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利用土地 助推转型升级实现生态修复
——长兴县废弃矿山“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2018-05-03 07:22长兴县国土资源局汪月萍
浙江国土资源 2018年4期
关键词:长兴县用地矿山

□ 长兴县国土资源局 汪月萍

▲ 废弃矿山 重批绿衣

长兴县曾是浙江省的矿业大县,长三角的建材供应基地。近十年来,长兴县累计关闭矿山300多家,大量的废弃矿山一度满目疮痍、地表支离破碎、地下水污染、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对此,长兴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湖州市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全国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为契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坚持“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工则工、宜景则景”的原则,推动废弃矿山治理与社会发展相融合、与经济转型升级相衔接,实现了矿地资源向土地资源、旅游资源、生态资源、林业资源的转化。长兴县在矿地利用的数量和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上走在全省前列。

长兴县共有采矿用地3.64万亩,可供利用工矿废弃地总面积2.78万亩,截至2018年4月,已开发利用1.15万亩,到2020年采矿权到期尚有7028亩可利用,共计今后仍有2.33万亩潜力空间。十二五期间,长兴县通过废弃矿地整治共获得建设用地(指标)1.23万亩,占同期全县工业用地供应量的34%。

一、坚持“三个高”,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1. 高起点“一盘棋”谋划

注重矿地利用与环境功能区、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等规划衔接。针对矿地资源分散、集聚效应不明显的不利因素,实行一盘棋谋划,将周边的劣质林地、园地及坡耕地纳入开发利用规模,定位大项目、大平台。南太湖省级物流平台以2800多亩矿地带动周边存量建设用地4845亩、农用地4033亩、未利用土地229亩的开发,规划建成“山水相依、绿带相连、产园相融”的近万亩生态园林产业园,争创全国废弃矿山综合治理示范区。长兴县发挥“杠杆”效应,累计以7565亩废弃矿地建设用地,将1.92万亩林地、园地调整为建设用地,谋划出新的用地空间。

2. 高标准“大投入”建设

对优势突出、价值独具的废弃矿山,充分挖掘景观物质及观赏、科普潜质,累计总投资230多亿元,打造出一批精品工程、亮点工程、形象工程。依托太湖的区位优势,利用上百亩废弃矿体和深坑的独特景观,上海长丰集团投资200亿,建成了2万亩的太湖龙之梦乐园,并融入上海迪斯尼乐园旅游圈,预计营运后年税收12亿元;投资1.5亿,建成了长兴国家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和地质博物馆;投资1000万元,利用废弃采石场建成了齐山植物园,构造了浓荫、瀑布、水池交错的“城市之肺”。

3. 高收益“多渠道”产出

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使废弃工矿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建设用地复垦补助政策,累计向上争取资金7900万元;矿地平整为工业用地后,通过“招拍挂”公开出让或出租,累计已取得土地出让收入1.7亿元。目前在实施治理的1万亩矿地,预计可收益土地出让金22亿元;开辟企业税收持续的收益渠道,2016年投产企业上缴税收1.44亿元;利用存量建设用地,为企业降低用地成本。按投入使用和在治项目的矿地面积5452亩计算,以每亩免收耕占税2.33万元,累计可节省用地成本1.27亿元,

二、突出四个结合,实现治理形式多样化

1. 与耕地保护相结合,确保粮食安全

将零散、区块小、位置偏僻的工矿地列入耕地复垦。累计复垦耕地5989亩,已占2006-2020年长兴县补充耕地量任务的9.8%,有效缓解了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和平虹东矿复垦成耕地558亩,煤山众盛矿垦耕地200多亩。通过削峰填谷、土地平整,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2. 与节约集约相结合,拓展用地空间

