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爽
张志峰
字之山,号逸庐,别署峰先生等。1979年出生于广东东莞:200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200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导师陈新华教授。现为岭南画院专职画家、岭南画院国画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文化学会美术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东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东莞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纵览张志峰水墨作品的第一印象是风格多样,画家善于运用各种不同的手法表现他的对象。概而言之,其作品题材主要有三种:一为山水,一为花乌,一为生活小景。其风格亦有三:一是较为规整的工笔一路,多施以颜色;二是写意性较强的水墨一派,多追求墨色变化;三是以速写性笔法写出的小品,充满生活趣味。前两者于传统中呈现一种现代的实验意识,最后一种则于随意自由的造型间流露出画家的生活状态。本文则试图通过画家多样的艺术风格去理解其内在脉络,并借此描述画家对待艺术的态度。
(一)
张志峰本科、研究生阶段皆求学于广州美术学院,与当代大多数艺术家有着相似的学艺经历。因目前中国的艺术教育模式决定了绝大多数的艺术家都有着基本一致的成长轨迹,即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经几年的专业学习逐步走向自我创作的道路,他们多有“科班”与“学院”的标志。在这里,我无意于为这样的标志贴上各种价值判断,而只是为了描述一段经历所赋予的身份特征,以及由此表明多数艺术家都曾经有过一套正规的学院训练,并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而若选择继续深造,那么他们将会进入导师制的研究生阶段。而研究生导师制的教学体系同样决定了学生在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时,主要还是以指定老师为学习对象。学生在耳濡目染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导师的艺术手法、观念和思想的影响,而此段经历有时甚至成为学生艺术生涯重要的基础与起点。
张志峰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是当代岭南名家陈新华先生。陈先生的作品带有非常强烈的个人特点,其艺术追求一种新的自我阐释方式。作品打破国画的传统图式,在色彩、用笔、透视、造型及构图等各要素上都存着不同于传统国画的表现样式:艳丽的色彩、粗犷的线条、俯瞰的视角、质朴的造型以及繁密的构图,共同构成极具冲击力的画面,超脱了固有的视觉印象与审美记忆。平面化、装饰性、硬质性的风格使陈新华的艺术在当代岭南画坛中独树一帜。从陈新华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一种不断创新的开拓意識,而这与他对艺术的执着与投入不无关系。在我看来,跟随这样一位具有革新与献身精神的画者习画,既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压力,幸运于能够获得一种真正的艺术精神和理念,但与此同时又对自身能否吸收并转化为己用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从张志峰的作品中,则可以感受到其由乃师身上所获得的知识与精神,已经渐渐内化为一种自觉,在思变的意识下完成为我所用的转化。
(二)
任何学习都无法绕开前人前辈的经验,绘画创作同样如此。谢赫将“传移模写”列为“六法”之一,便在一定程度上强调着临摹研习前人作品的重要性。从图式语言的层面来看,张志峰的一部分山水画作品中保留着研习导师的某些痕迹:俯瞰的视角、繁密的构图与笔触。但与其师不同之处在于,张志峰的作品更多地以轻松自由的线条写出,其色调亦以浅淡清新为主,这使其画面多了几分惬意和宁静,亦体现出他创作时的状态。张志峰实际上已经走出了“传移模写”的范畴,而找到了一种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
