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
青光眼与白内障并称为全国第一第二致盲性眼病,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光眼病患数量也随之增长。比起对青光眼患者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伤,它的隐蔽性更为可怕,很多人都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患有青光眼疾病,但是自己却不知道,等到症状明显到了晚期时,就很难逆转病情,这时的青光眼病患一旦急性发作,就很容易导致失明。
1.青光眼是怎么来的?
青光眼按照诱发病因可以分为3大类型。首先,原发性青光眼往往是病因不明,这类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往往眼球结构本身有问题,存在着解剖因素,这类原发性青光眼病患如果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或者长期在光线较暗的地方用眼,导致瞳孔扩大,由于眼球结构本身有问题,引起虹膜组织堵塞房角,房水排出受阻,进而青光眼急速发作。其次,继发性青光眼常常由于外部力量导致患者房角结构扭曲,进而导致房水排出受阻眼压升高。最后,先天性青光眼疾病是随着胚胎发育一并发生的,患有先天性青光眼疾病的患儿在胚胎期就存在前房角发育异常情况,Schlemm管系统无法有效排出房水。总而言之,青光眼的形成都与房水不能正常通过Schlemm管系统排出有关。
2.如何发觉自己是否得了青光眼?
既然青光眼会对患病患者的视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而且还在前期拥有较高的隐蔽性,那么我们该怎么样知道自己患有青光眼呢?青光眼发病与患有青光眼的类型有着很大关联。一方面,开角型青光眼被人称之为“视力小偷”,就如这个绰号字面上的意思,患有开角型青光眼的病患视力下降是呈无痛稳步趋势的,会不知不觉地损坏视力,一般患有开角型青光眼的病患也很难察觉这种下降趋势;另一方面,患有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在前期症状相对明显,发作时往往会伴随着头疼、视线模糊等临床青光眼症状,尽管如此,患有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在稍微闭眼休息后眼睛也会恢复正常,因此闭角型青光眼也经常在发作后被忽略。所以,无论是得开角型青光眼还是闭角型青光眼,为了能够在最早的时间内发现自己是否患有青光眼疾病,都应该定期去做眼科检查。
3.哪一种人群更应该提高警惕?
很多疾病的引发往往都有其发病的诱因,青光眼也不例外,年龄的增长、家族的遗传都可能成为青光眼发病要素。因此我们建议40岁及以上的人群,如果还伴随青光眼家族病史的,应该提高警惕,重视全第二致盲性眼病,做到早治疗、早发现。定期去做眼科检查并不会用很多时间,40~60岁高危人群至少每3年检查1次,60岁以上高危人群至少每2年检查1次,为眼部健康保驾护航。
4.青光眼疾病可以治愈吗?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光眼病患数量也随之增长,那青光眼疾病可以完全治疗吗?如果青光眼病患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遵照医嘱积极进行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的话,还是可以治愈的。但是,也要明确一点,如果青光眼病患的眼压长时间没有下降,就证实其视神经系统已经因为受压而萎缩了,即使这个青光眼病患接受了手术治疗,但视神经也会因长时间眼压而萎缩,接受青光眼治愈手术后失去的视力也无法恢复。
5.青光眼疾病有什么治疗方法?
目前为大家推荐2种青光眼治疗方式,但请根据自己的青光眼实际症状,在遵循主治医师的基础上,积极配合医师进行治疗,控制视力长期处于稳定水平,防止青光眼疾病进一步恶化。在前文中我们提到青光眼疾病的3大类型,无论是原发性青光眼病患、继发性青光眼病患还是患有先天性青光眼疾病患者的病因都是由于房水不能正常通过Schlemm管系统排出导致的,因此,治疗青光眼疾病往往要从降低或者控制眼压开始,减少对视神经的压迫。
市面上降解眼压的眼药水种类有很多,但控制眼压的原理也有所不同,不同青光眼患病个体有着明显的各异化,因此不能自作主张脱离科学依据盲目选择市面上的降眼压眼药水,必须在青光眼主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药物选用。
手术是目前治疗青光眼疾病的最佳选择,像青光眼这样的眼科疾病,手术往往遵從“宜早不宜迟”原则,青光眼手术主要是根据青光眼病患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房角切开术、小梁切开或切除术。一般来说,开角型青光眼在接受药物治疗护理干预后应尽快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病患则在药物无法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可进行降压过滤手术。
6.患有青光眼该怎么进行日常护理?
在遵循入院宣教的前提下需要从饮食、生活习惯方面做出改变。虽然饮食对青光眼疾病的治疗并没有太大影响,但青光眼病患最好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尽量做大不碰烟酒,在喝水的时候要注意摄取量,不宜大量喝水,避免出现房水排出异常情况。生活中注意起居,保障1天正常睡眠,注意用眼习惯,青光眼病患在确诊的第一时间就要接受系统正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