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凯飞,王金荣*,于翠平,李国辉,杨 强,李凤利,宋彩晴
(1.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2.河南农科牧业有限公司,河南新乡 453000)
目前,颗粒饲料的生产大都采用先蒸汽调质后制粒的工艺,调质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颗粒饲料的加工指标和饲喂效果。随着冷却塔冷却时间的延长和调质温度的升高,饲料硬度显著增加[1]。杨海峰等[2]研究发现随调制温度的升高,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损失增加。段海涛等[3]研究了50~65℃范围内不同调质温度对饲料加工质量的影响,发现调质温度为65℃时颗粒饲料的淀粉糊化度、硬度和PDI均高于其他组。此外,饲料的组成也是影响颗粒饲料质量的重要因素。粗脂肪作为饲料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在饲料中的添加比例不仅直接影响颗粒饲料的能量水平,同时也会影响颗粒饲料的硬度。Thomas等[4]研究认为,增加饲料中油脂的添加量可以降低颗粒饲料的硬度;Bouvarel等[5]指出,在饲料中增加粗脂肪含量可以增加饲料能量,同时使饲料变软、色泽暗淡。但目前国内对饲料营养成分对饲料加工质量的影响研究却鲜有报道。本试验拟通过对饲料中脂肪添加水平的不同及改变调质温度,研究颗粒饲料的水分、硬度、颗粒耐久性指数(PDI)和淀粉糊化度等加工质量指标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探究饲料的粗脂肪含量和调质温度对颗粒饲料质量的影响。
1.1 主要试剂 淀粉脱支酶(6000 U/g,16V4N-PP,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硫酸铜(分析纯,天津市恒兴化学试剂制造有限公司);钨酸钠(分析纯,泰州市润东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硫酸锌(分析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氢氧化钠(分析纯,天津市永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石油醚(分析纯,天津市永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以及其他实验室常用试剂。除特殊注明外,本试验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试验用水符合实验室2级标准。
1.2 主要仪器 设备环模颗粒机(SZLH420E)、调质器(STZJ360-1)和环模(L-0419 3.5/17.5)均为布勒(常州)机械有限公司;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T6新世纪,北京普析通用有限公司);谷物硬度计(GWI-1,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箱式粉化率测定仪(JHFX2,中国饲料公司武汉粮食工业学院)。
1.3 饲料组成 试验所用的基础饲料为仔猪后期配合饲料(豆油添加量为0.9%),饲料配方见表1。在此配方的基础上添加或减少豆油,配制脂肪含量分别为3.37%、4.00%和4.65%的粉料(编号依次为Y1、Y2和Y3),委托河南农科牧业有限公司生产。
表1 仔猪后期配合饲料原料组成及营养化学成分 %
1.4 颗粒饲料编号及加工参数 对制粒粉料Y1、Y2和Y3进行调质的温度为60、70、80℃(编号为6、7、8),环模直径为3.50 mm,环模压缩比为5:1,生产9种饲料,自然条件下刚制完粒未经风干和风干1、2 d(编号为0、1、2),从制粒机环模处取样并直接封口保存的饲料为未经风干的颗粒饲料。饲料编号及加工参数见表2。
表2 饲料加工参数
1.5 检测指标 水分采用《饲料中水分的测定》(GB/T 6435-2014)[6];粗脂肪采用《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GB/T 6433-2006)[7];淀粉糊化度参考熊易强《饲料淀粉糊化度(熟化度)的测定》方法[8]测定;颗粒饲料硬度采用谷物硬度计直接测定[9]。取20 g左右样品饲料,用四分法从各部分选取同样长度的颗粒20粒,长度为7 cm,径向加压测定,结果以平均值计;PDI采用粉化仪进行测定[10]。取250 g样品,装入箱式粉化率测定仪内,使箱体回转5 min,停止后取出样品,用筛孔直径为2.80 mm的筛子在振筛机上筛理1 min,称取筛上物重量。
1.6 统计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AS 9.0进行方差分析,以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P<0.05表示差异显著。结果表示为平均值±标准误。
