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凉泻针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1例*

2018-05-04 04:36王岁珠王旭光
中医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后遗神经痛针法

王岁珠,王旭光

(静宁县中医医院,甘肃 静宁 744400)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人体皮肤及神经节之后,沿周围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群集性的疱疹,并伴有剧烈周围神经痛的急性病毒性皮肤病,且皮疹消退后多发生后遗神经痛[1-2]。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病的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逐渐上升的趋势[3]。另有研究[4]显示:34%的带状疱疹患者可发生后遗神经痛。临床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研究开展很多,但其治疗机制不明确,存在很多争议[5]。凉泻针法是被誉为“当代针法研究之父”的郑魁山教授独创的特色针刺手法之一。该手法刺激量介于“透天凉”与“进水泻”之间,适应于一切暑热高烧、谵语癫狂、目赤龈肿、唇烂便秘等实热证[6],因此其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属于对证对症。2015年12月—2017年6月,笔者采用郑氏凉泻针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1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静宁县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2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平均(41.77±12.09)岁;病程平均(4.11±1.31)月;VAS评分平均(6.51±1.50)分。对照组150例,男16例,女15例;年龄平均(42.17±12.42)岁;病程平均(3.98±1.33)月;VAS评分平均(6.31±1.44)分。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按照《临床皮肤病学》[7]关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诊断标准。①既往有带状疱疹病史或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患处及周围疼痛持续 1个月以上;②有明显按神经支配区域分布的痛觉、触觉异常,局部或有色素沉着;③疼痛的性质为闪电样发作痛,或持续性烧灼痛,或自发性刀割样,或紧束样疼痛等;④患区内有明显的如痒、抽动、蚁行感、紧束感等不适感;⑤患者情绪抑郁,心理负担沉重,睡眠欠佳。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者;②已停用其他一切止痛药物,针对本病未采取其他相关治疗者;③年龄在18~60 岁之间;④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积极配合者。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发病部位较特殊的带状疱疹,如耳部、眼部、内脏,以及泛发性或全身性带状疱疹伴随免疫功能缺陷者。②有严重基础病,如呼吸、循环、神经、血液系统疾病,传染病及精神疾病患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酒精或其他药物滥用者。

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维生素B1、B6(陕西颐生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H61021391,10 mg×25片)1 次20 mg,1 d 3次;甲钴胺胶囊(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生产,H20052315,0.5 mg/粒,50粒/盒)1次0.5 mg,1 d 3次。治疗组给予郑氏凉泻针法。主穴:合谷、外关、曲池、阳陵泉、太冲、丘墟阿是穴。辅穴:双侧侠溪、太溪、血海、行间、阴陵泉、夹脊穴[8-9]。操作方法:采用直径为0.25 mm、长度为25 mm 或直径为0.25 mm、长度为40 mm的一次性针灸针(华佗牌,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针刺部位常规消毒。受试者根据疱疹发生部位采取仰卧位或俯卧位,左手拇指或食指切紧按所选取的主穴,右手将针刺入穴内,候气至,左手减轻压力,右手拇指用力向后连续捻按3~5次,使针下沉紧,提退1 min左右,针尖向有感应的部位连续慢插急提3~5次;拇指向后再连续捻提3~5次,针尖拉着产生感应的部位守气,使针下松滑,产生凉感,留针30 min。根据病情留针后,急速将针拔出,不扪针穴。在以上主穴上行凉泻针法操作,辅穴捻转泻法操作。针刺治疗隔日1次,两组均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

5 观测指标及方法

采用 SF- MPQ 疼痛评分积分表,即简化改良的 McGill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 MPQ)疼痛量表。该量表分为3个部分:①疼痛分级指数(PRI):用来监测和记录患者疼痛过程中的自我主观感觉、情感和总体评分,共15项。每项分成4级:无、轻、中、重,各级评分分别记 0,1,2,3分。②VAS 量表:0表示无痛,10表示疼痛剧痛。③现有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包含无痛、轻度不适、不适、难受、可怕的疼痛、极为疼痛 6 个级别,分别以0,1,2,3,4,5分来表示。以上指标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进行观察记录。

