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烨
摘 要:本文围绕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多样化发展、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化发展、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三个角度,重点分析了大学生社团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价值。意在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日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与社团这一大学生群体组织的共同发展做出有力文本支持。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组织;校园文化建设;仙人掌与多肉植物协会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增强大学生思想素质和知识储备的重要途径,更是推进我国整体文化发展、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必要举措。随着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和兴趣方向的变化发展,大学生社团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生社团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
一、大学生社团组织有助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多样化发展
通常来讲,大学校园的文化活动是由校、院或系组织策划举办的,例如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科技大赛、学院辩论赛等。但此类活动大多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往往在每年或每季度只举行一次,无法满足大学生日益高涨的文化活动参与需求。而大学生社团组织的出现,很好地解決了这一问题。在一所大学院校当中,会存在有吉他社、美术社、航模社、配音社等数十个甚至上百个不同分类的社团,其所举办出或大或小的社团活动、联谊活动自然也比较多,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大学生的课余文化活动需求提供了渠道和方向。具一项题为“您参加社团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的问卷调查显示,有32.34%的学生认为参加社团是丰富课余文化生活、拓宽自身文化接触视野的有效途径。由此可见,大学生社团在高校校园的文化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补充和发展作用[1]。
二、大学生社团有助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化发展
坦白来讲,大学致力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出更高水平的大学生人才,帮助学生不断完善包括但不限于专业知识的知识储备结构,使其在日后的社会工作和生活中更加灵活自如地发挥自身价值。据此,大学生社团组织除了能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拓宽大学生知识眼界和交际范围以外,更有助于建立起大学校园这座"象牙塔"与实际社会环境之间的桥梁纽带,为大学生提供出更加真实化的社会认知和实践感受,最终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大学生踏入社会初期的不适迷茫之感。在社团组织开展的福利院慰问、模拟项目实践、联谊活动、晚会策划等多种活动形式当中,大学生可以切身地接触到“合作”、“赞助”、“管理”等社会性字眼,并了解相关领域工作的实际设计和执行流程,进而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等概念更早地代入到校园当中,增强学生社会意识方面的文化积累。
三、大学生社团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众所周知,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直接地讲,单凭大学校园各处的文化宣传标语、名人展示画像和校园精神雕塑,很难营造出动态化、全面化的文化氛围,在融入大学生社团这一多门类、多受众的组织形式后,校园文化氛围才得以高水平地实现形成、激活和发展。具体来看:
首先,从社团内部的文化氛围来讲:在每一个大学生社团当中,都有社长、副社长、干事等多种职务,并由此产生了选举大会、迎新晚会、工作讨论会等多种会议活动形式。当学生加入到社团后,会在集体活动中逐渐对社团这个“大家庭”产生向心力和责任感,进而在各类会议中勇于表现自我、发挥价值,最终在所有社团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营造出集良性竞争、共同合作、探索创新于一体的良好社团氛围,进而对大学生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等思想文化品质的塑造产生出长远、积极的影响[2]。
其次,从校园整体的文化氛围来讲:大学生社团的类型和数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学生关注点的拓展更新而不断发展的,例如同济大学的“奇葩社”、“冷笑话社”,上海交通大学的“仙人掌与多肉植物协会”,暨南大学的“电子竞技协会”,清华大学的“作死协会”,浙江大学的“Fantasy动漫社”等,都是因近几年网络文化、多肉植物文化、电竞文化、Cosplay文化等新兴关注领域所产生的时代性社团组织。随着社团类型、社团数量的不断提升,现阶段的大学校园大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状态,帮助保有特殊兴趣、小众爱好的大学生寻找到了“同好组织”,使其在不同领域的专业化认知能力得以显著发展,同时也为高校文化建设的独特性和全面性提供了重要支持,甚至使一些高校因其彰显个性、独树一帜的社团类型而屹立在校园文化竞争之林,树立起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品牌。
四、总结
将大学生社团组织结合到校园文化建设领域中,有效地加强了大学整体环境及氛围的创新性、时代性和人文性。分析可知,丰富多样、个性鲜明的大学生社团组织为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融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并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大学主体在文化活动开展方面的不足,使得大学生群体既能在积极文化氛围中获得多方面内的思想、知识和能力提升,又能使课余生活变得更加有价值、有意义。最后,希望本文对日后的大学文化建设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凡.高校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2]李凤威,胡移山,范林海,高维权,李志强.辽宁省高校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2(03):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