生活化是张志峰作品的一大特征,写生则是他的主要方式。在他的笔下,自然山川、花卉翎毛、日常小景皆可入画,然而题材的广泛并没有改变画家坚持从生活中获得灵感与动力的理念。他的作品并不着意于任何宏大叙事或象征隐喻.也不考虑过多的市场因素,其创作以直接面对实景的真实体验为基础,力求将自己处身现场的感受、理解与领悟用图像进行陈述。所以,当他面对生活中不同的景色与对象时,往往选择了不同的表现方式,尽管有时候并没有过于明显的语言差异,但其整体氛围诠释得恰到好处:走进寺庙梵地时,他用简洁的构图、道劲的古树营造佛门净地幽静空灵的气息;面对崇山峻岭,他运用墨线结合的手法,以表现山川流岚云雾迷蒙的环境;记录生活小景时,轻松自由的线条与诙谐的造型构成他对生活的感受。
但张志峰作品中的生活化,并不仅仅源于他以深入生活的写生为主要途径的创作方式,而是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一种源于生活的自在之感,画笔于他而言就是记录生活点滴的工具。因此他可以抛开绘画中的许多成规,而借助不同的风格传递不同的生活感受。这一方面反映在他作品风格的多样性上,而另一方面,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细小物件,比方说灯笼、茶壶、茶杯、钱罐,南粤特有的荔枝、海产等非传统的画题,亦多出现于他的笔下。富于民间趣味的造型和色彩,以及那“不求形似”的恣意线条,表露出画家敏锐的生活触角与自得的生活状态。我想,此种创作状态在当下难能可贵,画家既要与市场保持一定的距离,以确保创作的自由度,又要对生活保持热情,方能与习以为常的对象碰撞出创作的火花。这要求他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气.并对绘画保持单纯的爱。从这方面看,张志峰与其师陈新华有着天然的相似性,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对绘画保持着纯真的热爱,用在外人看似近乎固执的方式守护内心的理想。或许,这是张志峰将从其师身上所学到的艺术品质,化为自己的精神内核,并用一种不同的风格和笔法传递相同的艺术精神。
但是这种固守并非故步自封于某些艺术形式或理念,“变”实际上贯穿于张志峰的创作道路。这里“变”所指的不是题材上简单的转变,而是在如何阐释特定主题上所进行的探索,实际上也是画家借此所进行的一次次艺术实验,其中便包含形式和观念。张志峰的实验主题围绕风景展开,除了传统笔墨一路,其实践衍生出了几种不同的风格:一种是带有速写性质的对景写生,重在现场感的捕捉和表达;一种是带有默写性质的淡墨风景,追求造型的简朴和画面的恬淡宁静;还有一种是带有想象性的场所创造,着意于用形式营造某种场域氛围,但此种风格的作品为数不多。总体而言,张志峰围绕着“风景”这一主题所展开的实验,旨在寻找一种适合于自己的表达方式,而其实践表明他逐渐将创作限定在写生、朴质、自在、浅淡、饱满等关键词的表现上。从日常景物中寻找适合自己情感表达的创作思路,取代带有观念性、追求形式感的视觉追模,前者似乎更契合画家自身的性情与审美。而从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中国绘画观念看来,张志峰的实践走的是反观于心的路数,进入传统并触及中国绘画的核心理念。我认为,张志峰在经过多年的专业训练与实践探索之后,已经在艺术创作道路上有了一定的心得,并在“变”的探索中渐渐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模式,即面对生活的自我抒发,在习以为常的场景中寻得“入画”的价值。其实践呈现了一位当代画家日常的所见、所闻,虽然碎片化,却充满生活气息,并含蓄地传递出画家的审美趣味和精神状态。这似乎又进入了一种当代的观念领域内,如从此角度加以解读,却也使他的作品在传统与当代之间产生了奇妙的交集。
(三)
石涛曾有言:“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宜其不能一出头地也。”在石涛看来,学习前人之“迹”只是表面功夫,而习得其“心”方为学习的要旨,他提醒习画之人不能停留在追模前人的形式语言之中,亦步亦趋只会落入窠臼,而应懂得前人创作之心,理解前人对待艺术之精神,方能有成绩可言。但研习的过程总是从古人、前人的“迹”开始,学院的教学更是如此,只有经过属于技艺层面的“迹”的训练之后,方有可能去谈认识和理解古人、前人之“心”,进而寻得新的“迹”去承载自我的“心”。这个过程最重要的是能否由古人之“心”而得自我的“心”,它既要求画家有扎实的形式语言表达能力,也要对自我有清醒的认识,加上不随波逐流,才有可能获得一种属于自己的艺术形式。多样性的艺术风格体现了张志峰在艺术上不断探索的意识与勇气,从形式语言出发的实验让他逐渐寻得一种以线为主的写生风格及轻松自由的创作状态。此种自在而为的创作模式也反映出其由“师其迹”进入“师其心”的转换过程。应该说,张志峰的艺术实践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在一种“随心所欲”的状态下,也必然会使他的艺术日益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