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过年从祭灶开始

2018-05-14 04:48杨满良
神州民俗 2018年2期
关键词:祭灶灶王爷习俗

杨满良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全中国人民喜庆的日子,世界各地灿烂的春节文化皆源自我国。不过在东北人看来,春节即是年,过春节就是过大年。听老年人说,黑龙江人过年起源于关内。伴随垦荒移民的不断增加,来自关内各地移民把老家的过年习俗与本地相结合,于是就形成了老北方独特的过年习俗。

其实中国北方各民族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北方的过年习俗虽然起源于中原文化,但经几百年的发展演变,与过去传统的过年习俗已有了很大的不同。

过年从祭灶开始

我国北方汉人过大年,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所以,一进入小年,不论是城镇还是村寨小屯,都会立即进入浓浓的节日喜庆之中。据说小年这一天是民间祭灶的日子,家家都要把灶王爷请下来,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这是让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再等他回宫降吉祥,好让下界保平安。于是就留下了灶王爷和大块糖的故事。

祭灶,在我国民间是一项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老北方的祭灶时间多选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将大块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在用糖贿赂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其实对于那些慈善人家说来,灶王爷上天说什么倒也都无所谓,有的还甚至担心灶王爷把话说少了。但对于那些好事不做,坏事做绝的恶人来说倒是要小心喽。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而《神辞﹒灶王》却又是这样说的:

哪里生来那里长,哪生哪长有家乡。

上方生来下方长,灶君厨房有家乡。

大哥天皇做玉帝,二哥名叫张二郎。

三弟張奎降下方,玉帝封你管厨房。

白日管厨人常走,夜晚又管鬼幽魂。

白日还管人和口,夜晚又管火龙君。

老北方民间的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西面或东面锅灶的正上方。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这样时间一长,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

不过,由于过去老北方识文断字的人少,庄户人家也有将对联和横批贴错的时候。我早年就曾见有一家把“一家之主 ”贴在了猪圈门子上,过完年后虽被人提醒撕下来重贴了一回,但心里也是懊悔不跌。只是我主慈悲不记小人之过,那一年,庄户人家倒也四季平安,人丁兴旺,“财源滚滚”。

阖家欢聚齐守岁

东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从掌灯时分始,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为珍惜已逝的岁月,男女老少都要彻夜不眠,进行不同的娱乐活动,谓之“守岁”。孩子们历来是随心玩耍,抖空竹、抽冰猴、捻升官图、掷骰子、 玩牛牌、吹琉璃喇叭、口琴、耍影戏人、点走马灯,放“滴滴金儿”,“耗子屎”、“黄烟带炮”……老太太们则坐在一起斗纸牌、打麻将、打十胡。 娱乐中佐以冻梨、冻柿子、糖果、瓜子、落花生等,边吃边玩,尽情享受,直至“接神”。 年夜饭主食是饺子,俗称“元宝”。包饺子时,要选两个饺子一个放硬币,一个放糖,看谁能吃到,谁吃到了就祝福来年一年财源广进,幸福甜蜜。

年夜饭做好还没吃之前要燃放烟花鞭炮,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节目了。到了午夜,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响,震彻夜空,“遍天银花锈,阖街硝烟浓”。家家齐聚天地桌前焚香叩拜,供上素馅水饺,迎接诸神下界。除夕晚饭和年夜饭前,初一早中晚饭前都要放,条件好的家庭有的放到初五。从初一开始要带上礼物给亲朋好友挨家挨户拜年,要很多天。一般已婚男子携全家除夕、初一在父母家过年,初二到岳父家拜年。也有“初一不出门、初二拜家庭、初三初四拜丈人”之说。

锣鼓喧天演年戏

北方过大年的另一个重要习俗就是演乡村年戏。

昔日老北方的传统年戏一般都是从正月初一开始,一直唱到正月十五,整整半个月,也有的甚至从一进腊月门子就开始,一直唱到二月二龙抬头,直到庄户人家开始张罗农活了方才罢休。就像人们通常所形容的那样“玩正月,闹二月,哩哩啦啦到三月。”

