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有荣
“点题”的“点”是“点化”之意,“题”是“题旨”之意。记叙文中的“点题”,最主要的目的就在于:在记人叙事水到渠成之时,升华情感,深化主旨。记叙文中的“点题”有三种主要形式:一是人物对白,二是作者旁白,三是道具(如日记、短信、博客等)呈现。“点题”不失为为记叙文写作增分添彩的妙招,但真正要“点”得精妙出彩,还必须注意以下“三宜”“三忌”:
一、宜草根开口,忌高人聒噪。
有些同学在“点题”时,自觉是“高人”,总是嫌作品中的人物太“草根”,激情缺失,心智愚钝,思想苍白,于是路见“草根”一声吼,不该开口也开口:“就此打住,且听我给你指点迷津。”
也有些同学,自觉此举有点太喧宾夺主了,于是耍起了小聪明——让“代言人”发声。何谓“代言人”?就是作者凭空虚拟的一个高人,其作用是在记叙文中及时出场,来替作者发声。其经典造型有二:一是武侠版的仙风道骨的老者,二是文化版的穷经皓首的圣哲。一开口,不是真谛,就是哲理,让你霎时灵魂出窍,肃然起敬。
殊不知,我们都是生活在大千世界的一介“草根”,虽然身份卑微,但对生活、人生、社会的感悟并不卑下。在“点题”时,草根开口,虽然还有点土气,没有高人聒噪那样“高大上”,但这“气”是日常生活的烟火气,它带着生活的气息,有着生活的况味。
在记叙文《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中,一位来自大瑶山贫困农村的父亲是这样教育自己进城读书的孩子的:“孩子,你不要和人家攀比,一个人活的是志气。记住,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这句话虽然出自“草根”之口,比较粗糙,但是话糙理不糙,它带着“硬汉”的血性和“不向命运低头”的刚性,它比任何高人的聒噪更接地气,更触及生活的深层底蕴。
二、宜虚实结合,忌无根无蔓。
有些同学在“点题”时,喜欢玩心跳和无厘头。“点题”之语,来之无影,觅之无踪,无根无蔓,让人抓不着,挠不着。这样的“点题”之语,无论有多精妙,都只会给人穿靴戴帽之感。
那么,“点题”之语应该从何而来呢?应从记叙文所叙之事而来,应缘“事”而生“理”。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个“洞明”“练达”的过程,就是“点题”之语生成的过程。你的“点题”之语只有先入乎事中,再出乎事外,才能虚实结合,言近旨远。
记叙文在“点题”时,“无根无蔓”就会有“贴标签”之嫌,“虚实结合”方显“事”“理”交融、妙化无痕之妙。
记叙文《烂香蕉的滋味》讲述的是一个感人肺腑的亲情故事,母亲每次到学校看望女儿,都要带一大串香蕉为“女儿”加强营养,最后一次送香蕉正值复习迎考,“女儿”一头扎进忙乱的考前复习之中,早已把那串母亲送来的香蕉置之脑后。待到考试结束,整理东西时,突然发现母亲送来的那串香蕉大多已经烂了。在宿舍里,母女俩进行了下面一场精彩对白:
我掰开香蕉,咬了一口,仍是甜的,再咬一口,还是甜的,于是我坐下來慢慢地吃完了所有的香蕉。我觉得它和新鲜的香蕉一样的香甜,甚至比新鲜的更好吃,因为它少了那股进口时的苦涩。我抬起泪眼,问母亲:“妈妈,为什么烂香蕉却这样可口?”母亲轻声说道:“其实,烂了的滋味是一种成熟的滋味。”
女儿遗忘的难道仅仅是几只香蕉?不,那是一颗被遗忘的爱子之心。女儿咀嚼的难道仅仅是香蕉的滋味?不,那是母爱的香甜。成熟的难道仅仅是香蕉?不,那是女儿在母亲的爱河中一天天地成熟起来,真正理解并接受了一颗母亲的心——那颗质朴而又浓烈的爱子之心。上文中,何为“实”?“(吃)香蕉”为实。何为“虚”? “(品)母爱”为“虚”。画线句的妙点,虚实结合,既言事,又明理,故而意味深长,余韵袅袅。
三、宜一语点睛,忌长篇大论。
记叙文的“点题”,有人称之为“画龙点睛”。既然是“点睛”,就应该有“一点即飞”之功力。你如果在“点睛”时婆婆妈妈,颠三倒四,就不是在“点”“龙之睛”了,而是在“描”“熊猫眼”了。
在记叙文写作中,事理是通过记人叙事来昭示的,而不是通过“点题”之句来诠释和论证的。如果“点题”之句唠唠叨叨、长篇大论地说教,就会使文章沦为叙事像记叙文,而明理却像议论文的“四不像”作文。
记叙文的“点睛”之笔,应该惜墨如金,点到为止。为此,我们广大学生应悉心品读生活这本大书,既要品出生活的万千滋味,更要读透其中的人情事理。只有这样,我们在“点题”时才能一语点醒文中人、一语化开事中理。
在记叙文《圣诞书签》中,一个学习资料推销商在圣诞节到各教室送了一叠书签,但只够两人一张,班里一个活跃分子自告奋勇地拿起来在每张课桌上发了一张,“我”先下手为强,抢到手中,真是爱不释手。不善言辞的同桌想瞧一眼,被“我”一句话呛了回去,但随后“我”便懊悔起来,于是有了下面的一幕:
我感觉自己气度尽失。礼让何在?同桌之情何在?我忙撕下一张纸工整地写道:“圣诞快乐!”附在书签上一起送至同桌面前。他先是一愣,接着开心地笑了,我也笑了,感觉自己仿佛也成了一位圣诞老人。
文末的这句“感觉自己仿佛也成了一位圣诞老人”,虽然只有区区十五个字,却将本文的主旨从个人喜好升华为同桌深情,将“受惠者”升华为“施爱者”。卒章显志,虽则一句,但胜却万语千言,无尽之意,尽含其中。
上述“三宜”旨在引导,“三忌”意在警示。我们坚信:你的点题功力不断提升之日,就是记叙文渐入佳境之时。
底 气
赵明宇
山连山,山套山,过了这山是那山。他坐在山上,向远处望,红彤彤的落日正融进层层叠叠的大山。
他十三岁了,还没有走出过大山。羊咩咩叫,他把一根草折断,噙在嘴里又吐出来,仰着小脑袋问奶奶:“大山外面是什么?”
