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视域下高职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

2018-05-09 03:11王艳王加强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学校文化工匠精神校园文化

王艳 王加强

摘要:工匠精神是“手”“脑”“心”的三位一体。“手”是技艺精湛,“脑”是观念创造,“心”是心性转变。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必须从“校园文化”拓展到“学校文化”,学校文化的整体性和层次性是培育工匠精神的概念基础。基于学校文化概念,高职院校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应从直接教学到间接教育,从单兵作战到集团作战,从文化表层到文化核心。

关键词:工匠精神;学校文化;校园文化;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2/03C-0015-04

自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来,工匠精神受到广泛关注。“工匠精神”与“高职院校”的研究,近两年几乎是从无到有,蓬勃生长。这些研究主要探讨了工匠精神的含义,明确了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意义,并指出了培育的路径与方式,对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当然,作为新近发展的研究主题,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工匠精神内涵缺乏多维把握,对其培育路径缺少深入挖掘。本文拟在此基础上,提出工匠精神的“三位一体”结构,并在学校文化而非校园文化视域中提出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

一、“工匠精神”:三位一体的结构

培育工匠精神,先要明确其内涵。当前研究有的强调其“精益求精”的技艺,有的强调其“不断创新”的意识,但是缺乏对其内涵的多维把握。“工匠精神”是多维的,是“手”“脑”“心”的三位一体。它体现于“手”,是技艺精湛,强调精益求精;体现于“脑”,是观念创造,强调发明创造;体現于“心”,是心性转变,强调内在价值。(参见图1)

(一)技艺精湛:工匠之“手”

工匠精神是近乎偏执的完美主义,意味着技艺精湛,精益求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典型案例是日本的“职人”。如“无痛注射针头”“防松螺帽”“不会发出噪声的牙石清洗器”和“不影响口感的冷冻技术”都是“工匠之手”的体现。精益求精也是我国匠人的造诣追求。汝瓷、南京云锦、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同仁堂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无不体现了工匠精神的“精艺”。庄子的“庖丁解牛”,不仅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庖丁“目无全牛”和“游刃有余”的精湛技艺,而且指出了“技进乎道”的发展路径。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

(二)观念创造:工匠之“脑”

日常语言中,“匠”往往意味着“墨守成规”,如“匠气十足”。但是随着研究深入,人们发现,匠艺活动与创新发明间的关系日益显现。体脑分工并不意味着分离:体力劳动需要思考,脑力劳动也需要动手。木工、管道工和汽车修理工的工作环境依然变化多端,傻瓜是做不来的——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必须细致周到,灵活知变通。[1]

桑内特在《匠人》的“致谢”中提到:

我特别感谢哲学家理查德·福利。有段时间我的研究毫无进展,他问我:“你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我当时脱口而出:“制造就是思考。”[2]

观念创造的典型案例是美国工匠(tinkerer)。他们是业余爱好者(Amateurs)、自己动手者(DIYers)和发明者(Inventors)。“美国的工匠们是一群不拘一格,依靠纯粹的意志和拼搏的劲头,做出了改变世界的发明创新的人。”[3]富兰克林、华盛顿、麦克唐纳、迪恩·卡门、爱迪生、格里菲斯都是不同时代杰出工匠的代表。“任何人只要有好点子并且有时间去努力实现,就可以被称为工匠。”[4]

(三)心性转变:工匠之“心”

常识中,“匠”总与“利”相联系,似乎匠人都功利。随着社会民主化,“工匠=功利”的等式,也开始被质疑。

桑内特仔细考查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工匠后发现:“专注于实践的人未必怀着工具理性的动机。”[5]他讲过如下案例:

从木匠铺的窗户望进去,你看见里面有个老人,身边围绕着许多学徒和各种工具。那里面井井有条,椅子的零部件整整齐齐地叠在一起,新鲜刨花的味道充斥着整个房间,坐在长凳上的木匠弯着腰,正准备凿刻精美的花纹。这个铺子的生存因为马路那边的家具厂而岌岌可危。

桑内特分析,仅从功利角度考虑,如果加快工作速度,木匠可以卖出更多家具。可是,他是匠人。作为匠人,“他们努力把事情做好,而且不是为了别的原因,就是想把事情做好而已。”[6]匠艺活动的超功利之处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自成目的的,即专注、执着、不断突破自我的匠艺活动本身满足匠人个体的某种深层需要。

二、“学校文化”:培育工匠精神的概念基础

高职院校如何培育工匠精神?综上所述,工匠精神是“手”“脑”“心”三位一体的多维结构。三个维度中,最关键是“心”。因此,培育工匠精神,要从“心”开始。工匠之“心”,是价值取向,而价值取向是文化的核心。因此,育“心”的关键在于文化。当前已有不少研究者把校园文化作为工匠精神的培养途径,但是,由于缺乏对工匠精神的多维把握和“学校文化”的引入,没能揭示出工匠精神的深层培育路径。

(一)文化:做事的方式

关于文化,学界虽无统一定义,但有基本共识——“文化即人化”。文化的界定大致分为两类:“作为实体概念的文化”和“作为活动概念的文化”。

前者以泰勒为代表。他认为:“从广义的人种论的意义上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7]