北方高级社刚刚成立时的农村,每个大队部都有几十间连在一起的大筒房子,屋顶密排的是粗细不等的疙瘩杨木檩子,上面铺一层厚厚的秫秸房箔。平时用于开会,腊月就在这里唱年戏。过去的戏台子,一般都搭建的十分简单。大队组织起一帮壮汉,开始忙忙碌碌。各个生产队用的脚手杆子,马牛车使用的挎杠,挑粪用的扁担,大小队食堂里的八仙桌子都统统地可以派上用场。经过几天的忙活,戏台子终于搭好了。在台前的上方再挂起一块宽宽的红色幕布,一个不大不小的戏场子就算告成。

过去的戏班子有的是生产大队自己组织,自编自演。有的则是请来的草台子。别看草台子是由民间艺人组成的,但生、旦、净、丑角儿都有,有的名气还很大,如黑龙江大庆市老大同二大队的农家艺人李继常就因喊京剧出名,被老百姓誉为金嗓子。那时的乐队比较简单,只有板胡、二胡、三弦、喇叭和锣鼓,可伴奏起来也挺有气氛的。戏装、道具、幕布、气灯等样样齐全,都是整套的。所以请草台班子来唱年戏时,都要用马车接送。戏子们冷冷呵呵地一下车,就被大队书记领着去派饭人家吃猪肉炖粉条、白面大馒头了。

等到开场锣敲响,台下会骤然安静。三通锣鼓过后,开演了。开场之前,酒足饭饱的戏子们会演个《拜年》或《红包》之类的小剧目。从上场开始,演员的嘴角就是翘起的。在演出中,一些“骨头话”、“实惠嗑”、“喜兴词”都是必不可少的。“说为技巧,口为内容。唱丑唱丑,就得说口,要不说口,就说肚子没有”。几分钟的小笑、短笑之后,还要有大笑穿插。对于这点,演员心里也明白,观众进剧场就是找乐来的,所以他一定千方百计把你弄笑,说段子、出怪相、亮绝活、逗闷子、装疯卖傻,包括自我作践,也得把你折腾乐了。十分有趣和逗乐子,让人们笑得前仰后合,热烈鼓掌,真的快乐至极。要说年戏里最绝还得是东北二人转。那时二人转演员都是男的,两个演员称为“一副架”。男扮女装的叫“包头的”,另一个叫唱丑的。女的叫上装,男的叫下装。“包头的”要化妆,头戴花冠,身穿鲜艳服装,手拿花手绢或小扇。“唱丑的”一般都戴一顶丑帽,穿着打扮比较随便,手持一根木棒,算是道具。扮演起来也十分有意思:一人扮一人,二人扮一人,一人扮多人;拿轻比重,以假乱真,装龙像龙,装虎像虎,视之有物,听之有声,粗如大缸,细如牛毛;接得稳,变得快,摘得清,分得细,扔得准,接得住,带起来,捧出去,兜得严,接得紧;跳进跳出,分包赶角,“千军万马,全凭咱俩”,把人们看得眼珠子滚圆,大气不敢多喘,大脑不敢分神,生怕落下哪怕是一个微小的细节而留下遗憾。

戏场热闹起来后,接着演正戏。正戏大多富有喜剧色彩,如传统的《小借年》、《双婚配》、《棒打薄情郎》、《王汉琪偷亲》、《唐伯虎点秋香》、《花为媒》、《五女拜寿》、《小二黑结婚》、《花木兰从军》。还有现代的:《大拜年》、 《王小赶年》、《相亲》……演得逼真生动,唱得声情并茂,一出比一出精彩,令人百看不厌。台下不时响起叫好的声音。有的戏迷大约是走火入魔,戏班子什么时候唱,他便在什么时候看。这样的年戏一唱就是三夜、五夜的,有的小孩子甚至因看戏困得直打瞌睡,戏迷们却是眼都不多眨一下。直到人们过足了戏瘾,才把剧团送到别的村去。

除上述喜庆习俗外,过年期间,民间还有扭秧歌、说大鼓书、耍驴皮影、玩嘎拉哈等,都想方设法极尽人间欢乐。总之,辛苦劳作了一年的人都觉得应该理所当然地享受几天。

北方人的“过大年”习俗,是中国过春节最隆重的地区之一。它集南北春节文化之精华,又经历漫长的去粗取精的发展过程,不但深得百姓喜爱,也引起了社会和民俗学家们的广泛重视。

猜你喜欢
祭灶灶王爷习俗
祭灶节
———二十三,糖瓜粘
祭灶节——二十三,糖瓜粘
灶王爷和灶王奶奶
灶王爷的“脸谱”
关东糖
闽人祭灶大不同
敬灶王爷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