2.1 粉料质量分析 由表3可知,Y1、Y2和Y3的粗脂肪含量分别为3.37%、4.00%和4.65%,水分含量分别为11.20%、11.10%和10.91%,淀粉糊化度分别为14.45%、12.01%和13.68%。
表3 粉料质量分析结果 %
2.2 颗粒饲料质量分析 由表4可见,对于未经风干的颗粒饲料,在同一调质温度条件下,3种粉料制成的颗粒饲料淀粉糊化度均差异不显著(P>0.05)。Y1-6、Y2-6和Y3-6颗粒饲料淀粉糊化度均值为21.58%,Y1-7、Y2-7和Y3-7颗粒饲料淀粉糊化度均值为24.17%;Y1-8、Y2-8和Y3-8颗粒饲料淀粉糊化度均值为29.63%;对于同一脂肪水平条件下,调质温度为60℃、70℃和80℃时颗粒饲料淀粉糊化度均显著提高(P<0.05),与粉料相比,在调质温度为60℃、70℃和80℃时颗粒饲料淀粉糊化度分别增加了50.87%~84.18%、65.40%~100%和103.34%~147.87%(P<0.05)。
表4 颗粒饲料质量分析结果
从表4还可以看出,与粉料相比,9种未经风干颗粒饲料水分含量随调质温度的升高而增加(P<0.05)。与未经风干的颗粒饲料相比,在自然条件下风干1 d和2 d的颗粒饲料水分均显著降低,但风干2 d的颗粒饲料水分却高于风干1 d的颗粒饲料。未经风干的颗粒饲料水分含量在11.90%~13.80%,风干1 d的颗粒饲料水分含量在10.28%~10.95%,风干2 d的颗粒饲料水分在10.95%~11.59%。此外,9种未经风干颗粒饲料的硬度也差异显著(P<0.05)。在同一温度条件下,颗粒饲料硬度随粗脂肪含量的增加而降低(P<0.05)。在同一粗脂肪含量条件下,颗粒饲料硬度随调质温度升高而升高(P<0.05)。风干1 d和2 d的颗粒饲料硬度与未经风干的颗粒饲料结果一致,颗粒饲料硬度随粗脂肪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随调质温度升高而升高(P<0.05);但与未经风干的饲料相比,风干1 d和2 d的颗粒饲料硬度出现了显著升高,而风干2 d的颗粒饲料硬度却低于风干1 d的颗粒饲料(P<0.05)。
由图1可知,风干2 d颗粒饲料的硬度和PDI呈正相关,即颗粒饲料的PDI值随着饲料颗粒硬度增加而增大,其相关性方程:y=0.777x+64.05,相关系数R2=0.947。
图1 风干2 d颗粒饲料的硬度与颗粒耐久性指数之间的相关性
饲料中的粗脂肪含量对颗粒饲料的硬度有很大影响,通常来讲,高脂肪含量的饲料往往颗粒硬度较低,但当饲料颗粒硬度过低时,又会出现粉化率过高进而影响颗粒饲料质量。Isabelle等[11]研究认为,在相同的加工工艺条件下,与低粗脂肪含量(3.8%)的颗粒饲料相比,高粗脂肪含量(7.5%)的颗粒饲料硬度降低了89.5%;对于低脂肪含量的颗粒饲料,与冷制粒的颗粒饲料相比,调质制粒的颗粒饲料硬度升高了87.0%。这与本试验的结果基本一致,对于未经风干的颗粒饲料,当调质温度为60℃,粗脂肪含量由3.37%提高到4.65%时,颗粒饲料硬度降低了30.6%;而粗脂肪含量为3.37%时,调质温度从60℃升高到80℃,颗粒饲料硬度升高了138.5%。这也进一步说明,高脂肪含量的饲料常规制粒时通常具有较低的颗粒硬度,但可以通过改变饲料加工工艺来提高颗粒饲料的硬度,从而达到改善颗粒饲料加工质量的目的。
颗粒饲料的水分随调质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是由不同粉料制粒生产的未经风干的颗粒饲料水分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是组成不同生产批次的原料存在差异所致。本研究中,与粉料相比,未经风干的颗粒饲料的水分、淀粉糊化度均显著提高。李艳聪等[12]研究发现,淀粉在高温、高水分的条件下容易糊化,在颗粒饲料制粒过程中起到天然的粘合作用。在正常制粒条件下,通过改变调质温度来改变淀粉糊化度,变化范围较小,一般在20%~30%[13]。这与本试验的结果基本一致,在3种不同调质温度下,颗粒饲料的淀粉糊化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升高,与此同时,60℃、70℃和80℃3种不同调质温度制得的颗粒饲料硬度也出现了显著性升高。对于风干2 d的颗粒饲料,颗粒饲料的PDI与颗粒饲料的硬度呈正相关,随调质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却随着饲料中粗脂肪含量的升高而降低。胡彦茹等[14]报道指出,颗粒饲料的PDI随调质温度升高而升高;张现玲等[15]也报道指出,调质温度从65℃升高到90℃,可提高玉米-杂粕型颗粒饲料的PDI、硬度及淀粉糊化度。这与本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即提高调质温度可以提高颗粒饲料的淀粉糊化度,增加颗粒饲料的粘合力,从而导致颗粒饲料的硬度和PDI增加。
