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烨
摘 要: 建构学习团队,有助于增强网络在线学习者的学习热情、维持学习黏性。以QQ、微信为代表的网络社交软件,有助于网络学习团队的建设。因此,应充分发挥社交软件在网络学习中的应用作用。在应用中,应注意明确社交软件在学习中的工具属性,重视社交软件在教学进程中的维护,并在社交软件的使用过程中引入竞争模式,以及积极使用相关社交软件工具。
关键词: 社交软件 网络学习团队 团队建设
以QQ、微信为代表的网络社交软件的兴起和以MOOC课程为代表的网络学习模式的出现同属近年来日常网络生活的重要事件之一,两者之间本无关联,但随着社交软件的无孔不入,人们自然会考虑借助社交软件的高渗透性帮助网络学习完成的可能性,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探讨。
一、网络学习黏性的维持与建构网络学习团队的意义
网络学习与在线教育模式自21世纪初期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兴起,并于2010年前后正式进入中国,至今已经取得相当成绩,对现有教育模式产生深切的影响。但在扩大社会人群学习机会、辅助线下学习深入的同时,这一新的学习模式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目前看来,业内公认该领域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使学习者的热情得以持续保持,从而使学习效果得到落实。国内外的研究者均发现,网上课程在降低参与学习门槛的同时,让学习者的退出变得随心所欲,学习者随时可能因为各种偶然原因而中断学业。如被称为MOOC之父的原斯坦福大学教授塞巴斯蒂恩·图仁(Sebastian Thrun)创立了美国最大的MOOC平台之一Udacity,而该平台反馈数据显示,在Udacity所有课程中,平均只有10%的学生能够完成课程,且其中只有大概5%能够通过常规的考试,显示学习效果并不理想[1]。从研究者对国内部分网络课程的调查看,获得的数据较Udacity更低,其中语言类的课程表现相对较好,但仅有10%左右的学生能够全程坚持完成学习[2]。
网络教学从业者及研究者近年尝试了各种方式解决上述问题,其中受到较多关注的一种流行理论是用游戏化的机制维持学习者的兴趣。但目前关于游戏化的讨论,往往停留在一系列闯关、积分、晋级、勋章和PK等网络游戏中常见的激励机制,比较成功的例子如台湾大学机电系教师叶丙成组织开发的线上游戏学习平台PaGamO,将课程学习与网络游戏相结合,使学习者们为获得学分而在虚拟场景中拓展疆域,由此吸引70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玩家[3]。问题在于类似机制被数以万计的游戏使用,其中只有不到1%的游戏能够成功吸引到用户,因此类似格式化的游戏化机制不应被视为引发用户热情的根本因素。
在这一状况下,如何保持网络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与学习黏性,成为强化网络学习效果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有研究者提出,可以利用团队学习的方式实现保持学习热情的目标。其中基本原理在于团队学习能够借助团体的力量克服个体学习者的惰性、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有助于学习过程持续进行。正如有的学习者反映的那样:在线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支持常常是学习者坚持下去的原因,但电脑或手机前的学习者则随时可能因为仅仅一时受挫、感觉无聊或者被其他事务干扰就半途而废。相关研究显示,在具体课程进行过程中,“同期参与本课程学习的其他学习者数、同期参与本课程学习的其他学习者提问数、同期参与本课程学习的其他学习者回复数、同期老师答疑数等项与学习者最终课程成绩相关性大,说明学习氛围的营造对于学习者完成课程学习有一定影响”[4]。事实上,现实课堂中的集体学习氛围仍是相较于在线学习的最大优势,换言之,网络在线学习如果需要取得可以与现实课程匹敌的效果,就有必要引入团队学习的模式。
不过网络学习团队建设的问题在于团队非实体化,而是通过网络在虚拟空间聚集,其组织方式势必与线下实体团队的集结有根本不同,而对于这种虚拟的组织方式,社交软件的使用则具有天然优势,因此将社交软件运用于在线学习实为增强网络学习黏性的关键。
二、社交软件在网络学习团队建设中的使用方式与注意事项
笔者近年承担若干网络课程的授课工作,在课程中尝试使用微信作为课程辅助教学工具,取得了一定收效。实践显示,微信等社交软件在网络学习中的具体使用效果,与授课者对这一软件在课程中的定位等问题密切相关。
