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岩
(长治博物馆,山西 长治 046011)
中国民间信仰的神灵,庞杂繁多,无所不包。有远古产生的,有近现代出现的;有全国性的,有地方性的;有本土的,有外来的。多神崇拜是中国民间信仰的主要特点之一,可以说老百姓在生活上渴望什么神灵,就会在精神上创造出什么神灵。九天圣母就是其中颇有影响的女神之一。
九天圣母,原型为中国上古神话中的战争女神,后经道教奉为高阶女仙与术数神。有:玄女、娘娘、九天玄女娘娘、九天玄母天尊、南宫紫府虚无渊默玄祖无上至尊等尊称、道号及圣号。传说中的道场为青海省湟中县扎麻隆凤凰山。
追溯其信仰发源可推至先秦以前。最早以鸟头人身形象出现在《山海经》中。《诗经·商颂·玄鸟》中:“天命玄鸟,降而生商。”[1]《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2]皆记载了殷商祖先吞吃玄鸟蛋,因孕而生的传说,故而商族崇拜玄鸟图腾。直到东周时期,商后裔宋人还以玄鸟为始祖。
汉代随着道教的形成与发展,玄女进入道教的女神谱系。经书《古文龙虎经注疏·卷上》玄女演其序章注说:“玄女乃天地之精神,阴阳之灵气。……玄女亦上古神仙为众真之长。”。宋代张君房编撰的《云笈七签》中九天圣母已经是法力无边。唐宋以降九天圣母丹药神职逐渐退去,加之历代王朝对于术数“妖术”的禁绝,术数神职业也日益减弱,而以玄女之名推出的方术开始转入民间,成为世俗百姓崇拜的“玄女娘娘”或“送子娘娘”。宋代君主以黄帝为祖先,从各个方面抬高黄帝大战蚩尤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九天圣母。
民间传说只要是有香火的地方,九天玄女都会到来倾听人间的苦难,故香烛业奉祀九天圣母为祖师。此外,玄女曾为黄帝制作指南车,因此许多汽车制造或销售业者也将九天圣母视为守护神。在台湾乡土神明的民间信仰中,九天圣母又被创造成九尊神像。[3][4][5]
九天圣母信仰和中国多数神祗信仰的传播途径大体相似。口口相传的神话故事,书籍经卷传统小说等文献记载以及作为信仰的具体标志物祭祀庙宇的兴修。
九天圣母的神话故事都是围绕九天圣母战神的职能展开。譬如皇帝之师的故事:黄帝蚩尤战于涿鹿,蚩尤施法大雾三日,黄帝不能胜,于是在太山下设斋,九天圣母乘丹凤,御景龙,着九色彩翠之衣,降临黄帝斋所。授以六甲六壬兵信之符、策使鬼神之书等。黄帝率诸侯再战蚩尤,遂灭蚩尤于绝辔之野,并用其神术诛榆冈于阪泉之野,平定天下四方。[6]
玄鸟生商,助越亡吴,奇门遁甲,收白猿为徒,徐仁贵征东,授宋江兵法,伯温得兵法,汉高祖建都,唐塞尔得兵书等关于九天圣母的神话故事虽然在人物关系和细节上有所变化,但其中心内容皆与皇帝之师类似。
1.图腾主题
《楚辞·天问》:“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致贻女何喜。”[7]以及《山海经》《龙鱼河图》《诗经》《史记》皆记载了九天圣母的原型商族图腾“玄鸟”的传说。
2.战神主题
《太平广记》、《黃帝問玄女兵法》、《墉城集仙录·九天玄女》、《黄帝内传》、《历代真仙体通通鉴》详尽演述了九天圣母为道教的女仙,且其地位仅次于西王母,高于黃帝,被奉为战神。
从《墉城集仙录·九天玄女传》开始,九天圣母彻底成为一位深谙军事韬略,扶持应命英雄,授以天书兵法的上界女仙,法术神通的正义之神,因此其形象经常出现在中国各类古典小说之中,成为扶助英雄铲恶除暴的应命女仙。故事内容的主要发展脉络大致两条,一是九天圣母帮助黄帝战胜蚩尤的约定俗成的情节;二是在明清小说中九天圣母已完全脱离了与黄帝神话的种种瓜葛,成为一位独立的女神。
