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永平
摘 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做过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大型调查显示: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仅有8.4%,初中生仅有10.7%,而高中生仅有4.3%。据我校调查竟有70.4%的同学有厌学情绪。预防和矫治学生厌学行为是一个十分急迫的任务。为此,笔者试从学生厌学的表现、成因、及对策等方面作以探究,以求正于各位专家与学者。
关键词:中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及矫治
一、学生厌学表现
学生厌学主要变现有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思维迟缓,提不起精神和情绪消极,作业拖拉,敷衍了事,伴随著学习效率降低,作业错误率上升,学习成绩差等后果。学生厌学的这些表现直接会影响青少年学生的自身成长,也导致教学质量乃至整体民族素质的下降,甚至带来诸多社会不稳定问题。
二、厌学心理的成因
(一)自身因素。自身因素是学生厌学最重要的、首要的因素。其因素包括性格、生理、心理以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比如有些本身学生注意力散漫,情绪不稳定,上课不专心、作业不用心、预习、复习无恒心,形成了不良习惯的学习习惯;比如由于营养不良、体质虚弱,经受不住较长时间的学习等而引起的厌学;比如家长、教师和学校是假的升学压力,使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啃书本中度过,一些学生整天被苦闷、焦虑、抑郁和不满的情绪困扰;再如部分中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机,在学习上没有自制力和坚持性;还如有些学生学习方法不当,付出很多,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挫伤了自尊心,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等。
(二)家庭因素。由于大多数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大,目标过多,关怀过度,压力过大,只看重学习而忽视包括心理品质在内的非智力因素良性发展。还有部分家长由于对科学的教育规律了解甚少,与子女的沟通甚少,一旦孩子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就采取讥讽、数落、辱骂、厌恶、苛责、蔑视和冷漠等“软暴力”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使孩子产生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从而摧毁孩子学习的自尊心、自信心。
(三)学校因素。学校教育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成为学生产生厌学的诱因。一是课程设置不合理,使学生失去了部分本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来实现兴趣的满足和个性的发展。二是评价导向的偏离。为了追求高分,不少学校忽视和违背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特别是教师和学生在升学的指挥棒下,大部分学生一直处于疲惫和焦虑的状态。三是教师的素质问题。有些教师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的理论学习,在课堂抓不住学生的心理,讲课缺乏艺术性,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四)社会因素。近几年出现的唯利是图、“金钱万能”的价值观念,使部分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受到侵蚀,加之社会上“文盲大亨”的出现,致使“读书无用论”又有蔓延的趋势。同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不健康的影视音像制品、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不利的营业场所,这些都是造成学生“厌学”甚至“弃学”的重要原因。
三、解决厌学心理的对策
根据中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产生厌学心理和行为的原因,我们要正视问题,对症下药,应以培养和激发学生自身学习动机为核心,应以因材施教、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创造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为对策,积极稳妥有效地解决问题,化解问题。
(一)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寓教于乐。根据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原理的基本思想,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其次,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念,因为信念是动机模式中的核心成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是要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念,教师和家长要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学习内容,注意深浅得当,难易适度,以经过一定努力后能够掌握为宜。
(二)因材施教,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在于智力上的不懈努力,在于胜利的欢乐。”教师和家长应该从实际出发,降低学习目标,降低期望值,合理地设立目标,来满足学生学习成功的需求,避免目标不切合实际不能实现,使学生自尊心受到打击,从而加重了厌学和畏惧情绪的现象,所以对学生出现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他们的信心。
(三)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充分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使他们想学、乐学,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发展能力、形成个性。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一些厌学学生懒惰、意志力薄弱的性格特点,学校和家庭要联合起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指导他们制订具体的学习计划,特别注意培养他们自觉、自制、自立、自律、自强的能力。应采取及时反馈、强化动机,及时沟通,多表扬,常鼓励的方式来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懒惰、无毅力的消极心理。一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改变厌学态度。
(五)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学校要注意搭建课外活动空间,创建和谐团结的环境和集体,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其次给学生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应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给孩子起表率作用,尽量营造一种积极进取的家庭氛围,使孩子保持身心健康,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总之,要面对学生或多或少存在着的厌学情绪,不断发现各种克服此现象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从而使学生生动活泼、自觉主动地完成学业,以提高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