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华
在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呈现给学生的问题情境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发生矛盾,就会改变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和智能体系。当这种问题情境给学生带来惊奇时,对问题的好奇心就会驱使他们主动思考与探究,他们的注意力也会转移到课堂上来。
如学习《大气压强》时,在导入新课时,先出示提供一个空矿泉水瓶,用力一捏,瘪了。问学生:“如果移开拿瓶的手,你会观察到瓶子变瘪吗?”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不会。”接下来,不用力的时候,奇迹出现了。往瓶内注入少量的热水,摇晃,并迅速倒掉,盖紧瓶盖。移开手后不久瓶子居然瘪了。这一出人意料的现象立刻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他们以迫切的心情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在做完导入实验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在不用力的情况下也能出现类似的现象。在一位学生实验成功之后,其他学生的展示欲也被激发起来了。随后,以小组比赛的形式,即通过小组选派代表到台上展示实验成果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时学生在情境之中产生了各种疑问和猜想。此时,教师迅速追问为什么,引导学生提出有效的、科学的问题,比如:“究竟是什么力使它们变瘪的呢?”在求知欲的驱使下,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
“究竟是什么力使瓶子变瘪呢?”由于大气压强知识比较抽象,面对新问题,学生难免会感到困惑。于是学生在迫切想知道答案的心境中,会进入自主预习。学生在结合导学案学习目标进行预习时,教师应做出如下引导:①如果不把瓶盖盖住,瓶子还会变瘪吗?②如果把饮料瓶口密封起来,饮料还能吸起来吗?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与导入,培养学生静心思考的習惯。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去猜想、推理、分析、判断,运用物理学习的研究方法,能使学生快速、积极、主动地进入思考状态,既能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又能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回归,使学生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中更为主动、活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促使课堂更加实效与高效。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改课堂重要的一个环节。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不仅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也能使学生学会聆听他人的建议。这样,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从其他同学那里受到启发,每个人的潜能都得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首先要自主预习完成导学案的基础问题;其次是小组通过展示的形式交流答案;最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主题设计的问题,如“我们如何利用大气压强”及“大气压强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等。通过在课改课堂教学中营造民主、合作、互助的教学关系和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使学生共同进步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体素质水平。
通过利用多媒体,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使学生明白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并且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通过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的形式,不仅让学生见识了大气压强及其作用,也了解了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多媒体设备的运用,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丰富和拓展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当学生利用自己的学识揭开生活中物理现象的神秘面纱时,会深刻体会到“物理来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在课改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物理问题的设置都需要具有一定的水准。这就要求课改课堂教学中知识需要问题化,问题需要情境化、层次化与探究化。教师根据班级的不同和学情的不同,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中要层层递进,处处为学生着想,精心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热情高涨地能想、能说、能做、能展示,这样学生才能不断独立、不断自主地学习新知识、巩固知识并拓展知识。
[1]陶昌宏.以创设问题情境为切入点——《物理教学的基本特征》之一[J].物理教学,2010(1):9-11,47.
[2]李 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6):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