《水浒传》第四十二回,宋江被江州都头带人追逃进道村玄女庙,得神助而脱险后,九天圣母派两个青衣仙女和宋江相见,授其三卷天书,并嘱咐道:“宋星主,传汝三卷天书,汝可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正。”[8]类似这样直接以九天圣母为记述对象,或零星述及九天圣母的传统小说还有:《三遂平妖传》《说唐后传》《子不语·九天玄女》《女仙外史》《宣和遗事》《说唐后传》《薛仁贵征东》《金台全传》《太平广记》《历代神仙演义》《初刻拍案惊奇》《夷坚志》等。[9]
3.术数神主题
有关术数神九天圣母,历史上曾产生过大量文献,现仅录史志中明确标有玄女之名的部分此类图书书目如下:《隋书·经籍志·玄女式经要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玄女弹五音法相冢经》一卷;胡君撰《新唐书·艺文志·玄女式经要诀》一卷,《玄女弹五音法相冢经》一卷;《宋史·艺文志·占风九天玄女经》一卷,《玄女金石玄悟术》三卷,《玄女玉函龟经》三卷,《玄女五兆筮经》五卷等。以上图书除《占风九天玄女经》列入“天文”类外,其余皆属“五行”类。这些图书至元明时已多亡佚,无法见其原貌,但通过保存于《道藏》中的《黄帝龙首经》仍可窥其一斑。[10]
4.丹药神主题
《抱朴子内篇》《黄帝九鼎神丹经诀》《魏伯阳七返丹砂诀》《夷坚志》等。九天圣母不仅是丹药佑神,且有一套丹药理论,并亲自炼丹,还是丹药隐名。
5.其他主题
《中国行业神》中九天圣母又奉祀为香烛业神。
《紫府玄祖法忏》经文中,对于九天圣母的赞颂辞非常殊圣。明清之际,民间流传的《九天圣母宝卷》广传,有《九天玄女治心消孽真经》等经书传世,教化世人。
多神信仰引出多庙宇。关于对九天圣母的祭祀,前已提及,早在魏晋时期,道士炼丹即须祭玄女(《抱朴子内篇》)。山西长治平顺九天圣母庙内现存元中统二年(1261)“重修九天圣母庙记”碑:“……其庙自隋唐以来有之五百余霜矣……”。[11]明崇祯五年(1632)重修碑亦有“自晋唐以来千有余载”的记述。综合考证其它碑碣,唐宋以来,至迟到元代,九天圣母已有固定的祭祀场所。到明清时期,九天圣母宫庙遍布城市乡村。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中统计,我国九天圣母宫庙约81处。现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中择选列举保存较好且著名的十余处。
青海西宁湟中县多巴镇扎麻隆九天玄女庙,据说是九天圣母的降生地。
山东菏泽市郓城苏庄村九天玄女庙,公认宋江得天书地。
甘肃有甘谷县青龙观九天圣母三后元君神殿,兰州市永登县连城牛站九天圣母庙。
山西长治平顺九天圣母庙,现存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国保单位。
河北保定市易县九天圣母宫,传说玄女在此传白猿剑术,后携白猿上天庭,玉帝喜封白猿为白云洞君。
陕西渭南市蒲城县大孔乡九龙峪九天圣母宫,咸阳市淳化县胡家庙寇北村九天玄女宫。
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有岳家坡村九龙山娘娘庙、炉灰坡九天庙、珠窝村九天娘娘庙等。九龙山娘娘庙会据说是旧日京城郊区最大的行业祭祀庙会。
这些祠庙中流传下来的口口相传的故事以及史料如庙记、题记、敕牒、题名等,为我们了解九天圣母在民间信仰提供了更加详实的物证。
长治地区现存九天圣母祠庙五处,区域上仅限于平顺县和壶关县,且平顺九天圣母庙是现存时代最久远,规格最高的敬奉神祠。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我们从区域位置观察,平顺东与河南省林州市搭界,壶关县东与河南省林州、辉县两市接壤,河南为商族中央地带,九天圣母作为商始祖的传说成为其祭祀主流,自然近邻地区更容易被传播接受。
1.九天圣母庙
九天圣母庙,位于山西平顺县北社乡东河村西,据庙内碑碣记载和建筑考证,现存建筑除圣母殿为宋代遗构外,其余建筑均为明清两代遗物。
该庙坐北朝南,上、下两院的格局。
