式未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运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读写的能力。在分析研究了这一语言教育问题之后,悉尼大学的教育语言学家们决定采用Martin教授为首的悉尼学派研发的“基于语类的读写教学模式(genre-based pedagogy,简称GBP)”(Rose, Learning to Write, Reading to Learn 1)。
基于语类的读写教学不是单纯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而是有丰富的语言学、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语言发展理论背景和多年教学实证依据的语言教育理念和模式。目前该理念已经广发应用于许多英语国家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国家的教学实践中,成效显著。这一模式可以帮助研究者们更好地识别学生的语言和读写需求、提供分析和描述学术语言的工具和元语言,并由此开发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材料、构建恰当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专业语篇读写支持。在语言教育方面,悉尼学派有深厚的研究基础,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悉尼学派教育语言学家们不断在语言教育方面进行探索,他们的工作影响了各国语言教育工作者。SLATE项目是继“语言与社会权利”(Language and Social Power)、“恰当写作”(Write it Right)、“读以致学”(Reading to Learn)三个项目之后,悉尼学派在语言教育方面所进行的第四代语言教育项目。根据这一理论,如果学生不能在语类的学习上得到恰当指导,他们就不能有效阅读和产出相应工作或学习领域所认可的语篇,从而无法充分融入学习、工作环境并从中获益。
在语篇的分析和评价中,统一的分析模式非常重要,项目组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设计了“3×3语篇分析工具包”。这一工具包凸显了语言的三大元功能,同时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层次和级阶理念简化为语篇的三个层次:语类、语域层;语篇语义层;词汇语法层。这种处理方式不但可以降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复杂度,而且能帮助语言导师从不同层面、不同功能意义的实现去思考语言资源的使用。在教学上,“基于语类的读写教学”有独特的“教-学循环模式”(Teaching Learning Cycle)。“教-学循环模式”包括三个步骤:范文分析(deconstruction)、共同写作(joint construction)、独立写作(independent construction)。范文分析主要是通过范文对目标语类进行语言和结构特征分析,明确这一语类的社会目的和结构范式。在语篇示范之前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构建语场、积累知识,以深入理解所学语篇。共同写作是通过师生合作进行目标语类语篇的写作练习。独立写作则是由学生选择一个题目独立进行目标语类语篇的写作。这一教学模式旨在通过提供高水平的支持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不同语类语篇的读写能力,具有明示化、系统化、高支持、高赋能等优点。
在整个教学循环中,对学生场域知识储备的指导在学术环境中至关重要。学生场域知识的构建需要与学生所学核心课程密切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兼顾学生当前的学习需求和未来发展需求,将知识学习与读写教学融为一体。语篇分析环节重点集中在对语篇语类步骤的探索和划分,以及对语篇范本语言特征的学习。集体创作环节让学生在充满支持的环境中获得第一手的写作经验,帮助学生把语篇分析环节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写作和意义表达中,在有了充分准备后进入独立写作。
三
在英语教学领域,教师反馈一直被视作对学生二语学习过程中所犯错误的纠正(Kregar 3),但之前的研究对错误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句法和拼写方面的表层错误。近些年,一些学者开始了对教师反馈的宏观分析研究(Biber, The Effectiveness of Feedback for L1-English and L2-Writing Development: A Meta-Analysis 168; Li 360; Hyland, Feedback on Second Language Students Writing 98),这些研究表明教师反馈在学生的语言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悉尼學派认为,教师反馈是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重要助推剂,是对学生提供支架式帮助的一部分。在SLATE项目中,教师反馈包括三个部分:前言、反馈、总结。“前言”部分点出反馈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反馈目的。反馈部分就学生写作中的具体问题提供指导帮助。SLATE项目对于反馈的要求有两个纬度:明确度(degree of explicitness)和阐释度(amount of rationale)。明确度指反馈中修改意见的明示程度,当导师明确指出问题并提供具体修改意见时,明确度就较高(E↑),当导师指出问题却没有提供修改方法时,则视为明确度较低(E↓)。阐释度指语言导师对问题的分析解释程度,如果反馈中给出详细解释和问题分析则视为阐释度较高(R↑),如果仅指出问题却无问题分析则视为阐释度较低(R↓)。语言导师要根据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学生调节明确度和阐释度,努力给学生提供最大的支持。在反馈总结中语言导师对前面的写作指导进行总结并对学生接下来的写作给予鼓励。反馈的这三个步骤给语言导师们一个明确的反馈框架,既能保证所有导师对学生的写作给出连贯一致的指导,也能让学生对学习目标和任务有更清晰的认识。
SLATE项目首次系统地将悉尼学派基于语类的读写教学模式应用于高等教育中的学科教学,成功地在高等教育阶段实践了Halliday先生的语言教育理念,将英语学习与知识学习融为一体,通过不同学科特定语类的学习为学生提供学科读写素养发展的支持。另外,SLATE项目所设计的“3×3 语篇分析工具包”将系统功能语言学复杂的语言学概念简单化,这一语篇分析工具凸显自上而下的语言分析路径,适用于不同语类语篇的分析。目前,这一分析模式已经扩展应用于中学学科英语教学(Humphery 6)。SLATE项目还研发出了独特的语言导师培训模式,帮助语言导师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获得对语言教学新的认识。该项目的另外一个亮点是其所研发的教师反馈新理念和新模式,该模式与以往的修正性反馈模式不同,将重点集中在对学生的预先支持与知识准备方面。教师反馈的两个纬度给语言教师提供了可依的尺度,能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做和为什么那样做。
