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青清 蒲 璞 冯南南 谭 萍
胃癌属于消化道常见疾病,发病率及致死率均较高,早期无明显症状表现,确诊时多发展为进展期胃癌,借助手术治疗的效果不佳,全身静脉化疗是有效降低患者临床分期延长其生存期的重要手段,因化疗药物通过快速杀死增值细胞达到治疗目的,治疗中会对消化道黏膜、骨髓细胞等正常细胞造成伤害,加上化疗对机体免疫功能造成影响,毒副作用较多为患者带来2次伤害,影响其生活质量[1]。有研究指出,借助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因化疗出现毒副反应的几率并提高其生活质量[2]。精细化护理可通过全方位护理为患者提供细致服务,改善患者治疗心态,并针对不同化疗毒副反应进行护理,提高护理效果。另有研究认为,胃癌患者化疗期间单纯性精细化护理,无法针对性提供护理服务,有效降低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欠佳[3]。本研究主要对全身静脉化疗治疗胃癌患者基于循证理论和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患者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为临床护理方式选择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2014年收治的经全身静脉化疗胃癌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9例。对照组男32例,女27例;年龄 29~77岁,平均(49.76±8.35)岁;病程 1~5年,平均(3.36±0.87)年;肿瘤位置:胃窦26例,胃体11例,胃底18例,多部位4例;组织学类型:低分化腺癌34例,中低分化腺癌6例,印戒细胞癌14例,粘液腺癌5例;TNM分期:Ⅰa期8例,Ⅰb期8例,Ⅱ期27例,Ⅲ期16例。研究组男30例,女 29例;年龄 28~77岁,平均(49.85±8.31)岁;病程 1~5年,平均(3.42±0.82)年;肿瘤位置:胃窦 25例,胃体 12例,胃底17例,多部位5例;组织学类型:低分化腺癌32例,中低分化腺癌7例,印戒细胞癌13例,粘液腺癌7例;TNM分期:Ⅰa期9例,Ⅰb期7例,Ⅱ期28例,Ⅲ期15例。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肿瘤位置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纳入标准
①经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确诊,预期生存时间超过3个月;②无贫血、凝血功能障碍、进食梗阻等疾病;③患者知情并自愿参加本研究,签订同意书;④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2.排除标准
①伴有肝、肾等早期功能衰竭者;②不耐受化疗治疗患者;③精神异常或神经功能障碍,不能完成本研究调查者。
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方法:①根据患者情况制定饮食方案,多餐少食确保患者消化功能正常;②观察患者各项体征,定期进行消毒剂防护工作,指导患者进行适当运动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③护理人员应转变护理理念为患者提供全方面、精细化护理,若患者因化疗出现毒副反应立刻与医师联系并处理。
2.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在循证理论指导下开展精细化护理干预:
(1)建立护理小组 小组成员由主治医师、护士长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护理开展前均行统一规范化培训,经考核过关后上岗。
(2)制定护理计划 通过院内信息查询,对近3年来收治的胃癌患者信息进行浏览,根据所得信息进行科学评估判断,找出胃癌患者化疗后容易出现的毒副反应及影响其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结合当前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探讨分析,制定针对性、细致化护理计划。
(3)负性情绪护理 ①循证理论支持:胃癌患者因病情折磨及长期化疗极易出现负性情绪,如焦虑、惶恐、抗拒等,若患者对手术治疗方式、效果、临床应用情况等不了解往往依从性较差,对全身静脉化疗治疗手段的应用效果产生影响,不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②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化疗前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可组织病友共同参加活动,通过病友经验分享、座谈会等方式开展交流,必要时可进行演练或个别指导,通过详细介绍胃癌化疗治疗方法及效果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向患者介绍化疗后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指导其积极配合护理干预,做好心理准备工作。通过与患者家属沟通,指导其多陪伴患者并进行交流使其感受家庭的温暖,保持乐观积极的治疗心态,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4)口腔黏膜损伤及脱发护理 ①循证理论支持:胃癌患者经反复化疗治疗后因口腔内血药含量较高容易出现口腔溃疡等口腔黏膜损伤不利于患者饮食,且患者多伴有脱发等症状。②护理措施:化疗前指导患者借助棉签蘸取生理盐水对牙齿进行清洁,化疗期间可在口内含冰块,通过收缩口腔内血管以降低血药含量。日常刷牙中需借助软牙刷及含有双氟成分的牙膏刷牙,每天晨起、餐后、睡前均使用生理盐水漱口,减少口腔内有害细菌含量。若患者化疗后出现口腔溃疡可借助西瓜霜喷剂进行治疗。化疗后患者均会出现短暂性脱发,应提前告知患者并解释停药后头发可再生长,若出现脱发现象避免应用具有刺激性的洗发液注意头部防晒防护,可借助帽子等遮盖,也可提供假发,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5)胃肠道护理 ①循证理论支持:胃癌患者因疾病困扰及化疗治疗影响食欲明显下降,多数患者饮食习惯不健康,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②护理措施:根据患者情况制定饮食计划,提前准备止吐药物,饮食主要以易消化、维生素丰富的新鲜水果蔬菜及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为主,禁食过热、油腻、辛辣、粗糙等食物,少食多餐,养成优质高蛋白、低磷、低盐的健康饮食习惯。出院前指导患者出院后积极进行身体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不仅有利于胃肠道消化还可保持愉悦的心情,提高生活质量。
1.毒副反应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借助《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4]对毒副反应进行划分,分别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为方便本研究将Ⅰ级、Ⅱ级划分为轻度反应,Ⅲ级、Ⅳ级划分为重度反应进行对比。
2.生活质量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5周)、护理后(5周)生活质量评分。参考改良生活质量评定量表[5]进行评定,主要包括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躯体功能3个维度,各维度均设有10个条目,最高分为80分。分值越高表明被测者生活质量越好。
3.护理满意度
借助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评定量表对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评定。量表主要包括护理内容、护理效果、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等内容,最高分为100分。其中80~100分为非常满意,65~79分为满意,50~64分为不满意,0~49分为非常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n×100%。
