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宗敏 史胜楠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对于教学的影响,指出了高校大类基础课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所面临的四个主要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课堂教学模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3-0233-02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推动着互联网技术下数字时代的全新变革,在这个互联网驱动的变革洪流中,教育资源以一种全开放的姿态,对传统的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育的大国,“互联网+教育”也呈现出来新的发展趋势。其表现为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教育的跨界、跨校更加便利,教育的空间更加灵活,教育的新模式层出不穷。微课、MOOC、SPOC、翻转课堂、手机课堂,都是“互联网+教育”的结果。而在这些火热的变革中,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课堂将越来越难以安身立命。作为高校大类基础课程,具有覆盖面广、学生人数较多,涉及的教学内容比较基础和系统、专业化方向不强等特点,特别是高等数学课程,学时较多,教师教学任务比较重。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要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使得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在宽松的环境下更高效的学习,新的挑战和问题也孕育而生。
一、碎片化知识信息重组与系统化认知之间的矛盾
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我们注重严密的推理,注重只是衔接的逻辑顺序。学生的学习往往在这种认知下,有条不紊的跟着教师的思路或者教材的顺序进行。但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如果学生想要学习一个知识点,更多的会直接跳到对应的知识片段,有针对的摄取所需知识,在解决问题的前提驱动下,直接到达核心问题,然后再进一步对于相关知识点的遗漏在类似的对应片段中进行补充。事实上,碎片化知识信息重组而成的学习体系,不是因互联网产生的,在自学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做论文论题研究的时候,很多人采取的并不是从前到后的体系学习,而是就解决问题的点,有针对的片段学习,这种方式往往可以很快的解决问题,达到学生自学的目的。在互联网还不普及时,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基本上就是在书店或图书馆去找,有了互联网以后,可以在电脑前很快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不但节省了寻找的时间,范围和空间也因为互联网变得更大了。因此,碎片化知识信息重组而成的学习体系,不是因互联网产生的,而是因互联网而使得这种自主配置学习方法更为普及。实践也证明了,这种知识构建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可以达到学生学习要求的。
无论哪一种知识构建的体系都是针对具体所需要学习的内容。比如高等数学,作为一门工科大类基础课程,高等数学中有的内容是基础性的知识,概念是一环扣着一环,比如要想计算三重积分,就需要会计算二重积分,而二重积分计算,就需要会定积分的计算,定积分的计算需要会求原函数,理解原函数,离不开导函数。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导数?可见,这些知识的衔接是非常紧密的,如果倒推去理解概念,要经过厚厚的一本书的话,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也会打了折扣。再比如,要计算两个向量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只要理解了向量积的概念以及向量的模,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所以,这两种学习模式需要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习的内容建立起一种知识体系构成,两者不矛盾,而是需要教师适当地引导和抛出有意义的问题,去帮助学生迅速建立自己的知识构成体系。
二、海量资源与云存储促使课堂的构建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传统的教学课堂的构建是以教材为基础,以教师与学生为主体的面对面的知识传授。但是,互联网使得海量的资源更加便利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想要学习一门课程不再受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只要有一台联网的电脑或手机,便可以很便利的获取课程资源。但同时,海量的资源和云存储成为了课程的新的存在形式,可以实现某个基本概念的内涵讲解,也可以把某个知识点的外延交叉介绍,同时更进一步的应用,或者把知识点用一种使用的姿态呈现出来。在这种背景下,近几年来陆续提出了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没有哪一种是不用网络资源的。课堂课内时间并不能完全反映出课堂的全部,因为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有相当一部分是需要学生在课前、课后查找资料,组织讨论,并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应的工作,网络上的答疑、讨论,甚至在课堂上的互动、弹幕,等等,无论哪一部分都是课堂的组成部分。互联网成为一个载体,一个承载个人学习所需要的有效资源的载体。
三、教师创建和收集教学视频等其他资源,成为一个立体化的教材
教学资源的选取是选取教师自己录制的视频资源还是选取更多网上其他教师提供的资源?使用自己制作的视频等资源虽然更贴近自己的教学实际,但是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视频制作的每个细节上,同时还要自学一些网络软件的使用技术。使用网络上现有的资源也需要花时间去寻找,既要和自己的内容衔接得当也要深浅适度,适合自己的学生。可见选取网络资源或自建资源并把它们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依然是一个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的事情。除了公开的视频资源外,还有很多研究结果与研究论文,这些也是可以作为教学的辅助资源加以利用的。当把这所有的资料总结起来时,课堂的内容在云端得到了永久的存档,对学生而言不再是简短的学习,而是可以随时随地的复习或补课。尽管有了更多的便利在此,但是最终评判资源是否有效只能在于每一学习的个体是否从中收益。
四、教师的角色转变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学生的课堂学习不再是一個闭塞、定时、定点的学习,而是随时随地获取。当一个立体化的教材呈现给学生面前时,教师又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在海量的教师讲解视频课程中,如果不是教师讲解的透彻、清晰,学生完全可以选择不听教师的讲解。那么课堂活动又该如何进行下去呢?课堂的教学任务发生了转变,从基本知识的讲解,转变为给让学生有更多的体验和实践练习新环境下,如何上好一节课呢?教师的教学技能不仅仅在于传统讲解与表达能力了。
1.教师课堂的组织能力。这个主要体现在教师在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去发现知识的规律,去掌握知识的应用,并对知识点的转变具有一定的敏感度。这些听起来不难,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特别是面临大班教学,课时有限的条件下,流畅的完成教学内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教师多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力。“互联网+”为教学互动环节提供了更多直接的便利,课堂知识与实际环境背景的融合也更为形象与贴切,基于物联网技术集智慧教学、人员考勤、资产管理、环境智慧调节、视频监控及远程控制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智慧教室系统逐步的在高校的建设中推广运用。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学的互动环节,如签到环节、疑问确认环节、提问互动环节、课堂小测试环节等的数据可以直接、快速地反映给教师,并且快速地做好统计分析,便于教师掌握教学的进度和安排。然而这些都仅仅是一个很好的课堂骨架,教师要提前安排好,并同贴切的教学内容、演示的文件与端口兼容起来,这样才能达到使用的功效,而这些内容的构成更多考验的是教师对多媒体的应用能力和实际的平台操作能力。
3.教师教学方法体系化的能力。谈到这一点,又需要回归到教学的本真,我们不是要教学多么的花里胡哨,所有的教学都是为教学的效果而服务的。所以,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技巧都是针对学生以及教学内容而设定的,所以什么时候使用什么样的素材,什么时候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去总结,将方法融入知识传播的体系中,这是教师教学中留下的宝贵财富。
最后,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师经常提及却不能彻底解决的问题,就是从小学到高中十几年的应试教育下的大批的应试学生,如何转变学习观念,跟上教学步伐,重新燃起质疑、提问、创新的勇气,关于这一点,反过来看不正是前文所提到的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吗?给学生更多的鼓励与尝试,给学生更多的参与和激励,这一代在数字化环境下成长的学生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更多的惊喜。
参考文献:
[1]乔爱玲.浅谈“互联网+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6,(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