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勇
摘要:从发展和壮大农机合作组织,使其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加强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提升农机推广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扩大服务对象的技术培训等方面进行探讨,对做好新时期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农机新技术;推广;探讨
中图分类号:F3243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8.04.013
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机补贴政策的大力推广,我国农业现代化获得了长足发展。最近几年,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迅猛,全程机械化在某些地区已经实现。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稳固增长,农业部门加大了对农机、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由于农机新技术的大力推广,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但是,农机推广工作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而是一项复杂且繁琐的工作,很多事情做起来都比较困难,因为一项新的技术的推广,从发生、发展到人们逐步接受,都需要一个较慢的过程,会有原有观念的不断转变,只要看到了经济效益,老百姓才能放弃以前的耕作模式,完全体会新技术带来的效益。现如今,每一项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都会出现各种问题及带来的许多困难。作为农机推广工作者,一定要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和研究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措施。本人通过对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探讨,总结农机推广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意见。
1不断发展和完善各类农机组织,使其发挥最大经济效益
各类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以及农场主,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村经济由分散经营种植向合作社及种植大户等转包经营模式转化,而这些合作组织及农机大户或农场主,他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具有带头和号召的作用。各种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都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工作过程。各类农机组织他们拥有大量的土地和作业机具,对农业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对新技术充满好奇,容易接受。在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中,如果依托各类农机组织,在他们的带头下,很容易被普通百姓接受。因此,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各类农机组织,使其发挥最大经济效益。既能容易做好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又能创造出新的经济效益。
2加强农机新技术推广的信息化建设
现代农业需要先进的农机装备,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必须依托农业机械化。而农机推广的信息化则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环节,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在农机化作业中显得尤为重要。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在农机化发展和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因此, 要抓住农机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做好农机新技术推广的信息化建设。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农民、 机手和农机专业合作社, 农机生产和经销企业,社会公众对农机相关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 但农机新技术推广信息仍与农机化的快速发展、 现代农业发展步伐逐渐加快的要求没有完全适应。要做好农机新技术的信息化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1)不断完善农机推广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部分地区对农机推广投入的资金较少,对推广工作的网络建设缺乏系统性,导致网站建设滞后, 服务功能单一。 (2)提高对农机新技术信息化工作重视度。部分地区对农机推广新技术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并没有把相关工作列入重要日程。(3)加强农机推广新技术信息化工作队伍建设。 目前,由于缺少高素质信息化技术人才,影响了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应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和人员的培养。
3做好农机推广的技术培训,提升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的整体素质
提高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的整体素质,应加强对现有的农机推广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可通过采取外地参观交流、选派优秀推广人员参加各级农机推广部门培训等方式,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建立推广人员培训手册,加强基层农机技术推广机构人员知识更新速度,加强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有效提升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综合服务能力。
4面对面向农民传授农机新技术
只有广大农民真正认识到农机新技术的实用性及经济性,他们才会愿意接受。可以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或开展农业知识大讲堂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机化技术培训,采用“集中办班+现场实训”的方式进行技术培训。“集中办班+现場实训”在培训中既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注重实际操作能力,首先集中到教室通过多媒体课件、培训教材学习理论知识,再集中到项目示范基地,在现场学员可以观摩机具操作过程,还可以亲自操作,把课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充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让学员熟悉技术、熟练技术。
总之,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既要讲究方法,提升推广人员的综合能力,加强对服务农民的专项培训,使新技术能够被广大农民朋友接受;同时,也要讲究推广方式,依托农机合作经营组织、农机大户及家庭农场主的带头示范作用,带领广大农民逐渐接受农机新技术带来的效益。这个过程需要工作人员有能力、有信心把服务工作做好做细,加速全程农机化的早日实现。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