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莉琛
创设一个优美的育人环境,使幼儿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幼儿天性爱美,我们对园内环境进行统筹安排,墙壁和走廊的美化都尽量做到和谐优美、造型生动、色彩鲜明,符合幼儿的审美情趣,使美渗透到幼儿园的每个角落。幼儿园园标设计成两只海星在海浪中快乐玩耍;幼儿园大门设计成古船,突出铜山古船文化;廊道上以捕鱼网为背景,悬挂各色手工制作的鱼、虾、蟹和海草等海洋生物的作品;在种植区内种植芦笋,可供幼儿体验和观察芦笋的种植过程,观察、记录芦笋的成长过程。在教室门口的墙壁上悬挂捕鱼网,供幼儿编织,让幼儿在编织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快乐,还锻炼手眼协调能力;门廊悬挂铜山十八景剪纸;东山海岛特色的贝壳、海石画、鲎壳画悬挂在回廊;铜山小巷做成益智游戏贴在走廊地板;铜山渔歌让幼儿了解铜山每月盛产的鱼,门厅的大渔箱养着螺、鱼、虾……使幼儿时时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美的表现需要和动机,进行美的创造。
幼儿喜欢游戏,幼儿通过游戏可以发展主动性和创造性,愉快地接受各种训练,受到生动形象的教育。可以说,游戏是让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向幼儿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我园根据本地文化特点,在区域游戏的创设中紧紧围绕这个幼儿园的大目标来创设。如小班创设“铜陵古镇我的家”活动区,把活动区分成三个大区:铜陵人家、我认识的铜山小巷、铜陵新貌。有小巷人家:切菜、洗菜、煮饭,给娃娃喂饭、洗衣服、晾衣服、折衣服。语言区:我会讲铜山话。美工区:南门海边的小鱼、小船(创意纸小制作、刮蜡画)、小手变小鱼。玩色吧:团结路上的车(涂色撕剪拼贴)、南门海边小剧场等。幼儿在游戏中自由地想象、创造,以自己的方式表现对美的独特理解,创造出新的形象、新的想法。
中班创设“趣游关帝庙景区”活动区,下分五个大区:景区好风光、铜陵特色小吃城、特色工艺精品店:铜陵三雕、“铜陵古镇是我家,美丽东山我爱她”、南门海堤。有手工区:牡蛎煎、烧腱灵、猫仔粥、荷花包、春卷、肖米、鱼丸制作,紫菜加工厂;建构坊:玩沙,关帝庙景区,角色游戏:我是小导游;美术坊:沙画;语言区:说说铜陵三雕。幼儿在游戏中发展语言、学习制作东山小吃,感受家乡特色之美,从感受4A级景区关帝庙景区的美到理解家乡美和表现家乡美。
大班创设“美丽铜陵”活动区,下分四个大区:印象顶街、孙家大院、关帝文化节、大澳渔港。有语言区:东山歌册、听阿嫲“讲古”、东山三句半。手工区:织渔网;操作区:踩咸菜、磨米做粿;表演区:关帝祭祀舞蹈、庆祝关帝文化节、踩街、抬神;美工区:旧衣服自由创作美丽的表演服、关帝爷的新衣和祭祀用品。在语言区投放东山渔歌小画册,方便幼儿随时阅读《东山渔歌》;在表演区中投放了许多和渔歌相关的表演材料,幼儿可以通过自己大胆的表演体现渔歌的生活情境;在长廊里设置了孙家大厝,里面摆放了许多有古镇特色的家居,有织网桶、芥菜罐、提水井、关公像等,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材料,制作满足活动的手工制作。幼儿们在游戏中学习铜陵本地话,不但传承了祖辈们的诙谐幽默人文资源,而且激发了幼儿热爱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从而懂得了用美的语言、美的行为启迪美的心灵。
对滨海古镇文化的挖掘、遴选和合理利用,既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又能让本土文化资源走进幼儿园,促进幼儿园美育教学,让幼儿感受本土文化的魅力,启迪思维,促进幼儿个性发展。滨海古镇的文化内容丰富多彩,有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山歌册、潮剧、东山三句半、铜山渔歌;自然景观:东山风动石、石僧拜塔、仙脚桶、关帝庙景区;传统工艺:贝雕、海柳雕、砗磲雕;特色建筑:关帝庙、文公祠;饮食文化:牡蛎煎、烧腱灵、猫仔粥、荷花包、春卷、肖米。
(1)东山歌册在传承创新中提升教育价值。东山歌册是老一辈多年传唱下来的民间智慧结晶,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精心筛选出适合幼儿的曲目,如《十月渔歌》《东山特产展不完》《织网歌》等。
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先对教师进行培训。教师们掌握了传唱中的“观姑调”独特唱腔后,开始认真钻研,将东山歌册编成童谣,以幼儿们喜闻乐见的形象化图示粘贴在区域活动场所,编成入园曲在校园反复播放。渐渐地,小班、中班和大班的幼儿都会唱不同的东山歌册,充满儿童情趣。我们还进行歌册创编,在创编中保留浓郁的地方特色,加入新时代的元素,曲目丰富,深得小朋友喜爱。如《谷文昌精神代代传》《我家有个小弟弟》《幼儿园里好事多》等,教师结合律动、舞蹈,用动作、音乐、造型等形式让这朵珍贵奇葩走进课堂,走进幼儿们的心中。
陈坤华老师在进行语言教学《东山特产展不完》时,利用图片、视频展示东山的十个乡镇特产,结合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幼儿通过琅琅传唱,感受家乡语言的韵律美。
(2)在美术活动中融进滨海古镇文化,运用多种材料,通过蜡笔画、水墨画、纸工、泥工等美术活动,培养幼儿对美的领悟和表现美的欲望,使他们通过美术活动来提高审美感受能力。如夏天来了,就让幼儿到海边去看海观涛,使幼儿感受到夏天的气息。这样,幼儿们不但丰富了语言,而且对家乡的海之美有了进一步的感受。在参观了贝雕作坊和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海洋生物标本馆后,幼儿对贝雕产生了浓厚兴趣,李育莉老师趁热打铁设计了一节“我爱东山贝雕”美术活动,让幼儿用粘、压、剪的方法,制作各式各样的贝雕作品,陶冶幼儿的情操,增强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将传统习俗融入体育活动中,使幼儿们的体育锻炼富有情趣,让幼儿感受韵律美、节奏美。东山县有些习俗具有趣味性,伴随朗朗上口的童谣,深受儿童喜爱。我们把这些素材收集起来,从幼儿们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适当改编,使其更具娱乐性。如元宵节晚上东山人民都爱玩的“跨火墩”。用废旧渔筐、竹筒、木枝在地上架起一个火堆,大人和小孩从火上跳过,边喊“跨火过,百二岁”,寓意是健康活到一百二十岁。我们把这个游戏改编后运用到体育活动中,把儿歌设计得更有趣,如“跨火過,百二岁,跨火墩,年年春,跨会过,多一岁,跨没过,没大减一岁”用来配合活动的开展,可一人跳、两人对跳、两人抱住一起跳,在跳动时还可以设计漂亮的动作,这样就把一个单纯的身体跨越游戏变成多种体能锻炼的游戏,富有游戏情趣,在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的同时也提升美的创造力。
铜陵滨海古镇风情的文化内容十分丰富,教师可将其融入幼儿园美育,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本土文化的熏陶,激发幼儿持久的审美兴趣,增进幼儿对家乡的了解,提升幼儿的综合审美素养,从小培养幼儿热爱家乡,长大以后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美好情感。
[1]张 奇.儿童审美心理发展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岳晓春.幼儿园环境创设与美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