该项目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首先,项目选用本族语者作为语言导师,这一做法虽然考虑到了指导教师语言的地道性,却忽略了它可能的两个负面效果。第一,这些语言导师不是项目所在学校教师,因此无法很好地了解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语言学习文化背景。研究表明,相对于本族语者中国英语教师更能有效地帮助中国学生提高英语学习(Liu 236);第二,因其工作背景,语言导师们无法在项目之外延续指导工作,影响了项目的长效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其次,在整个项目开展过程中,语篇分析工具和读写指导模式的设计全部由教育语言学专家团队完成,语言导师只在教学实验实施之前接受简短培训,培训虽在理论、语篇分析工具、教学模式和反馈模式方面均有涉及,却终因时间短而无法深入,从而无法确保语言指导的质量。另外,由于语言导师们只居于项目的末端环节,无法参与项目的设计过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教学指导的自主意识与决策意识。
我们国家的大学英语教育也面临着英语学习与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的难题。为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促进学科专业的国际化发展、提高学生的国际学术交流水平,目前国内很多高等院校不断提高专业课的英文授课比例和外籍教师引进比例,或是鼓励本校英语教师进行其他学科领域专业知识的学习。那么,这几种模式的教学实践成效如何?在中国语境下,如何恰当界定学科英语教学的地位与目标?如何研发出更适合中国学生的学科英语教学模式?以及如何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构建中国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模式、提升英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与价值感?这些都将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课题,SLATE项目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考视角和研究工具,我们期待在中国的ESP教学研究中有新的发现与成就。
引用文献【Works Cited】
Biber, D., Nekrasova, T. and B. Horn. The Effectiveness of Feedback for L1-English and L2-Writing Development: A Meta-Analysis. Princeton, NJ: ETS, 2011.
Bolton, K.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Hong Kong and the Space for Hong Kong English.” World Englishes 3 (2000): 265-285.
Halliday, M. A. K. “Towards a Language-based Theory of Learning.” 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 2(1993): 93-116.
Hood, S. “Does it matter what genre means?: Analysing introductions to research articles within different traditions.”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2(2011): 8-16.
Humphrey, S. Academic Literacies in the Middle Years: A Framework for Enhancing Teacher Knowledge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London: Taylor & Francis Ltd, 2016.
Hyland, K. & F. Hyland. “Feedback on Second Language Students Writing.” Language Teaching 29(2006): 83-101.
Li, S. “The Effectiveness of Corrective Feedback in Sla: A Meta-Analysis. Language Learning 2(2010): 309-365.
Liu, Jun.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 New Perspectives, Challenges, and Approaches. London: Bloomsbury, 2007.
Kregar, S. Relative Effectiveness of Corrective Feedback Types in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Unpublished PhD thesis. Tallahassee, FL: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2011.
Martin, J. R. English Text: System and Structure. Philadelphia and Amsterdam: Benjamins, 1992.
Martin, J. R. “Embedded Literacy: Knowledge as Meaning.” 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 24(2013): 23-37.
Rose, D. & J. R. Martin. Learning to Write, Reading to Learn: Genre, Knowledge and Pedagogy in the Sydney School. Sheffield, UK: Equinox, 2012.
Smoak, R. “What i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English Teaching Forum Online 2(2003): 22-27.
Swales, J. 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203/14/413468_626210661.shtml, 2017.
[Directing Committee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Guide t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2017). Oct. 15th, 2017
责任编辑:翁逸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