降低颗粒饲料的水分含量,可提高颗粒饲料的硬度。在本试验中,与风干1 d的颗粒饲料相比,风干2 d的颗粒饲料硬度并没有随着风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这可能与风干条件有关。由于本试验是在实验室自然条件下进行风干,天气变化是影响风干的主要因素。颗粒饲料的水分含量不仅与风干时间有关,还与空气湿度有关。在试验过程中,由于空气湿度的增加,导致颗粒饲料水分升高,从而使颗粒饲料的硬度减少。刘焕龙[16]也指出提高空气湿度可增加冷却后的产品含水率。
颗粒饲料的粗脂肪含量、调质温度和水分含量均会影响颗粒饲料的硬度。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提高调质温度,使饲料的淀粉糊化度升高,提高了颗粒饲料的粘合力,提高饲料颗粒硬度。也可以通过降低饲料中粗脂肪或水分含量来提高颗粒饲料的硬度。另外,颗粒饲料的PDI与颗粒硬度呈正相关。
参考文献:
[1] 唐兴.调质温度、冷却时间对饲料硬度的影响[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3): 72.
[2] 杨海锋, 刘泽辉, 杨俊花, 等. 不同调质温度对饲料不饱和脂肪酸稳定性的影响[J].上海农业学报, 2017, 33(1): 130-133.
[3] 段海涛, 李军国, 葛春雨, 等. 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对颗粒饲料加工质量及维生素E保留率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11): 4101-4107.
[4] Thomas M, van Vliet T, van der Poel A F B. Physical quality of pelleted animal feed. 2. Contribution of feedstuff components[J]. Anim Feed Sci Techl, 1998, 70: 59-78.
[5] Bouvarel I, Chagneau A M, Lescoat P,et al. Forty-eight-hour cycle sequential feeding with diets varying in protein and energy contents: adaptation in broilers at different ages[J]. Poult Sci, 2008, 87: 196-203.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6435-2014饲料中水分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4.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6433-2006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
[8] 熊易强. 饲料淀粉糊化度(熟化度)的测定[J]. 饲料工业,2000(3): 30-31.
[9] 张丽英, 闫素梅, 朱晓萍, 等. 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第3版[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7: 319-321.
[10] 张丽英, 闫素梅, 朱晓萍, 等. 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第3版[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7: 326-327.
[11] Isabelle B, Anne-Marie C, Ste´phanie L. Feed composition and hardness interact in preference and intake in chickens[J]. Appl Anim Behav Sci, 2009, 118:62-68.
[12] 李艳聪, 万志生, 单慧勇, 等.影响颗粒饲料质量和制粒性能的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10): 5929-5930.
[13] 于纪宾,秦玉昌,牛力斌,等.不同淀粉糊化度处理的颗粒饲料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J].饲料工业, 2015, 36(17): 14-17.
[14] 胡彦茹, 何余湧, 陆伟, 等. 不同调质温度对肉鸡颗粒饲料加工质量的影响[J].饲料工业, 2011, 32(23): 34-36.
[15] 张现玲, 秦玉昌, 李俊, 等. 调质温度对肉鸡颗粒饲料质量影响的实验研究[J].饲料工业, 2013, 34(21): 24-28.
[16] 刘焕龙.饲料的解湿吸湿平衡规律和颗粒饲料冷却的模型拟合[D].无锡: 江南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