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产食品工艺学》精品慕课共建共享平台的应用与思考

2018-05-09 10:56马俪珍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0期
关键词:慕课

马俪珍

摘要:慕课(MOOC)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新形式,在最近几年被广泛地认同,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本文就如何将“畜产食品工艺学”在慕课平台上更好地应用,与华南农业大学“共建共享”慕课平台的优势,慕课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更高要求,以及在慕课应用过程中带来的思考等进行了简单论述。

关键词:慕课;畜产食品工艺学;共建共享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0-0193-02

慕课(MOOC)作为新型在线课程,近年来备受国内外教育界的关注。它拓展了教学时空,促使教与学的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引发了高等教育各层次决策、管理模式的全方位裂变。对于中国高等教育来说,慕课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慕课这一世界潮流,天津农学院积极迎接挑战,努力将慕课建设融入校内教学改革,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我校2017年立项建设25门在线开放课程、23门“翻转课堂”试点课程,这将有效推动广大教师打破原有“满堂灌”教学方法,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华南农业大学蒋爱民教授主讲的“畜产食品工艺学”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教育部精品共享课程和华南农业大学精品慕课。该课程不仅重视科学性(Science),且重视学科的技术性(Technology)。蒋爱民教授本着“共建共享共同署名拥有”的原则,于2016年3月向全国开设“畜产食品工艺学”课程的学校和老师发起邀请,我有幸加入这个教学团队,先后参与了该课程的教材修订、试题库建设、PPT制作和讲课录像等工作,并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对我校14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应用“共建共享”的“畜产食品工艺学慕课平台”,进行“畜产食品工艺学”的授课过程,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谈几点在借助“慕课平台”实施教学过程中的感想。

一、利用“共建共享慕课平台”的优势

华南农业大学蒋爱民教授是国家级教学名师,在他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中,组织教师完成了“畜产食品工艺学慕课平台”,同时又组织全国高校“畜产食品工艺学”的教师共同完善教材修订、试题库建设、PPT制作和讲课录像。这样全国每位参与的教师都会精心完成分配到的任务,都会将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和知识精华渗透到教学文件中,课程录制时也会将自己的最新科研成果融入课堂讲授中。随后,蒋老师将所有老师完成的试题库和PPT等材料整合后分享给大家,又将畜产食品工艺学“幕课”及“教育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注册及详细使用方法的说明发给大家,并指导各位老师如何使用共享慕课平台,这样各位享用慕课平台的老师都可以成为华南农业大学“畜产食品工艺学”教学团队成员之一。“慕课”网络教育平台的建立让更多人享受高等学校的教育资源,其丰富的讨论功能、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讨论、预习成绩评定、课后作业提交、成绩评定等使“畜产食品工艺学”授课更加形式多样,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这种“共建共享”的方式值得在全国推崇和推广应用,能够使慕课平台建设得更精美、更细致,可操作性更强。

二、利用“慕课平台”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慕课对高等教育起到了很强的推动作用,促进了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内容的优化重组及管理方式的改进等。同时慕课使高等教育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更高,教师要将慕课的优势借鉴到自己的专业课教学中。同时,慕课也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把慕课应用到教学活动和教学改革中,需要有大量能够熟练应用慕课的教师,这些教师不仅要具有传统教学中的基本要求,而且要能够整体地把握教学内容,熟练掌握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因此,在“慕课”时代,对我们高校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做到能教、会教、愿教,在教学中要不断提升自己,练就教学的独创性和独特性。

我将“慕课”平台与“畜产食品工艺学”课堂教学相融合,能够一改传统“言传身教”的教学模式。为了能够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需要在“慕课”平台中的“互动交流”模块发布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从而推动课程进展。学生通过在线学习等不同功能模块,最终达到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在我的“畜产食品工艺学”教学过程中,在“互动交流”模块,学生踊跃提出很多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认真回答,因为这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最好环节,也是体现教师教学水平的关键。“慕课”使得教师在课堂时间更多地是用来进行答疑和探讨,教师对知识点必须熟练掌握,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前能够预测到学生的提问,及时调整自己设置的重点,帮助学生解答疑问,所以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心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三、“慕课”平台对我国高等教育引发的思考

慕课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拓展学习和高效率学习,但是任何新鲜事物都会在其发生发展中遇到一些问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并努力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

1.课程质量的保证程度。慕课引人注目,一开始很吸引学生,学生很高兴地注册了,但对于不努力学习的学生,在有老师监督下的教室里都不好好学习,在课下能自觉地去观看视频学习吗?所以某些学生在观看视频中并没有认真学习领会,为了拿到学分,只是走马观花地播放一遍。因为我要求选修本课程的全部学生上网注册“畜产食品工艺学教育部优质资源共享课程”和“畜产食品工艺学慕课”认真学习,要求每位同学“共享课程”和“慕课”网络课程学习各5次,每次网络学习10min并提出一个问题或给出一个评价或给出一个建议,2个网站学习10次共计得分20分的“平时成绩”。实施过程中我发现,有个别学生有替学、替考的现象。在学生评价方面,教师在网上发布作业和试题,学生有可能并没有认真完成,也会有互相抄袭的现象,这样会影响到课程的质量,慕课就会大打折扣了。但是这种现象毕竟是少数人,需要采取更好的防范措施。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更好地起到帮助者、组织者和引领者的作用。

2.对沉迷游戏的学生带来更大的危害。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越来越被数字信息所同化,产生越来越多的依赖,这种依赖性的发展会让人变得缺乏批判思维,不懂创新,有惰性,没有自我。同时,这种碎片化学习方式更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深度有所下降。由于互联网对许多需要经过学生探究的学习内容已提供了答案,容易使学生不经过探究而上网直接获得答案,失去了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在探索中学习的乐趣。互联网将一些实验技能制作成动画视频,虽然使学生看起来一目了然,但却使学生失去了动手操作的乐趣,互联网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便利性,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但也让学生间失去了面对面的思维交流碰撞,失去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观点的乐趣,如此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去对待互联网+,将互联网+所具有的工具性与价值性有機结合,引导学生不要沉浸于网上聊天游戏等虚拟世界。

总之,要建构学生的高级认知,课堂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平台的建设成为最关键的要素。慕课为学生提供的学习平台,其功能除了推送资源以外,还可以实现学生在线学习与课堂学习的交互学习、成果的展示和学生学业自我评价等。

参考文献:

[1]文培.挑战与变革:慕课时代的高等教育[J].理论研究,2013,(9):12-13.

[2]管思怡.基于慕课的高校教学研究综述[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4):113-119.

[3]赵爱华.关于慕课与传统高等教育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7,(1):29-31.

[4]邓宏钟.“慕课”时代的课程知识体系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3,(21):45-46.

[5]刘丽.慕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发展对策[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1(3):79-81.

[6]张瞳光,高建军,田象生.慕课背景下高校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6,16(12):18-21.

猜你喜欢
慕课
慕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
“慕课”背景下大学英语ESP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农业高校“慕课”建设研究
浅谈职业院校慕课教学模式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