后者以皮尔森为代表。他认为:“‘文化这个术语与其说是名词,不如说是动词。它……首先意指人制造工具和武器的活动,舞蹈或念咒的礼仪,以及与性爱、打猎、准备事务相关联时的各种行为模式。”[8]

不管作为实体概念还是活动概念,文化作为人化,关键是方式差异。比如,饮食,有的地方用刀叉,有的地方用筷子,有的地方用手。这就是文化差异。因此,文化是“做事的方式”。

(二)学校文化:对校园文化的超越

文化有继承性。年轻人的做事方式,往往受周围人和环境的影响。所以,高职院校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关键是建立体现工匠精神的学校文化。

为什么是“学校文化”而非“校园文化”?因为,“校园文化”作为特殊时代的产物,无法整合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也无法养成培育工匠精神的整体氛围。

我国大陆首先提出“校园文化”概念大概始于1986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的学代会。[9]虽经几十年发展,校园文化的外延仍然局限于校园物质环境和学生活动,无法包纳课程与教学、学校精神、学校制度等方面。因此,学界“主张用‘学校文化代替‘校园文化,主张从‘校园文化研究走向‘学校文化研究。”[10]

(三)学校文化:培育工匠精神的概念优势

作为组织文化的学校文化,不仅包纳范围更广,而且层次性更强。(如图2)

学校文化的最深层是默许假设。默许假设是组织成员默认的基本判断,如“学校必须适应社会”“学生都是可教的”。学校共享价值观建立在默许假设基础上为学校师生员工提供价值导向,如“研究比教学有价值”。共享行为规范是学校组织默认的规则,如“在校可以穿短袖”。象征性活动是学校文化的間接表达,主要表现为神话、英雄、仪式和典礼以及人造物品等。

首先,基于学校文化视域的高职工匠精神培育,概念更加完整。把工匠精神融入学校文化的各个层次,包括默许假设、共享价值观、共享行为规范、象征性活动。让工匠精神成为学校组织成员默认的基本判断,为师生员工提供价值导向,成为学校组织默认的规则和各种象征性活动的精神内核。

其次,基于学校文化视域的工匠精神培育,途径更加广泛。从已备受关注的校园物质文化、学生活动、教学内容,拓展到学校的整体,如学校管理、课程与教学、组织与制度、物质环境等。

最后,基于学校文化视域的工匠精神培育,层次更加深入。把工匠精神拓展到学校管理、组织等各个方面的同时,更加注重深入其文化层面,如在课堂教学中培育工匠精神,不仅要增加课程内容,而且要打造体现工匠精神的课堂文化、教学文化。总之,营造培育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必须不断深入学校文化内部,找到学校文化之“根”,才更有效果。

三、培育工匠精神的学校文化建设

基于学校文化概念,高职院校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应从直接教学到间接教育,从单兵作战到集团作战,从文化表层到文化核心。

(一)从直接教学到间接教育

杜威指出:“直接道德教学的影响,充其量说,比较地在数量上是少的,在影响上是微弱的。”[11]培育工匠精神,也应该从直接教学拓展到间接教育。

所谓间接教育,就是教学活动的“以文化人”。具体而言,培育工匠精神,就要把工匠精神作为教学方式。高职院校教师应该有“为把教学做好而做好教学”的“工匠之心”,有“教学即研究”的“工匠之脑”,有“教学技艺精益求精”的“工匠之手”。因为,承担培养“大国工匠”重任的高职院校教师更要以身作则,践行工匠精神。

(二)从单兵作战到集团作战

学校文化是由物质文化、管理文化、课程教学文化、科研文化等多方面构成的整体文化。因此,工匠精神应融入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框架,培育工匠精神也必须从课堂教学的单兵作战发展到集团作战。

例如,学校管理文化必须树立服务意识,学校管理者必须树立学生和教师是学校主体的意识,从管理制度的制定到执行落实,从管理过程的监控到管理结果的评价,都要做到规范化、精细化,体现工匠精神。

(三)从文化表层到文化核心

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不仅要体现在学校管理、教学等文化表层,还要深入到高职院校的文化核心,与办学理念相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学院(校)精神。

高职院校是面向社会,为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岗位培养实用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机构。技艺精湛、富于创造、执着坚守的工匠品质是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可是,少数高职院校仍然秉持“高职生是普通高校淘汰生”的默许假设。这与培育高职生的工匠精神格格不入。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修正自身的“默许假设”,进而形成积极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象征性活动。

参考文献:

[1]克劳福德.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工作哲学:让工匠精神回归[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2][4][5][6]理查德·桑内特.匠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

[3]亚力克·福奇.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7]泰勒.原始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8]C·A·冯·皮尔森.文化战略:对我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今天正在发生的变化所持的一种观点[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9][10]赵中建.学校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1]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王新国

猜你喜欢
学校文化工匠精神校园文化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情境对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教学研究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多元教育”视阈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探索
提高大学生学校认同感的策略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