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莹莹 孙璇 吴双倩
摘 要:老年最为生命中重要的一个阶段,从生命教育的视角出发,研究老年阶段的临终关怀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价值。本文在调查老年人临终关怀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生命教育;老年人;临终关怀
老年最为生命中重要的一个阶段,从生命教育的视角出发,研究老年阶段的临终关怀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价值。本文设计《生命教育视角下临终关怀调查问卷》,对宁波市1332名市民进行临终关怀调查。本次调查随机发放老年人问卷461分,成人问卷500份,在校大学生371份,问卷回收有效率100%,受访的人群较分散,数据参考价值强。
一、临终关怀现状分析
(一)老年人临终关怀意愿
1.老人临终关怀认知度低
调查显示,77.6%的老人没有听说过临终关怀,老年人临终关怀知晓度较低,进而导致临终关怀更对使用在专业人员学术研究范围。
2.绝大多数的老人都愿意接受临终关怀服务
数据显示,77.9%的老人愿意接受临终关怀的相关服务,可见老人在心理上其实是肯定这项服务的存在的,他们在潜意识中也能意识到临终关怀服务所能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和慰藉,所以愿意选择去接受这种服务。
3.社区式临终关怀模式最受欢迎
从调查结果来看,老人在无法行动自如时,倾向于选择社区式临终关怀模式,占51.2%。社区式的临终关怀模式能给老人带来安全感和舒适感,政府应把临终关怀模式的开发重点放在社区临终关怀模式上。
(二)成年人临终关怀认识情况
1.对临终关怀知之甚少
当问及“您是否知道临终关怀”时,被调查者的选项是:①很了解(占5.4%);②我听说过,但我不知道什么是“临终关怀”(占37.6%);③有过亲身经历(占26.8%);④我从来都不知道(占30.2%)。成年人对临终关怀也知之甚少。
2.对临终关怀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信任度较高
调查显示,71%的被调查者表示能够信任临终关怀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仅29%的被调查者对临终关怀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持有怀疑态度。
3.希望临终关怀费用多方承担
调查显示,8.8%的被调查者愿意自己承担临终关怀的费用,29%的被调查者表示希望政府能够承担这笔费用;25.2%的被调查者认为应由专门的社会福利机构承担着费用,37%的被调查者则希望是由多方综合承担。
(三)大学生临终关怀志愿服务情况
1.大学生学习临终关怀知识的觉悟性较高
调查显示,75.47%的被调查对象选择有必要学习一些临终关怀的知识和常识;10.24%的选择没必要学习;14.29%的选择不知道有没有用。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还是很热爱并想要学习一些临终关怀的知识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2.大学生临终关怀参与较少
据调查,只有12.67%的同学参与过临终关怀,而87.33%的同学都没有参与过,这是由于我国对于临终关怀的宣传不足,加之临终关怀的相关机构少,同学们基本上没有参加过于临终关怀相关志愿活动。
3.大学生志愿积极性高
调查表明,选择非常愿意做一名临终关怀志愿者的大学生所占比例为20.49%;选择愿意做一名临终关怀志愿者的所占比例为42.59%;选择不确定要不要做志愿者的占30.46%;选择不愿意做志愿者的占4.58%;选择非常不愿意做的占1.89%。可见,大学生大都是有爱心的,所以有人的地方就有情,有爱的地方才是家,温暖无处不在。
二、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方面
1.加强临终关怀宣传,建立社区式临终关怀机构
调查发现市民对于临终关怀认知度低,政府应通过网络、宣传栏、电视台、名家讲堂等平台和载体,加强临终关怀宣传。政府还应积极建立社区式临终关怀机构,让老年人身处熟悉的环境,享受家人的陪伴,同时又能享受专业的医疗服务,有助于解决临终关怀医院和家庭式临终关怀存在的专业服务和天伦之乐分割的问题。
2.鼓励引导支持私营企业参与
要鼓励引导支持民间资本进入临终关怀领域。民营企业的加入能给该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不仅能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还能拉动经济增长。政府应该鼓励私人资本加入临终关怀项目,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鼓励慈善机构的建立,建立有效的管理组织,形成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学校方面
1.开展生命教育课程,加强临终关怀教育
受儒家不知生、焉知死的生死观念的影响,当前我国对于生命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生命教育相关课程开设不足,故此,学校应开展生命教育,普及临终关怀教育。通过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同时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加强临终关怀教育,普及临终关怀知识,提高人民群众对临终关怀的认知。
2.加强校、院合作,开展临终关怀志愿者活动
学校应加强与临终关怀相关机构开展合作,建立常态化志愿服务机制,通过校、院合作让学生有机会参加临终关怀服务,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死观、临终关怀的实践教育,也能有效解决临终关怀机构人员不足的问题,实现学校和临终关怀机构双合作,学校、学生、临终关怀机构、老年人多方共贏。
(三)公众方面
1.公众应提高对临终关怀的认知和了解
不仅仅是医护人员需要了解临终关怀服务,公众也需要认识了解临终关怀,只有知道了临终关怀是尊重生命,让生命有尊严的离去的意义,是对大家,对整个人类有好处的事,才能让公众从心里逐渐接受并实行临终关怀。
2.公众要尝试接受生与死,接受临终关怀服务
当前,我国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由于广大公众的不了解从而形成的不理解临终关怀行为[2]。因而,政府、学校和各个福利机构需要努力发扬临终关怀服务,同时,公众也要努力改变自身固守的观念,充分认识了解生死观,尝试接受生与死,只有这样,经过时间的推移,临终关怀这项服务才能推广,造福公众。
参考文献:
[1]孙璇,周莹莹.大学生对临终关怀的认知和志愿服务情况调查分析[J].才智,2017(20):39-40.
[3]吴双倩,周莹莹.“临终关怀”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7(20):240.
作者简介:周莹莹(1976—),女,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创新管理。
孙璇(1995—),女,学生。
吴双倩(1994—),女,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