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瑜靓
摘要:王奋英是学院派出身的青年女画家,受过系统的学院教育,对中国画传统进行了全面的学习和临摹,同时她也深知传统绘画只是创新的来源和养分。在她走過一段颇为扎实的追古溯源的基础上,潜心地探索出一条具有个人特色的创作之路。她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线描形式,她自己将这种笔触称之为“水痕描”。这种线条的本身就已经具有了审美价值,并散发出隽永悠长的气质与魅力,引人驻足于她的画前。
关键词:王奋英;水痕描;写意画;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6-0017-01
一、背景
线条,是中国画语言系统中最富有内涵和美感的部分,本身中国画就是讲究“以线造型”。绘画的变迁与发展,必然会有更多创新的语言图式,才能更加符合当下社会人审美趣味。画家根据自身的绘画经历和审美需求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线条语言,这不仅是绘画艺术向前发展的一种趋势,也使画家构建了强烈的个人风格,从而形成了极具个人特色的绘画语言。
二、王奋英简介
王奋英(1975年),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副教授。1998年本科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育国画专业;2007年研究生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湖南省女画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中国画学会副秘书长。
三、王奋英“水痕笔触”作品分析
王奋英追古溯源,大量的吸收了传统与前辈丰富的技巧语言,同时也心摹手追。但在她的画面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她淡化了西方的素描造型,因而减弱了一些人物的结构感,但她并没有全部摈弃不用,而是运用了中国古代人物画中的“凸凹”画法以增加立体感,达到了中西结合,形成了一种属于她的新语言形式。她着重的研究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称之为命脉的线描,但王奋英她并没有照搬传统十八描,而是在悉心体会学习这些线描法的同时,也将古老传统的中国山水画的技法语言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以点入线、以点破线,与她之前的“挂顺”线条不同,她的线条呈现出滞涩有力之感,同时也有中国画笔墨之讲究的氤氲感。
(一)笔墨与内容的统一
《都市人文风系列》创作,这一题材画者始于2005年,表现形式从工笔入写意,2008年开始探索以原创水痕描水墨语言进行系列创作。尝试将中国古典诗词歌赋的诗意追求,儒道释的哲学思想,融入到现代都市知性女子题材的系列创作中。画面的主体都是美丽知性善感的女子们,以天空、云朵、清荷、白鹭、树林、江流、渔舟、沙洲、远山、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为背景,以随身音乐播放器、手机、电脑等现代金属元素的都市知性女子为主体,给人以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时空印象。画面中的女子常面含郁色,却让人感觉平和致远,仿佛将心灵的一方寄托在古人诗情画意的山水洲城联想之中,在诗情画意之中,感悟宇宙人生的浩瀚。画面通过知性善感的都市女性主体,感受城、郊空间喧嚣与淡泊宁静的反差,表达对自然山水的珍视与神往。
(二)意蕴美的体现
王奋英所作《晨曦清荷》,是王奋英运用独有的女性情感观照与表现的得力之作。作品细腻、丰满,虽然从画面的总体意境上看有些淡淡的悠远,却又有着高洁的华美和情怀。以莲为墨,布局宏泛、着色清丽、意喻远播,可叹为观止。王奋英学习了古人的方法和技巧,再结合自身的体会,转化了一种新笔触,自创水痕描之法,彰显其神色,而成大有。王奋英所创水痕描,得古人之心诀,化万物之灵气于水墨之间。就画作本身而言,色彩的运用别有生机,充满了灵动的气息。在设色上,粉质颜料与墨色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搭配合理,不浓不淡,不多不少。在调色和运笔的技法上,既要保持荷的原有生态美,又需要体现出绘画美,使两者结合并高度一致,这就体现出画家的功力。
四、结语
在王奋英的写意人物画中,她将原创的“水痕描”线条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也充分利用中国画材料的特殊性能,使宿墨、油烟墨与水的融合完成的恰到好处,最大限度地创造、保留和展现笔触的魅力。中国画历史悠久,它沉淀了极为丰富而深厚的传统。但是传统绘画是一把双刃剑,对于现下任何画家而言,它在给予营养的同时,也为后来者创新和超越设置了难以跨越的障碍。然而,创新与超越又是一个画家立足的根本,是形成画者自我艺术风格的唯一途径。所以,一个有追求有价值的画家必须要有超越传统以及创造自我的能力和魄力。王奋英在追古溯源的基础上,经历了系统的学院学习,绘画能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结合自身自身的感受和审美情趣,经过勤奋的探索和试验,终于在绘画的语言系统中构筑了具有原创价值和独特风貌的语言符号——水痕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