一是争取工矿地复垦政策,拓展用地空间。累计复垦122个矿点,获取用地指标7985亩,占全县10年来省下达计划指标的48.7%。二是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建设工业平台,融入国家级开发区、两个省级园区和三个特色园区为主的“1+2+3”平台体系建设,形成大平台大集聚效应。打造了南太湖产业集聚区(长兴分区)省级平台(在治)和煤山绿色产业制造工业园、和平循环经济产业园2个特色园区。形成差异发展,建设规模化、特色化、集聚化、专业化工业园区。建成了小浦郎山新能源工业园、李家巷粉体工业平台2个特色园区。目前4个园区已投入使用的总面积3100亩,入户企业总数114家,2016年税收合计6.44亿元。8个工业平台规划总面积3.63万亩。按照“开掉一座山、整出一片地”目标,对新出让的矿山按照矿地利用要求设定闭坑标高,为将来利用预留空间。

3. 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助力转型升级

结合退二优二、退二进三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和主导产业方向,以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信息经济三大战略性产业,以及现代物流、旅游等新兴产业,聚焦科技型、创新型、绿色型企业,形成资源整合,错位发展。如,煤山绿色制造产业园形成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特色;和平城南工业功能区形成了新能源、机电制造产业集群;李家巷粉体工业园承接了由235家“低、小、散”石粉企业重组的9家大型新型粉体企业,建成重质碳酸钙基地,打造中国粉体行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小浦郎山计工业园建成新能源产业发展基地。南太湖绿色智能制造产业园定位现代物流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省重大项目太湖龙之梦乐园将建成大型旅游度假区,成为全球演艺席位最集中的区域,推动长兴滨湖开发和城市升值。

4. 与矿山复绿结合,重现绿水青山

与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大气污染防治、“四边三化”、 两路两侧、“五水共治”工作紧密结合,加快主要交通干线沿线废弃矿山的复绿。自2012年以来,共投入2.92亿元,完成了45个边坡复绿项目,总面积608.3万平方米。在短短两三年内,鑫茂矿、诚信矿、钱家岭矿等杭宁高速、申苏浙皖、杭长高速、104、318国道沿线的废弃矿山迅速披上了绿装,重现“西塞山前白鹭飞”的生态景象。

三、建立三个机制,实现治理成果高效化

1. 建立政策机制,确保推进有力

先后出台了《长兴县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长兴县土地整治工作的政策意见》《长兴县矿山生态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方案》等规范性文件。适时调整工矿地复垦补助、工作经费补助、优质工程奖励和建设用地节余指标统一收购的标准。建立灵活的周转指标使用机制,支持乡镇节余指标收益部分由乡镇与村按一定比例分配,极大调动了乡镇的积极性。矿地平整项目通过免收资源费、资源税、治理备用金或矿石销售抵治理费用形式,放水养鱼。

2. 建立共管机制,确保责任到位

成立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县主要领导任指挥长,部门、乡镇建立领导小组,主要领导负总责。建立考核机制,将废弃矿山治理任务分年度纳入到县政府对部门和乡镇的目标责任制。建立废弃矿山治理督查通报机制。通过各实施主体每月上报治理完成情况、县纪委监察局现场实地踏勘检查工程进度,并由县政府定期通报。明确不同治理类型项目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明确部门和乡镇的职责,对项目立项、生态环境、审计监督、安全生产、绿化养护、资金概算、政策处理等各司其职,形成综合管理力量,做到精细管理、多方监管。

3. 建立融资机制,确保项目平衡

开辟多渠道筹资,实现了资金平衡,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一是从采矿权价款中提取25%作为废弃矿山的专项资金,确保专款专用。二是将关闭矿山缴纳的备用金转为政府所有用于治理。三是向中央和省申请废弃矿山治理、矿地复垦等专项资金,累计争取金1.32亿元。四是采用ppp运作模式。南太湖省级平台项目投资15亿元,煤山绿色产业制造园投资1.55亿元,均来自社会资本。政府在项目完成后统一收购再出让,或者由社会资本进行出租。五是由企业自行投资自行收益。如龙之梦项目通过后期项目的运营收益回收成本。

猜你喜欢
长兴县用地矿山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努力进取,不断成长
——浙江省长兴县第四小学青年教师施燕燕
长兴县太湖街道:从民富村穷到民富村强
My family
浙江长兴县太湖街道:从民富村穷到民富村强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济宁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