圣母殿为庙内主殿,供奉九天圣母。台基青石砌筑,条石压沿,前与献殿相连,西侧设踏道,前设角兽。平面近方形,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前檐柱础石质覆盆式,圆形木质檐柱,且用材较大,柱头卷杀和缓,侧角明显但生起甚微。柱头上施普拍枋,柱间设兰额,至角出头。斗拱有柱头、补间、转角、金柱斗拱四种。柱头斗拱外转五铺作单抄下插昂重拱计心造,里转前檐出双抄单拱计心造,两山及后檐出双抄偷心造。补间斗拱仅前檐明间施一朵,为五铺作单抄单下昂重拱计心造,里转出双抄单拱计心造,昂后尾挑托下平抟。转角斗拱除正身与柱头斗拱相同外,45度出角拱、角昂和由昂。金柱斗拱五铺作出双抄单拱计心造,里转出双抄偷心造。梁架结构为前乳栿对后四椽栿通檐用三柱,前金柱外辟一间敞廊。金部隔扇门装修。其余三面砌筑砖墙。殿内山墙、栱眼壁处绘壁画80余平方米。屋顶单檐九脊殿式,筒板布瓦、琉璃剪边。在脊刹部位有“顺治六年初八造”题记。
献殿,也叫拜殿,为祭拜九天圣母的场所。建于1米高的青石台基之上,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四面敞开的格局,用柱20根,东西及后檐均为长方形砂石柱,柱头施普拍枋,柱间设兰额,前檐明间柱及殿内金柱为木柱。斗拱形式共三种,有柱头、金柱、转角斗拱。梁架结构为明间七架梁通达前后用二柱,次间前后双步梁对三架梁通檐用四柱,彻上露明造。单檐庑殿顶,灰脊灰兽,筒板布瓦装修。这种庑殿顶的建筑,在上党地区称得上是绝无仅有的。殿内四角有宋、元、明、清历代碑碣二十余通,是庙貌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2.北甘泉九天圣母庙
北甘泉九天圣母庙位于山西长治平顺县苗庄镇北甘泉村西北,据庙内碑碣记载现存正殿为宋代遗构,其余为清代小式建筑。
该庙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东西宽23.5米,南北长44.7米,占地面积1050平方米。中轴线自南依次为山门、献殿、正殿,两侧分布有东西夹楼、东西厢房、东西配殿。存清代重修碑碣两通。
山门,即戏楼。面阔三间,进深四椽,上下两层,下层为通道,通道顶部铺木板,木板之上青砖墁地。南立面墙体直达檐口,中间辟门。北立面一层明间为长方形门洞,东西次间辟屋;梁架结构五架梁通达前后。屋顶单檐硬山顶,灰瓦屋面。
正殿建在0.9米的台基之上,台基青石砌筑,条石压沿,前与献殿相连。正殿平面近方形,面阔三间,进深六椽,采用减柱造作法。柱头斗拱五铺作单抄单昂。梁架间用八角形蜀柱、栌斗隔承,平梁上用蜀柱、大叉手承脊榑,蜀柱底部用合木沓稳固。梁栿断面呈圆形,自然弯材稍加砍凿即用,元代风格明显,但许多细部构件为后代多次维修增补。门窗装修均已不存。屋顶单檐悬山顶,灰色筒板瓦覆面。
1.东旺庄九天圣母庙
东旺庄九天圣母庙位于长治市壶关县集店乡东旺庄村,现存主体结构正殿有元代风格,其余均为清代遗构。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占地800平方米,中轴线自南依次为山门、献殿、正殿,两侧分布有东西夹楼、东西厢房、东西耳殿。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出前廊,圆形木质檐柱,檐柱间由阑额横向联接,上施普柏枋一道,柱头斗拱五铺作双下昂,里转五铺作。补间铺作各一朵。前金柱外辟一间敞廊,金柱柱头斗拱五铺作。梁架结构为前乳栿对后四椽栿通檐用三柱,梁架间用蜀柱隔承,平梁上用蜀柱、大叉手承脊榑,蜀柱底部用合木沓稳固。梁栿用材自然弯材,稍加砍凿即用,元代风格明显。金部装修明间辟板门,次间设破直棂窗。屋顶单檐悬山顶,琉璃脊饰。
2.南皇村九天圣母庙
南皇村九天圣母庙位于长治市壶关县集店乡南皇村,现存建筑均为清代遗构。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占地700平方米。中轴线依次为山门(新修),正殿,两侧分布有东西厢房,东西配殿,东西耳殿。存清重修碑碣一通。