首先,应明确微信等社交软件在教学中的工具属性问题。微信的基本定位是为网络社交提供服务,在当下的社交生活中确实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这种强大的交际和娱乐功能显然会对在线学习造成干扰,因此在发挥其功用的同时应严格限制其在课程中的使用范围。具体而言,以微信辅助在线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将学习者加入专为课程建立的微信群,在鼓励学习者在微信群中围绕课程学习内容展开讨论的同时发布明确的规则确定微信群的使用范围和使用目的,确保这些使用范围和使用目的围绕学习内容展开。例如根据学习的具体内容设立讨论专题,并为每一单元的学习设立明确的起止时间线,仅在设定时间线范围之内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时间结束后则停止发言,在下一专题教学之前保持微信群发言的空白状态,从而形成讨论间隔。如果某一专题的某些具体问题在事后需要交流,则鼓励学习者以私信方式进行沟通,避免无关话语过多淹没有效信息这种状况的出现,从而使微信的教学辅助功能得以与日常交际功能实现区分。
其次,应重视微信等社交软件在教学过程中的维护问题。建立微信群仅是辅助学习的开始,如不能在微信群中形成学习者的有效讨论,则意味着社交软件使用目的的落空。为此需要课程教师或者微信群管理者及时关注微信群的讨论状况,不仅需要及时制止与学习无关讨论内容的出现,还需要适时对讨论内容进行引导,例如在课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推进不断推出可供学习者参与讨论的热点问题或学习任务,保持学习者的参与感和团队存在感。实践显示,讨论起始阶段的活跃程度对最终讨论的效果至关重要,如果在这一阶段缺乏足够的讨论参与者,将使设定的讨论陷入长时间冷场,并且这种冷场难以扭转。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师或微信群管理者尽快指定讨论发言者,学习团队中骨干的确立有助于这种讨论的开展。此外,教师或微信群管理者还要调控微信群内的讨论尺度。由于在线学习者在共同学习之外并无其他社会关系彼此牵制,因此在讨论中有可能出现学术讨论向意气之争的转化,出现无谓争执,甚至由于群内气氛过于激烈和暴戾而引发团队溃散,此时需要教师或微信群管理者及时制止恶意发言,将讨论控制在正常学习交流范围之内。
再次,可以在社交软件的使用过程中引入竞争模式。对于在线网络学习的热情保持而言,团队意识的确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意识到竞争对手团队的存在则有助于强化这种团队意识。现实课程中进行分组讨论的意义之一即在于此。社交软件中的这类分组其实较现实课程中的分组更为有利,不仅不受具体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反而在于群组内部及群组之间的讨论内容的呈现都更清晰和直观,这是现实课程讨论组不具备的优势。实际操作显示,在微信群中进行分组讨论能够极为有效营造在线讨论的气氛,明显增强学习者的热情和专著度,对于学习黏性的增加具有明确的意义,而根据讨论内容进行每次的临时分组,则比固定成员的长期分组更有效。
最后,可以在社交软件的使用过程中积极使用相关工具。微信等社交软件的一大优势就在于扩展性强,可不断引入新的功能。如微信在2017年开放小程序功能,许多小程序得以进入微信的日常使用场景,其中不乏有利于在线团队学习的工具性程序。如“群里有事”小程序可以在群内发布通知,教师或微信群的管理者可以快速了解团队内学习者对指定材料的学习状况,并以之发起调查问卷。而“抽奖助手”等小程序则可以以抽奖的形式在课程学习中设置问题、选择讨论参与者等。这些小程序都可以有效增强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带来在线学习者学习热情及持续关注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金葛.MOOC如何不再新瓶舊酒?[J/OL].FT中文网,2014.06.11.
[2]孙田琳子.影响MOOC学习者持续学习的原因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7(10).
[3]王恩灿.修课如打怪?台大教授的游戏化教育实践心得[J/OL].FT中文网,2018.01.09.
[4]王雪宇.基于MOOC数据的学习者辍课预测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7(6).
本文为中南大学网络教育类教改项目“以社交软件为辅助手段的网络学习专注度提升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