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言
2018年的寒潮BOSS真够猛!千军万马、势如破竹、摧枯拉朽、长驱直入,锁喉渤海,南下之深,史上罕见,近30多年来只有1991年寒潮可与之匹敌。各路冷空气大战三百回合,各地群众莫名其妙吃到一波湿冷攻击,连战力超强、雾霾也不能令其却步的广场舞大妈,都不得不避锋芒转战地下车库,可见此次物理攻击叠加魔法攻击的世纪潮威力惊人。
我国人民面对极寒天气,历来北方靠貂,南方靠膘,除了拼装备,还要拼属性。但你可曾想过,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在寒夜里四季如春的?半坡先民用火塘,未央宫椒房殿以花椒做保温层,白居易红泥小火炉当暖宝,黄庭坚用汤婆子夜夜睡到天明,能靠装备解决的事都不叫事。
如果御寒不靠装备,还能靠什么?那些生活在极寒地带的人类又是以怎样的意志力度过漫漫长冬的呢?
北极圈穿过挪威、瑞典、芬兰、冰岛,北欧先民只能在惊滔骇浪中以渔猎和海盗为生,他们把对严寒气候发自内心的恐惧,幻化成毁灭世界的力量,创造出北欧神话体系来对抗生活,带着对海神爱恨交加的感情书写维京人狂热的战争神话。今天的北欧盛产暗黑重金属乐队,他们热爱游走于死亡边缘的快感,致命寒冷造就的求生文化因子成了北极圈人不竭的艺术源泉。
俄罗斯大部分领土在广袤的高纬度地区,漫长寒冷的冬季给人带来生活重负和精神压抑。恶劣的气候使这个民族饱尝艰辛,伏特加成了他们最好的朋友。只有1.44亿人口的俄罗斯有2000多万名酒鬼,伊凡雷帝曾鼓励国民在酒馆里花光兜里最后一分钱。但在关乎国家存亡的时刻,战斗民族毫不犹豫地扔掉酒瓶,把自己高浓度伏特加的血液化作莫斯科保卫战的情怀。
高寒稀氧的青藏高原并不适宜人类生存,藏族人民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只能以信仰支撑起自己的整个人生。在这片雪域,信仰之于生命,犹如青稞酒、酥油茶之于生活。在全人类的信仰早已支离破碎的后工业时代,仍然用身體一步步丈量通往灵魂终极的转经路,用精神抵御大自然无法磨灭的摧残,他们顶风冒雪,眼神坚定,因为信仰,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这样的山地民族可以说是世间罕有。
同属高冷地区的东北人靠什么过冬?东北平原有世界上最适宜耕作的黑土地,只要挨过冬天活着不成问题,况且还有充满魔性的二人转和大秧歌足以慰藉精神世界的严寒。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东北是中华民族相对独立的语言和历史单元,从东胡、鲜卑、契丹、女真、蒙古到清,东北代表的亚洲强权缔造了半部中国史,民族融合程度最深造就了东北人的包容豁达,想想能把这么多强势人种乱炖一锅出,还没喝就醉了。东北人早就习惯了最忙叨的邻居——西伯利亚强冷空气在他们的世界走来走去,他们有和黑人RAP一般与生俱来的幽默基因:寒潮多啥?世界上没有什么事儿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要说到全体人类对抗严寒的法宝,就不禁要问了:为什么中国春节、元旦,西方感恩节和圣诞节等全球重大节日都发生在冬天?这是否和一些古老的原因有关?难道是因为夏季有更多的农活,而在冬季人们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多伦多大学一位行为学教授从科学角度找到了答案……寒冷与孤独感之间确实存在某种联系。当一个人感到隔绝与孤独时,周遭环境会变得越发寒冷。因此在冬天,季节性抑郁症的发病率会有明显上升。而生理上的寒冷要用心理上的温暖来治愈。寒冷季节让人倍感孤独,需要爱来滋润的我们则与家人聚在一起互相取暖。这便是重要节日都诞生于冬季的原因。冬天物资匮乏,需要过个节日熬一熬才能过去。在四季分明的地区,每年冬天就要回家相聚的行为由此慢慢成为一种民俗。
人是群居动物,渴望群体狂欢。作为人类的一种集体性仪式,民俗与上层文化相比传播更为广泛,延续发展的生命力更加强大。尤其像春节这样的民俗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整体意识,一旦产生就会相对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仪轨的一部分。中国春节和端午节等习俗在先秦和两汉时期就已经定型,经过2000多年一直影响至今,并经久不衰地世代传承。经济发达的强势民族其民俗不但在本民族传承,还不断向周边其他民族传播,我们的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几乎影响东亚和东南亚的所有邻国。
而且冬天节日密集也是件很科学的事情啊。在那么庞大寒冷的绝望里,总需要一些庆典来让日子变得有期盼、有意义。祝愿你们团聚、狂欢。祝愿心里的缺口被补上,不让北风灌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