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 对症下药

2018-05-08 17:28李宵岚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琵鹭丹顶鹤学习态度

李宵岚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作业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既可以帮助老师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帮助孩子巩固已学知识,做到查漏补缺。然而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有所不同,学习能力也存在差异。如果语文作业只是一味机械地重复抄写一些基础字词,那么只照顾到了后进生,但是对于学习能力突出的那部分学生來说就显得枯燥无味;如果过分强调能力拓展,进行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则会让后进生感到吃力,进而降低自信,甚至对学习失去兴趣。

因此,进行语文的分层作业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体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作业作为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更应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布置的分层作业要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动机,让学生能够主动去思考和实践。

(二)从实际出发

首先,作业应该基于教材本身,因为基本技能与基础知识是决定学生能否学好的基础,一切抛开基础知识的练习都是无意义的。要是忽视基础知识而凭空设计一些深层次、高难度的拓展练习,孩子的学习就犹如空中楼阁摇摇欲坠,甚至影响今后的语文学习。

其次,分层作业的设计必须对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了解每一名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将学生逐一归类,再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出作业方案。比如,可以将学生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学习能力强、接受能力好,且学习态度优秀的;第二类是学习能力一般、接受能力差,但学习态度优秀的;第三类是学习能力强、接受能力好,但学习态度懒散的;第四类是学习能力一般、接受能力差,且学习态度懒散的。针对这四种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基础+拓展”的作业,设置不同数量和不同难易程度的作业,由此巩固第一类学生的学习成果、转化第二类和第三类学生向第一类发展、夯实第四类学生的基础,以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

二、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策略

(一)多种作业形式,学生自主选择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想要让孩子做好一件事,兴趣是最大的内驱力。因此,低年级语文教师进行分层作业设计时应当充分关注孩子的兴趣,将作业形式变得多样、趣味。例如,在教学《美丽的丹顶鹤》与《我叫黑脸琵鹭》这两篇课文时,我布置了如下作业:

1.分别抄写课文中描写丹顶鹤和黑脸琵鹭外形的句子,并读一读;

2.摘抄课文中让你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试着背一背;

3.给丹顶鹤和黑脸琵鹭制作一张名片,分别介绍它们的外形和习性;

4.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丹顶鹤和黑脸琵鹭;

5.你来扮演丹顶鹤或者黑脸琵鹭,用第一人称介绍一下自己;

6.学习两篇课文描写动物的方式,写一写你喜欢的动物。

这一课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中,有基础的字词抄写和读背课文,也有灵活多变的画、演、做、说,力求让每个学生在选择作业和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真正有所收获。

(二)控制难易程度,尊重个体差异

首先,作业要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进行分层作业的设计时,既要考虑到“尖子生”对于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的需求,又要照顾到“后进生”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的需要,要做到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难易程度合适的作业,让学生体会到思考带来的快乐,才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真正发挥分层作业的优势。

其次,在题量上也要有一定的控制。对于学习能力强、思维能力突出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题量,从而刺激他们产生“头脑风暴”,让作业对学习产生正向促进作用;而对于那些反应比较慢、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则应当适当地减少题量,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帮助他们得到成就感,同时也保证了作业完成的质量。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分层作业设计时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和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设计多种形式、不同难易程度的作业供孩子自由选择,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让作业对孩子学习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思贤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琵鹭丹顶鹤学习态度
黑脸琵鹭的魔法(上)
2019第三届深圳“琵鹭杯”公共艺术优秀作品展入选作品
琵鹭:鸟类世界里的“漫画”者
丹顶鹤
丹顶鹤受伤,3D打印来帮忙
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调研
它们如此眷恋着湿地 丹顶鹤与白枕鹤: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