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当工匠(小相声)

2018-05-02 00:22江苏省射阳县新洋农场中心小学王宝琪
辅导员 2018年10期
关键词:李冰赵州桥詹天佑

江苏省射阳县新洋农场中心小学 王宝琪

甲:你长大后准备当什么?

乙:当工匠!

甲:当工匠?别人都想当科学家、音乐家,你却想当工匠,这是为什么?

乙:当工匠能出名呀!能让世世代代的人们记住他、赞颂他。

甲:噢?那你记住谁啦?又想赞颂哪位呢?

乙:这可多了!

甲:既然如此,你就一个个地说吧!我洗耳恭听。

乙:那我就说说。第一个要说的著名工匠是鲁班。他从小就参加了许多土木建筑工程的劳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钻、刨子、铲子、曲尺、画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他被尊奉为木匠的祖师,他的名字已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甲:我知道,春秋时期的鲁班真正的名字叫公输班。据说,他在一次登山时,手被草叶割破了。他研究了草叶后,发现边缘有利齿,于是受到启发,发明了锯。

乙:我要说的第二个工匠是战国时代的李冰父子。他们在岷江流域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到现在还在发挥作用,为成都成为“天府之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知道这个工程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甲:这个我也知道。李冰一心扑在治水的事业上,最后积劳成疾,在治理石亭江的工地上病逝。

乙:如果说李冰的贡献有都江堰为证,那么赵州桥就可以为李春作证了。赵州桥是我国隋代造桥匠师李春设计的。它坐落在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横跨37米多宽的河面,全部采用石料建成,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仍在发挥作用。

甲:要不是你今天告诉我,我还以为赵州桥是鲁班修的呢!你听过民歌《小放牛》吗?赵州桥鲁班爷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

乙:这也难怪,谁让鲁班那么有名气呢!对了,我国还有一座名气最响、在电视和书刊中出现的频率最高、观赏的人最多的建筑,你知道是什么吗?

甲:让我想想,是长城,对不对?

乙:不是,我唱首歌给你听:我爱北京天安门……

甲:停!我知道了,是天安门,古时候叫“承天门”,对不对?

乙:完全正确。“承天门”是明代著名建筑匠师蒯祥主持修建的。他的技艺炉火纯青,在建造宫殿楼阁时,只需略加计算,便能画出设计图。待施工完毕后,建筑与设计图样的大小尺寸分毫不差。

甲:只可惜到了清代,我国“闭关锁国”,导致技术落后了。

乙:但中国的“工匠精神”一直在传承。比如,修建京张铁路的詹天佑,设计出了“人字形线路”,解决了火车爬坡的问题;挖隧道采用“中部凿井法”,缩短了工期。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为国争光的决心,更令人敬仰。

甲:对,我还记得课文《詹天佑》里的一句话:“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乙:我们要学习詹天佑不怕吃苦、精益求精、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而这正是中国人传承百代、孜孜以求的“工匠精神”。

甲:的确,我国自古就是“匠人之国”。精巧的浑天仪、灵敏的地动仪,还有刻漏、圭表、司南车,以及丝绸、瓷器等,每一件都是工匠心血的结晶。但这些只能说明我们拥有灿烂的历史,“工匠精神”还需要我们一代代传承下去。

乙:说完历史,让我们看一看现在。两弹一星、“天眼”、航母、高产杂交稻等一系列新成果,都体现着当今中国人的“工匠精神”。它们都是对中华民族“工匠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甲:是啊,中国工匠把自己的智慧与心血倾注在一双巧手上,创造出令世界赞叹不已的科技文明。

乙:做一个工匠可不容易,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沉得下心来,才能创造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才能使“工匠精神”大放异彩。现在,你还能说,我做工匠是为了出名吗?

甲:咦,想出名不是你自己说的吗?怎么赖到我头上啦!

乙:是我说的?

甲:当然是你说的!你说:“能让世世代代的人们记住他、赞颂他!”

乙:是“记住他”,不是记住我。再说了,若是没有成就,又有谁会记得?

甲:原来,你想当工匠是想有所成就呀!太好了!你怎么不早说呢?

乙:好了,如果你也想当工匠,就一定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一起努力吧!

猜你喜欢
李冰赵州桥詹天佑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以《赵州桥》一课为例谈阅读教学的实施
3D打印“赵州桥”在天津落成创三项世界纪录
李冰与都江堰
詹天佑修建铁路的故事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AECOM荣获第十届詹天佑土木工程奖
历史悠久的赵州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