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静红
摘 要:本文以档案馆数字化建设的安全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此希望对我国各地档案馆数字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档案馆;数字化建设;关键问题;解决对策
1引言
数字化发展至今,其研究领域和应用领域已经由传统的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延伸到了更多的学科领域,比如档案馆的数字化建设、医院数字化建设、教室校园数字化建设等。档案馆的数字化建设,已成为了我国各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发展趋势,它不仅实现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多元化利用与多途径保护,而且也为档案信息的有效共享与利用奠定了重要的资源基础。
2档案馆数字化建设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档案信息数据库的质量参差不齐
现今因为地方经济水平的不一致,因此不同档案馆的数字化质量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一般地,档案信息数据库包含档案文件管理系统、数字目录管理系统及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等。其中数字文件管理系统指的是对数字化的信息文件进行存储、传递和分析的信息系统,其包含系统服务器终端、存储通信装置、数字文件及发送验证单元。在数字文件及发送通信单元,包括利用系统服务器端及电子服务器通信端来发送文件,而在通信端则将数据文件进行存储并将数字指纹保存在数字服务器端。数字目录管理系统指的是对档案馆内的数据资源进行有序整理,并将其目录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起来存储到数字目录管理系统中,以便读者对数据信息进行检索查询,其是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基础工作。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是档案信息数据库的核心,包含档案的日常管理、采集及查阅功能。其中数字档案采集系统主要是对已有的纸质材料进行数字化的采集处理,在档案采集系统中提供了档案目录编辑、档案信息编辑、数据档案信息采集、数字信息审核等功能。
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许多档案馆数字化并没有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信息通信技术来实现pc端和客户端的多人同时操作,进而使档案馆具有多种档案数据信息的采集整理能力。
2.2 建立档案信息传输的数字化平台尚未完善
建立档案信息传输的数字化平台,可以实现对档案信息的大规模传输。在远程通讯技术大规模应用的今天,档案信息的传递可以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文本进行传输。以往的档案信息传输主要利用人力进行数据信息的传输,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物理空间的改变来传输数据的。而在档案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对传输过程建立数字化平台,在数字平台必须建立一定的数据传输规范和标准,以便档案馆数据库系统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数据信息。
2.3 档案信息的安全问题
在档案数字化的过程之中,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原因有这样几点:首先是档案数字化依赖的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及互联网,互联网数据虚拟空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操作简单,但是因为传输的虚拟化,使得档案信息在数字化过程中存在着不稳定因素,比如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与安全性难以得到保证;其次是档案数字化的信息输入与输出依赖于数据操作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但在数据同步方面仍存在缺陷,因此对数据的读入读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档案数字化安全问题涉及档案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方面及档案数字化信息输入输出问题。
造成档案数字化安全问题的因素分为人为因素与非人为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分为技术因素、管理因素及操作因素,非人为因素分为自然灾害、政策环境等因素。在人为操作方面,可能会因为操作的不正确而引起档案信息的缺失或者毁坏,威胁到档案数字化的建设。人为操作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蓄意的操作错误,另一类是疏忽引起的操作失误。
2.4 档案馆公共服务不够专业化
档案馆公共服务的专业性体现在服务内容与服务意识上。首先是服务内容,即档案馆的馆藏资源是否满足公众的需求。但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档案馆起到的是图书保管员的作用,档案信息多数是一些公务档案,涉及民众切身利益的档案资源比较少,因此这对于档案信息的优化是不利的。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原有的馆藏资源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数字档案馆的信息资源没有更新。
3 加强档案馆数字化建设的建议
3.1 建立健全数据库质量控制体系
从数据角度分析,建立档案馆数据库的质量控制体系应从属性、属性关系及属性值这三方面着手;从数据库角度分析,对于软件产品控制及数据库构建标准体系的把握是构建数据库质量体系的关键。在数据库质量体系的建设中包含数据质量评价、数据库性能及数据库的效益等内容。数据库中的信息质量是数据库质量控制体系的关键,因此在对数据库进行质量控制时应根据档案馆的实际情况对数据质量进行标准化和完整性的处理。
3.2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联合建库
档案馆因其公有性质,所以档案馆资源具有共享性。实现档案馆数字化建设中的信息资源共享可以从理论建设、管理机制及研发共享技术这三方面入手。
首先,是丰富档案馆信息资源的共享理论建设,对于档案馆的信息共享资源理论的背景、来源、实现机制及保障机制进行对应研究,注重信息资源共享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其次,重视档案馆信息共享的管理机制及档案资源整合管理。在目前的档案馆信息共享机制上,存在着不同资源不能共享、共享权限的限制、共享资源及数据范围的限制等缺陷,因此需要档案机构对现有的档案共享机制进行改善。
3.3 加强数据库安全体系建设
在档案馆数字化的建设中,加强数据库的安全体系建设可以从管理策略、管理方式及技术这三个方面来考虑。其中数据库安全策略指的是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及操作标准等;管理指的是操作安全管理、数据库业务流程管理及数据库产品服务安全管理;技术指的是信息加密、数据存储安全及入侵检测技术等。
数据库安全策略指的是对数据库应用安全的规章制度,档案馆数字化的数据库安全保护过程中,除了制定相应的数据库安全策略外,还应该严厉打击有损数据库安全的行为,不断健全现有的法律法规,保证数据库安全体系的建设。
3.4 提升档案馆的公共服务水平
针对当前各地档案馆在数字化建设进程中,普遍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的现状,应着重从强化档案网络服务与加强档案检索体系建设这两方面入手,以全面提升档案馆的公共服务水平与服务效率。
一是强化档案网络服务。长期以来,各地档案馆的档案服务方式,主要是以人工借阅服务为主,用户必须亲自到档案馆中才能进行档案信息的查阅或咨询服务。二是加强档案检索体系的建设。在档案馆数字化建设中,还应着重加强对馆藏资源检索体系的建设,通过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各种用户都能通过简明、快捷的检索工具,以迅速查找到自身所需求的档案信息。
4 结束语
档案馆的数字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且技术性很强的工程,并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到档案馆在数字化建设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并通过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才能更好的保证档案馆数字化建设的质量。受限于时间与自身专业水平的不足,本论文仅仅对档案馆数字化建设中所存在的部分关键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尚有许多内容没有作进一步的研究。笔者希望通过以后继续的学习与努力,在未来能对本论文继续加以补充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邓君.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保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2):28-33
[2] 刘旭光,刘蔚.浅谈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J].档案学通讯,2013(6):82-85
[3] 赵红颖,王萍.图书档案数字化融合服务研究论纲[J].图书情报工作,2013,12: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