6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0]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1]拟定。痊愈:疼痛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显效:疼痛明显改善,疗效指数≥70%。有效:疼痛好转,疗效指数多≥30%。无效:疼痛无明显改善,疗效指数<30%。疗效指数=[(初诊积分-治疗4周积分)÷初诊积分]×100%

7 统计学方法

8 结 果

8.1 治疗前后两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SF-MPQ 疼痛评分积分对比

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SF-MPQ 疼痛评分积分对比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8.2 两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疗效对比

见表2。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68,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疗效对比

9 讨 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即中医学所说的“蛇丹愈后痛”,最早见于《诸病源候论》。历代各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研究多以正气不足或治疗不及时误治,疱疹愈后,余毒未尽,流于经络;或湿热毒邪滞于经络,气机不畅,瘀血停滞,导致局部气血凝滞,不通则痛。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曰:“积伤入络,气血皆瘀,则流行失司”和“初病气伤,久泄不止,营络亦伤,故为络虚则痛”及“久痛必入于络,络中气血,虚实寒热,稍有留邪,皆能致痛。”治疗原则以辅助正气,祛除余毒为主。现代研究[12]发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主要以带状疱疹病毒侵犯感觉神经所致,临床多出现闪电样发作痛或持续性烧灼痛或自发性刀割样或紧束样疼痛等,而且多疼痛剧烈、缠绵难愈,导致患者出现失眠、抑郁和焦虑等。寻求一种疗效确切、取穴精少、治疗频次少、手法刺激量适合病情的针灸优化治疗方法很有必要[13]。

凉泻针法手法操作要求取穴准确,注重守神和得气,同时将搓捻补泻和提插补泻结合起来,双手协同配合守气,使患者产生凉感的同时,减轻了神经痛。凉泻针法能清泻经络火热之余毒,疏通经络之瘀滞,火热瘀滞之邪得除,则气血运行顺畅,阴阳平衡合化之机得复。凉泻针法通过提插捻转、三五助泻操作来产生凉感,激发经气,亦如《针灸大成》所云:“紧提慢按,觉针头沉紧,徐徐举之,则凉气自生,热气自除”。同时配合开阖补泻使郁热、湿热温毒邪气随针孔发散而排出体外,从而宣散机体的郁热火毒。

本研究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观察评价郑氏凉泻针法和口服维生素B1、B6、甲钴胺胶囊治疗此病的临床疗效差异,并通过SF- MPQ 疼痛评分积分(疼痛分级指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现有疼痛强度)确定郑氏凉泻针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性及优效性,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针灸治疗提供一种优化治疗方案。

10 参考文献

[1]PAVAN-LANGSTON D.Herpes zoster antiviral and pain management[J].Ophthalmology,2008,115(2):13-20.

[2]HWAN HERR.Prognostic factors postherpetic neuralgia[J].Journal Korean Medical Science,2002,17(5):655-659.

[3]刘太华,张忠奎,许泽娟,等.带状疱疹临床流行病学分析[J].西南军医,2005:12(7):6.

[4]杜冬萍.带状疱疹和神经痛[J].实用疼痛学杂志,2005,1(3):164-166.

[5]翟志超,刘思同,李慧莹,等.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22(1):55-57.

[6]方晓丽,王芬,郑俊江.郑魁山教授创新针法“热补”法与“凉泻”法[J].中国针灸,2012,32(1):35-37.

[7]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00-303.

[8]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33-234.

[9]方晓丽.郑魁山针灸临床经验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2-33.

[10]郑筱萸.中药新药研究临床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74-376.

[1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190-191.

[12]梁栋,申文,张励才.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皮内臭氧注射治疗疱疹后神经痛的近期临床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17(6):208-210.

[13]王雷,周清辰,田鸿芳,等.基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症特点的针灸取穴、施术规律探析[J].中国针灸,2017,37(4):429-431.

猜你喜欢
后遗神经痛针法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中医康复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护理中的应用
揿针穴位埋针法在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便秘中的干预价值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谷雨
——滋阴养胃 少酸宜甜
观察调神针法对慢性失眠症患者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
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的Meta分析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数码刺绣针法构成规律研究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