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龙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心血管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心脏瓣膜病主要是由于主动脉、肺动脉瓣和二尖瓣等瓣膜发生缺血性坏死、退行性改变或黏液变性而导致患者心脏功能异常[1]。而大左心室心脏瓣膜则是属于重症心脏瓣膜病,该病患者病情严重、手术风险高,且术后并发症与死亡情况较多,严重威胁着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2]。因此,针对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患者,采取合适的治疗手段并针对影响预后效果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对促进患者生命健康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就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疗效与术后并发症发生因素进行探究。
随机抽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21~68岁,中位年龄为54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44例、退行性心脏瓣膜病25例和先天性心脏瓣膜病11例;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心功能分级:II级29例,III级38例,IV级13例。
手术前给予患者改善肺功能、肝肾功能和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基础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对所用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其中,实施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45例、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20例和行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术患者15例,手术人工瓣膜有9例为生物瓣、71例为机械瓣。之后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在患者中度体温循环情况下,于胸部做一个正中切口,建立常规体外循环。对主动脉无关闭不全者,给予其主动脉根部自主持续灌注;对主动脉关闭不全者,则将其升主动脉根部切开,并在其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进行灌注。术后对患者动脉血压、静脉压、血氧饱和度以及生命体征进行监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血容量的补充,并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
手术前与手术后15 d,对患者左室舒张期末 内 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 fraction, LVEF)和左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等心功能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并对患者进行12个月的术后随访,观察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早期死亡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并发症的影响因素[3]。
应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单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80例患者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后,其中,术后死亡3例(3.75%),术后出现并发症46例(57.50%),且并发症主要以室性心率失常为主,占45.65%(21/46);术后15 d患者心功能指标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手术前、后80例患者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s)
表1 手术前、后80例患者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s)
类别 例数 LVEDD/mm LVEF/% LAD/mm术前 80 74.63±5.48 55.62±11.11 49.12±9.85术后15 d 77 58.90±4.82 43.54±8.93 37.46±7.55 t值 6.201 2.562 2.312 P值 0.001 0.049 0.047
通过对77例患者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50岁、NYHA心功能分级为III级或IV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术前存在窦心性心律、LVEDD>80 mm、LVEF<50%、LAD>60 mm 以及体外循环时间>108 min是导致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患者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单因素,见表2。
表2 77例患者术后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单因素分析
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主动脉瓣膜或二尖瓣关闭不全,从而导致患者左心室负荷量增加、左心室舒张末期室壁张力升高,继而出现左心室心肌代偿性肥大、心室扩张以及心室壁增厚[4-5]。相对于普通的心脏瓣膜病,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患者其病情更严重、手术风险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更高。心脏瓣膜置换术是目前临床治疗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的主要手段,但经临床研究显示,其术后疗效具有不稳定性[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80例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患者在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15天后,患者LVEDD、LVEF和LAD均较手术前降低(P<0.05),这表明手术对患者心脏血液动力学和心室容积负荷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LVEF比术前降低,则可能与患者左心室容量负荷过大、手术和体外循环对心肌造成损伤有关。而通过对影响患者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 >50 岁、NYHA心功能分级为III级或IV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术前存在窦心性心律、LVEDD>80 mm、LVEF<50%、LAD>60 mm 以及体外循环时间>108 min等因素,都是造成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单因素。这主要是因为患者发病后,由于早期心脏的代偿作用,使得LVEF可能暂时性处于正常范围,但实际上患者的心肌收缩功能已经发生异常[7-8]。因此对于该病患者,积极完善术前心电图检查,对术前存在心律失常的患者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心功能,对于促进心脏瓣膜置换术预后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针对循环不稳定和病情相对危急的患者,需要及时给予主动脉内球囊反博;而针对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综上所述,对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患者采用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对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心脏心态、降低早期死亡率具有明显效果;但患者术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情况较多,这主要与患者年龄、NYHA心功能分级为III级或IV级以及术前存在窦心性心律等因素有关,术前需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1]王志盛, 张华炜, 陈福楠, 等. 大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的临床效果[J]. 中国现代医生, 2017, 55(11):68- 70.
[2]王寅, 张平, 董念国, 等. 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心瓣膜置换术后疗效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4, 21(4): 440-446.
[3]邢杰, 谢霆. 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5): 1-3.
[4]谢纳新. 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的疗效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16): 43-45.
[5]阿卜杜赛麦提·艾合麦提. 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远期预后的危险性因素[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 17(59):74-75.
[6]Wang Z, Zhang H, Chen F, et al. Clinical effect of large heart valve replace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large left ventricular valvular heart disease[J]. China Modern Doctor, 2017, 55(4): 32-36.
[7]Zhao Y, Chen X, Surgery HV. Analysi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valve replacement simultaneous coordinate ablation therapy in treatment of valvular heart disease[J]. 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2016, 9(11): 15-16.
[8]员建平. 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心瓣膜置换术后疗效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 11(15):72-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