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财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当前小学写字教学已被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写字教学提出了要求,并且明确指出:“要在每节的语文课中安排十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引导、科学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呢?
托尔斯泰曾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写字教学也是如此,学生对写字在思想上重视了,也就有了持之以恒把字写好的决心与动力。因此,我就利用各种活动,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写字的重要性,从而对写字产生浓厚兴趣。
(1)榜样激励。我着力从四个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①名作榜样。组织学生留心报纸杂志中的优秀书法作品,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中的好字,认真看、细揣摩。②教师榜样。我在课堂上努力做到认真规范写好每一个字,课后坚持练字,并定期向学生展示。③同学榜样。定期在学生中开展优秀作品评比展览。④自我榜样。引导学生定期公布自己所写得漂亮的字,以自我鼓励,不断进步。
(2)故事激励。我经常在上课前,讲一些古代书法家学习书法的故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比如,讲苏轼、黄庭坚、郑燮、颜真卿、王献之等名家练字的故事,让学生在了解和热爱祖国古老的书法艺术的同时,激发立志写好字的愿望。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志不强者智不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小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危害不小,轻者影响写字质量,养成不良习惯;重者影响生长发育,不利于身心健康。
近年来,我通过课堂观察和逐个排查,发现学生书写姿势错误类型主要有以下两种:①坐姿不正确。表现在学生的胸挺不直,头离书本太近,坐不正,有的还不时站起来写字。②执笔姿势不正确。一是三个手指捏笔型:中指不是托住笔,而是和食指、拇指一起把笔捏住;二是拇指压食指型:拇指把食指压住,不仅别扭,而且书写时挡着视线;三是手腕往里弯曲型:手腕不是自然放在本子上,而是往里弯,使笔尖指向胸口;四是食指关节锁住型:食指紧紧地压住笔,致使食指最前面的小關节锁住,不能灵活运转。
为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我从开学第一天起,就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严格要求,以身作则,同时采取多种措施,矫正学生错误的写字姿势:
(1)常规管理。结合学校“认真写好汉字”的活动,让学生明确书写姿势的重要性,以点带面,从个别着手,逐个突破,使人人都养成了正确的书写姿势。
(2)口诀辅助。我把写字姿势、坐姿及执笔的要点通过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教给每一位学生,并编成口诀:“写字时,要做到,头要正,身要直,脚放平;三个一,记心间;食拇捏,三四托,小指藏;笔尖斜,笔杆躺。”让学生熟记背诵,要求学生在每次写字前先念口诀再练字,真正做到“练字先练姿”。
写字是一项语文实践活动,掌握基本的书写方法是写好字的关键。但不管在什么场合下写字,我都重视树立学生“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即只要一提起笔来,就要认认真真地写,力求做到笔画清晰、结构合理、行款整齐。
(1)习得基本笔画的写法。在以“横平竖直”为标准的基础上,我力求融入书写的艺术性指导,反复练习,达成共识。如长横“一”的写法:起笔稍顿,轻轻写个点,回推一下向右行,行笔长长中间轻,收笔先顿再回收。悬针竖“ㄧ”的写法:“悬针竖,像根针;一边行笔一边收,笔尖超过竖的尾……”
(2)习得分析字形的方法。这个方法并不是让学生仅仅知道上下左右、全包半包等结构类型,更重要的是知道汉字部件在一个字中的大小、宽窄和疏密等的书写技巧。小学阶段,教师要充分发挥田字格的作用,用好横中线、竖中线,重点笔画强调起笔、收笔的位置。如“一”字的书写,看似简单,写好并不容易。指导书写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一”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学生明白“一”的横不是沿着横中线书写的,而是从横中线下沿着横中线写到横中线上面收笔。再如,我教学生写带有“山”字的部首时,先出示“嵌、岔、峭”三个字,让学生认真观察,并初步感知“山”在这三个字中的笔画变化,得出“山”的笔画变化与它所处的位置有关。然后指导书写时,重点指导“嵌”字,引导学生先把握“嵌”字是上下结构,上窄下宽。认识了字形特点,我让学生当“小老师”,指导我在田字格中范写。第一次范写时,我让学生静静观察,直观感受书写的动态过程,此时学生是在读“活字帖”。第二次范写时,我让学生边看边跟着书写,此时学生是在临“活字帖”。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动笔仿写,让其在写字实践中自主感悟,习得写字方法。最后放手让学生自主观察“岔、峭”两字,领悟书写要领,并融会贯通,练习书写部首为“山”的其他汉字。学生在多次的写字实践中巩固了写字方法,切实提高了写字能力。
写字教学中,我特别关注对学生书写态度和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如着重从学生书写时笔顺笔画、间架结构、书写流利程度等方面对其进行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和自信心。
(1)在听写中提速。听写训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言规律、学习访求、学习习惯的融合。扎实地进行听写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书写速度,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是组块听写。听写时,我不是让学生一个词一个词地听写,而是根据课文特点将同类词构成一个组块给学生听写,这样能较好地训练学生适时记忆能力、倾听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记住再写”的习惯。
二是一句一读。听写句子一般应一句一读,刚开始训练时,我将长句分为两三个短语来读,练习次数增多后,我就一句一读,并且事前不让学生抄写或背诵,这样就能达到了“培养注意力,训练速记力,提高书写速度”的目的。
三是速写对照。根据文本教学的重点,我常常选择文本中的重点句段在课上听写。听写按照“听—写—读—改”的过程进行,即先让学生听我将整段文字读一遍,然后我一句句读,学生一句句写,最后展评,让学生将听写的文字连读一遍,有写错的字、标点自行订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速记力。
(2)在竞赛中提速。我经常在班上举行“一分钟写字比赛”活动,在规定的时间内,比一比谁抄写的生字既多又美观;开展“默写比赛”,默写熟练的课文,由于没有抄书时头的摆动和笔的间歇,速度更快;举行“小小书法家论坛”活动、“手抄报比赛”等 ,让写字和练习书法变得富有诗意。当练字成了一种习惯的时候,一手漂亮的字自然也就形成了。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有耐心、有信心、有恒心;抓紧、抓细、抓实;反复抓,抓反复;从严、从实、从点滴抓起,真正抓出实效。只有这样,字理中蕴含的文化才能点点滴滴渗透进学生的心田,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杨 东.小学写字教学“五部曲”[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