奶奶微笑着,扬起胳膊向身后指了一下说:“山那边有一座城市,叫邯郸。”
“比涉县城还大吗?”他跟着奶奶买药,去过涉县城。涉县城也被大山包裹着,只是人多一些,车多一些,有高高的楼房。
“邯郸城建在大平原上,路是平的,街道是直的,人多,楼也高。”奶奶抚摸着他的小脑袋说。
“多高?能高到云彩里?”
奶奶点点头,说:“车也多,像赶集一样。”
“是吗?我啥时候能去邯郸啊?”他目不转睛地看着奶奶。
奶奶一阵咳嗽,说:“等有钱了,让你去邯郸。”
一说钱,他的目光就黯淡了。每天放学回家放羊,卖了羊,把钱换成油盐酱醋,换成奶奶吃的药。
夏天到了,他不怕蚊子叮咬,晚上到小树林里去摸知了猴。一个知了猴二分钱,一个夏天,他积攒了十块钱,变成了学费。
十六岁那年,他还没有去邯郸的路费,却有了一次去邯郸的机会。村里的拖拉机要去市里送山货,几个汉子嚷着搭车去看看邯郸城。他说他也要去邯郸城,看看拥挤的人,看看赶集一样的汽车,看看云彩眼里的楼房。
临行前,奶奶咳嗽着从腰里掏出来皱巴巴的两块钱,塞到他手里,说:“拿着。”
他说:“我看看邯郸城就回来,不花钱。”
奶奶深情地望着他说:“口袋里面有钱,心里有底气①。”
底气?他第一次聽说“底气”这个词。
坐了三个小时的车,他终于走出了大山,来到邯郸。没有了山的遮掩,眼前是高耸入云的大楼,宽阔的大道上奔跑着川流不息的车辆,汽笛声像一曲音乐。大街上摩肩接踵的人流,操着各种新奇的口音,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在他面前打开一扇多彩的窗棂,一个新奇的世界。
天快黑了,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和村里的几个汉子坐在拖拉机上,他目光还留恋着这座城市。尽管饿着肚子,但邯郸城的一幕幕还在他的脑海里回放。
深更半夜才到家,奶奶在等他。他兴奋地跟奶奶说:“奶奶,城市真好。”
奶奶拨亮油灯,端出他最爱吃的玉茭面窝头说:“好好学习,以后到邯郸市上学,去上班。”
他点点头,把手里攥着的两块钱交给奶奶。两块钱湿湿的,被他的汗水浸的。奶奶说:“傻孩子,你怎么没买点吃的?”
“奶奶,我不饿。”他甜甜地笑着。
“这钱,你一直用手拿着?”
“嗯。怕丢了,一直拿着。手里有钱,我就不怕,你不是说手里有钱,心里才有底气?我知道什么是底气了。”
“你手里有钱,心里有底气,将来还要有学问,有了学问就会更有底气②。”奶奶把他揽在怀里,拍着他的肩膀说。
那一夜,他是笑着入睡的。
多年后,他坐在邯郸市某局局长办公室里,常常想起奶奶给他的两块钱。奶奶已经作古多年了,他始终忘不掉那一幕。我采访他的时候,他告诉我:“现在,为老百姓办实事是我的底气③。”
他说这话的时候,推开窗户,深情地望着眼前鳞次栉比的楼宇。
【赏析】
本文点题的功力闪现于三个方面:一是草根开口。文中的奶奶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山里人,所以她熟知这一方水土和这一方人;同时,她已有一大把年纪,走过的桥比“我”走过的路多,吃过的盐比“我”吃过的饭多,所以她看得透、说得清“底气”这个理。二是虚实结合。奶奶能说出“口袋里面有钱,心里有底气”这一生活之理,是因为她阅人、阅事无数;而“我”能领会此理,是因为“我”亲身经历了手里攥着钱去看邯郸城的过程。此处的“底气”为实写,指向“钱”;而下文点题句②③中的“底气”则为虚写,分别指向本领和思想。实写处既有谆谆教诲,也有真切体会,是为“言近”;虚写处既有深刻领悟,也有躬身践行,是为“旨远”。三是一语点睛。奶奶的这句话是从生活中“淘”出来的,更是岁月“磨”出来的,故而能大道至简,让“我”铭记终生。“我”也从这芸芸众生的立身处世之道中感悟出了人民公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之道。言于当言时,拿捏有度;止于当止处,余味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