本研究所得数据均选用SPSS 21.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描述,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描述,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重度毒副反应发生率为67.80%(40/59),明显高于研究组的 35.59%(2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0.996,P = 0.001)。
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 1。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8.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胃癌致死率较高,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相关研究表明[6],针对无手术适应证或不耐受手术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或不愿意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可借助全身静脉化疗对癌灶进展进行有效控制患者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其生存期,效果较好。另有研究指出[7-8],胃癌患者行化疗治疗对机体正常细胞造成的损伤较重,且患者化疗期间多存在严重毒副反应。有数据显示[9],超过90%以上的胃癌化疗患者初次化疗均存在不同程度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生理痛苦也导致其产生负面心理情绪,治疗依从性较差。通过临床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发展,现代医学工作重点从疾病治疗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其治疗后生活质量方向发展[10]。现代医院护理模式已经从经验式护理模式向以循证依据为基础开展护理的模式发展。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n(%)]
循证护理是给予现代护理学发展衍生的新型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有选择性的整理文献资料及科研报告资料通过与临床护理经验及患者自身护理需求相结合,为临床护理实施提供决策依据。循证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主要讲护理问题作为出发点,通过对科学文献的大量检索,经汇总分析后对以往临床护理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通过培训及指导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经问题分析、方案分析落实及资料汇总分析等多方面对护理计划进行制定,使护理工作的开展有据可依,护理内容涉及范围较广针对性强,可为患者提供精细化、科学化、全面化、优质化护理服务[11]。另有学者提出[12],循证理论已经在护理多学科进行渗透,并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毒副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学者研究表明[13],化疗患者护理中以循证依据为指导可明显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对化疗不良反应进行控制,整体效果较好,与本研究结果相似。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研究组好于对照组。相关研究指出[14],胃癌患者化疗期间在循证依据指导下开展护理工作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另有学者研究指出[15],胃癌患者因围术期存在明显不良心理,导致患者治疗信心及依从性差,对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应于治疗期间辅以护理干预进行改善。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表明,胃癌患者化疗期间在循证依据支持下开展精细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患者接受度高满意度好。
综上所述,全身静脉化疗治疗胃癌患者以循证理论为指导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效果明显,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且护理满意度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赵静.循证护理对胃癌化疗患者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8):14-16.
[2]郑毅.循证护理减少肿瘤化疗患者毒副反应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12):2062-2064.
[3]赵精洁,蒙美好,曾凯瑾.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人格特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22(1):81-84.
[4]佚名.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 (WHO标准)[J].癌症,1992,11(3):254.
[5]Knobel H,Loge JH,Brenne E,et al.The validity of EORCT QLQC30 fatigue scale in advanced cancer patients and cancer survivors[J].Palliat Med,2003,17(8):664-672.
[6]曾小梅,赵怡,邓洪渠.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胃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短期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4):32-35.
[7]叶道丽,汪秀云,许辉琼.循证护理对胃癌患者化疗后相关并发症影响的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8):2763-2765.
[8]王海楠,冯觉平.健康意识理论为框架的教育模式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疗效和毒副反应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6,15(7):66-69.
[9]何英,陈娟,胡艳.循证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心理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23(10):1253-1256.
[10]崔静,刘银芳,黄云娜.营养干预及集束护理对中晚期胃癌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6,17(3):267-270.
[11]石军梅,王晓翔,刘英,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35(3):321-324.
[12]赵爽.治疗性沟通系统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23):3229-3230.
[13]张若,余慧茜,黄和,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化疗联合TACE治疗胃癌伴肝转移患者毒副反应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9):135-139.
[14]郑雪君,翁钰倩,陈力.胃癌术后患者围化疗期的连续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5):91-94.
[15]喻志艳,徐丹,邓前红,等.心理干预对晚期胃癌化疗患者负性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