正殿建在1.2米青石台基之上,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出前廊,圆形木质檐柱,檐柱间由立栏横向联接,上施平板枋一道,柱头科七踩双下昂,里转五踩,出华栱一跳,第二跳昂后尾作雀替状承托双步梁,平身科每间一攒。前金柱外辟一间敞廊,金部隔扇门窗装修。梁架结构为五架梁对前双步梁前后用三柱。屋顶单檐悬山顶,琉璃脊饰。
此外,下社九天圣母庙位于山西长治平顺县北社乡下社村。据庙内碑碣记载现存主体结构均为清代遗构。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占地920平方米,中轴线自南依次为山门、献殿、正殿,两侧分布有东西夹楼、东西厢房、东西配殿、东西耳楼。存清代碑碣两通。正殿建在0.6米的台基之上,台基青石砌筑,条石压沿,前与献殿相连。正殿平面近方形,面阔三间,进深六椽,木质檐柱两侧装修夔龙雀替,柱间设立栏,上施平板枋一道,柱头科七踩单翘双下昂,平身科每间一攒。梁架结构为五架梁对前双步梁用三柱。梁架间用童柱相承。两面山墙满绘壁画。屋顶单檐硬山顶,灰色筒板瓦覆面。
长治地区位于山西的东南部,旧称上党。东与河南接壤,其民间信仰与豫北地区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分布于长治地区的九天圣母庙和其本土民众对九天圣母的崇拜就是最好的实证。现存的九天圣母庙(宋)、北甘泉九天圣母庙(宋)、东旺庄九天圣母庙(元)以及下社九天圣母庙(清)等五处建筑遗存,体现了从宋代以来,以及元、明清本土民众信仰的延续性。庙宇是信仰的载体,各个时代的九天圣母庙建筑分布于这一地区,说明九天圣母的民间信仰的连续性。对研究古代建筑和民间信仰的关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十三经注疏[M]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影印版:622.
[2]司马迁.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2-11(2):91.
[3]周晓薇.中国的战争女神——九天玄女[J].文史知识,1991,122(8):101-104.
[4]邢东田.玄女的起源、职能及演变[J]·世界宗教研究,1997,69(3).
[5]胡万川.玄女·白猿·天书[G]//宁宗一,鲁德才·论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台湾香港论著选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6]杜光庭.墉城集仙录[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
[7]屈原.楚辞[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3.
[8]杜贵晨.“九天玄女”与《水浒传》[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7(5):13-17.
[9]段春旭.神话故事与古典小说中的九天玄女[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8,(3):52-53.
[10]李叔远主编.道教大辞典[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
[11]据现场原碑抄录原文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