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青光眼和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环视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和视盘参数比较

2018-05-09 03:22刘洋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视神经青光眼显著性

刘洋

【摘 要】目的:探究并对比慢性青光眼和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的视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和视盘参数。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我院接收诊治的慢性青光眼和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120例作为研究样本,另选同时期健康体验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三组视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及视盘参数情况。结果:慢性青光眼患者及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与健康体验者在视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方面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青光眼患者与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在视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方面对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青光眼患者与健康体验者在视盘面积、盘沿面积、视杯面积、杯盘面积比、水平径比、垂直径比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与健康体验者在视盘面积、盘沿面积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青光眼患者及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在视盘面积、盘沿面积、视杯面积、杯盘面积比、水平径比、垂直径比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青光眼患者及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在视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和视盘参数方面对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不可将视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和视盘参数作为慢性青光眼及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情形的鉴别依据。

【关键词】慢性青光眼;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环视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视盘参数

【中图分类号】R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1-03--02

青光眼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眼科病症,主要表现为眼内压持续性或间断性增长,持续性的眼压增长将对患者眼球各部分组织及视功能造成严重损伤,在全部青光眼病症中,原发性青光眼占比高达95%[1]。青光眼病症具备隐匿性及不可逆性,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身体及心理均造成严重影响,致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呈现直线下降趋势[2]。本次研究将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期间接收诊治的慢性青光眼和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120例作为研究样本,探究并对比慢性青光眼和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的视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和视盘参数。

1 资料与治疗措施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我院接收诊治的慢性青光眼和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120例作为研究样本,全部患者均为我院依据相关诊断标准实现确诊处理的慢性青光眼和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其中慢性青光眼患者50例,将其作为慢性青光眼组,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70例,将其作为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组,另选同时期健康体验者50例作为对照组。慢性青光眼组中包含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年龄最低为24岁,最高为71岁,平均为(56.28±2.19)岁;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组中包含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最低为25岁,最高为70岁,平均为(57.27±2.42)岁;对照组中包含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年龄最低为24岁,最高为72岁,平均为(57.61±2.23)岁。

1.2 治疗方法 收集患者临床诊治相关资料并对资料展开回顾性整合、分析,观察并比较三组视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及视盘参数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对试验中产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使用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将手术处理方式、药物治疗手段及激光处理操作最为青光眼病症的主要治疗手段,并将控制眼压、稳定视功能作为临床治疗原则[3]。眼壓提升是致使青光眼病症患者视神经受损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应将眼压的降低作为治疗过程中的重点。青光眼病症不仅对患者身体机能造成一定损害作用,同时也将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一定不良影响。本次研究发现,慢性青光眼患者及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与健康体验者在视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方面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慢性青光眼患者与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在视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方面对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慢性青光眼患者与健康体验者在视盘面积、盘沿面积、视杯面积、杯盘面积比、水平径比、垂直径比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与健康体验者在视盘面积、盘沿面积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慢性青光眼患者及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在视盘面积、盘沿面积、视杯面积、杯盘面积比、水平径比、垂直径比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综上所述,慢性青光眼患者及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与健康体验者在视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方面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变薄趋势显著,且慢性青光眼患者及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在视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方面对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相较于健康体验者,慢性青光眼患者及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均表现为盘沿面积缩小、视杯面积扩张、杯盘面积比提升等。慢性青光眼患者及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在视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和视盘参数方面对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不可将视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和视盘参数作为慢性青光眼及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情形的鉴别依据。

参考文献

赵桂玲,庞燕华,周舟等.慢性青光眼和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环视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和视盘参数比较[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5,33(7):743-747.

常晖.慢性青光眼和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黄斑厚度的比较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5,(27):60-60.

彭红娟,赵桂玲,黎思毅等.慢性青光眼和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黄斑厚度的比较[J].眼科新进展,2015,35(6):576-578.

猜你喜欢
视神经青光眼显著性
发现脑垂体瘤压迫视神经一例
青光眼能治好吗?
浅谈第一致盲眼病——青光眼
You Must Have A Healthy Diet
视神经肿瘤的CT、MRI诊断
防治青光眼,别只盯着眼睛看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浅谈商标的显著性对于商标应用的影响
商标显著性的司法判断(一)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