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关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教材的载体作用,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深处,为学生感知文本、历练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苏教版四上《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课文为了展现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揭示李时珍坚持不懈的高贵品质,着力描写了他与徒弟庞宪一天的工作经历。针对这篇课文的描写方法,教师就需要将学生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表达的细节之中,感受作者严谨规范的创作思维。因此,教师即将文本细读能力的培养作为本篇课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很多记人叙事类文本,作者在构思中并不仅仅关注事件的发展和人物的表现,常常会将人和事相关的维度凸显出来,环境描写就成为了很多作者的必然选择。一般来说,记人叙事类文本中的环境描写绝不是空穴来风,都蕴藏着作者独特的创作用意。教师就需要引领学生通过文本细读,感知环境特质与文本内容的有机联系,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
如在初读感知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将学生的关注力聚焦在课文中的环境描写,并相机出示如下语段:①眼看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②原来这是一座破败的古寺……③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④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教师组织学生细致阅读,并深入思考这些环境描写在课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学生认识到第一句点明时间,推进了情节的发展;第二句借助对寺庙破败环境的描写,从侧面展现了人物精神的可贵;第三、四两句,不仅点明了时间,更渲染了一种氛围,对展现人物的精神品质也起到了较好的表达效果。
这一案例中,教师正是抓住了课文中的环境描写,在联系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感知了环境描写的表达作用,洞察了作者如此描写的真正用意,将文本细读能力的训练落到了实处。
写人记事绝不能脱离人物的细节描写,阅读这类文本自然也就不能脱离对这些细节的关注。因此,对学生文本细读能力的培养,就必须要让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学会揣摩人物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如这篇课文中李时珍与庞宪对话时的语言,就值得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深入品析:“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教师让学生在品读中寻找这句话中存在的一个矛盾点:即课文中“苦多了”与“吃点苦”之间形成的落差。在主人公的心目中,言語之中所说的“苦”究竟是多是少呢?学生在对比中发现:李时珍整天奔波,还需要在破庙里过夜,辛苦程度自不必说;而从其从事的事业来看,如果《本草纲目》就此完成,可以更好地为百姓服务,与巨大的价值和成就相比,这些苦自然也就算不得什么了。李时珍对话中这一看似矛盾的价值点,却正是学生窥探李时珍可贵品质的重要契机。教师引领学生在阅读中探寻,在探寻中品析,在品析中对比,深入感受到人物蕴藏在这一对话过程中丰富的价值意蕴,引领学生通过细致阅读文本,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人物动作代表其内在意识的认知倾向。有着怎样的个性和体验,就会有怎样的动作。这就决定了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必须要聚焦人物的动作。
教学这篇课文中“破庙记录”一部分时,教师就引导学生在文本细读时充分关注李时珍的动作,并将相关语言圈画出来:1.庞宪从行囊里……边忆边写;2李时珍拿过药包,……怎样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对比两句人物的动作描写,学生在文本细读中发现,第一句中的“拿出”“搬来”“摊开”等词语显示出李时珍动作的熟练。正所谓熟能生巧,这些娴熟的动作之后,其实就是人物长期操作的结果。由此,也不难看出晚上进行工作是李时珍常做的事情,而不是今天才做的。第二句中的“端详”“扯下”“嚼嚼”等动作是为了区别形态较为相似的两种不同草药。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补充拓展关于李时珍的资料,让学生了解李时珍甚至不顾生命危险亲口品尝,从而顺势揭示李时珍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明确的告知,而是将广阔的阅读品味空间完全留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品味的过程中丰富了细读、品鉴的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
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正是紧扣文本中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将思维的关注点从动作的表层不断向其深处迈进,让学生感知到人物这些动作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和品质,从而为学生内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阅读教学中历练学生文本细读能力是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范畴。教师需要以教材为载体,从不同的维度展开细读,穿越文本语言表面的樊篱,探寻文本细节中所蕴藏的丰富价值,深化对文本内蕴的深切体悟。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曲塘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