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教师观解读

2018-04-29 00:44孙刚成左晶晶
教育文化论坛 2018年1期
关键词:教师素养

孙刚成 左晶晶

摘 要: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革新与发展的重大论断的一系列阐释,对中国当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习总书记的教师观及其对教师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激励着广大教师的行动,成为了千千万万教师强化教师信念的强大动力。在十九大的春风吹拂下,从教师作为“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的作用,教师以理想、道德、学识和仁爱为核心的基本品质,使教育者成为社会上最受尊重的职业的教师地位等方面解读习总书记的教师观,可以发现习总书记以其独到的教师观拓宽了教师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并且引起了人们对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以及个人价值的高度关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关键词: 教师观;习近平;教师职业价值;教师素养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8)01-0001-06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8.01.001

教师观是指人们对教师活动的了解与认识,泛指人们对于教育工作者职业角色的认知、理解和期待的一种观念呈现。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育者的职业以及教师的价值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中共十八大以后,习近平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下,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教育革新与发展的重大论断,用他独到的教育理念为现代化教师职业的发展提供了思想与行动的指南。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师观进行学习与研究,并解读他提出的关于教师的作用、教师的品质和教师的地位等相关内容,基于习近平的教师观对教师的职业价值进行论述,可以帮助广大教师和社会各界更加认可教师职业,更明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优秀教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养。

一、教师的作用: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在2013年教师节的前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处在教育事业一线、为中国教育做出贡献的广大教师表达了诚挚的慰问,他在信中真切地称教师为“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时隔一年,习总书记在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时再次重申了教师的重要作用,他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1]教育是发展的根本,而教师是教育的根本。

(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我国的发展史充分地证明了要想在现今这个科技发展迅猛、信息更新不断的时代立足、发展、强大直至获得认可并且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必须要使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使我国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学科发展成为真正的世界一流学科,使我国的青年成为各行各业拔尖的一流人才。只有这样,教育才能为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提供知识积累,才能为理论转化为实践提供指导,才能为社会进步、民族振兴创造条件,才能促使中国由教育大国变为教育强国。如此强调教育的作用,并不是要有意地否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其他事业发展的重要性,而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教育的发展为基础。同时,教育的历史定位也决定了它在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中起着奠基的作用。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梁启超先生曾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喊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的豪言壮志。[2]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在现实的社会中,青年都是最具有理想、最具有生气,最具有精力、最具有想象力的一个群体。他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而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3]由此可见,要想使得社会稳定幸福、民族繁荣昌盛,就要促使教育不断发展。正如习总书记所说那样:“只有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才能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4]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的青年越来越优,才能使中国的教育越办越好,使中国的国力越来越强。

(二)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习总书记说:“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5]所谓根本,就是事物的本源。突出教育者的地位与作用可以使用很多华丽的辞藻,而用“根本”来形容教师在教育事业中的位置,可见其角色的重要性。首先,习总书记把教育工作者比喻为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不僅仅是因为教师能够传授给学生知识,解答学生的疑惑,更在于教育者能够有效地开发人的潜能,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行、道德、智力、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一个国家要想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国力昌盛,需要普遍提升公民素养以及大力培养合格优秀的人才,而提升公民素养与培育大批人才与是否拥有一支高水准的教师队伍息息相关。只有依靠一流的教师,才能培育出一流的人才;只有高水准的教育者,才能创办出让人民大众满意的教育。教师作为发展教育的根本,更是承担着振兴中华、传播教化、承袭经典、塑造生命的时代使命。由此可见,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发展,社会进步,国家繁荣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全国广大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教学职责,以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为核心任务,使教育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回归大学之道,把培养人才摆在学校建立发展的核心位置。同时,广大教师还要牢牢记住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多角度、多层次地强调了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发展中的效用和地位,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也为他们进行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6]

二、教师的品质:理想、道德、学识、仁爱

2014年教师节,习总书记在参加北师大师生座谈会时表达了他对好老师的理解,他说:“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好老师的形象。做好老师,是每一个老师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也是每一个老师的理想和追求。我想,好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显身手,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7],即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

(一)一名优秀老师应该抱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一对既能彼此独立又可以互相并存的词组。在古代,理想叫做“志”,所谓“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8]这里面的“志”即是理想的意思。在今天,理想则是指在实践中树立的,有可能实现的对国家及个人发展所赋予的一种憧憬和期待,是人们的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显现。[9]与理想相互依存的信念则是指实现抱负和信念相应的行为意向,是一个人潜在的心理活动,是决心,是坚持。而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塑造灵魂,塑造生命的太阳底下最耀眼的教育工作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更是至关重要。原因有三:一是抱有理想信念的教师会把个人的事业与社会、国家、民族相联系,会心系家国,情系学生。纵观历史,能够被时间与后人记住的良师,毫无例外都是把自己的事业与国家的理想目标、前程命运关联在一起。如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教育家蔡元培,两袖清风悉心为清华的好校长梅贻琦,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教育家张伯苓等。他们都生活在一个国家落后,知识不被重视的年代,而这也是我国教育史上罕见的大师云集、名家辈出、群星璀璨的时期。他们个个心怀天下,无私奉献,将社会发展、民族命运视为己任。也正是他们伟大的无私奉献精神引领了中国教育的发展,为中国教育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抱有理想信念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和传播核心价值观。具有了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才会使得教师从多角度,多方面更加全面而深入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从而有针对性地且言行一致地对学习者进行传播和示范。最后,抱有理想信念的教師,也必将以传正道、授专业、解疑惑为人生追求。孟子认为人生的三大乐趣之一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10]。如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人民教师都以为国家进步、社会稳定和学生发展做贡献为人生一大乐趣,他的生命就有了宝贵的价值,他所奉献的这一教育事业就获得了巨大的意义。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11]同时,还应该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12]

(二)一名优秀老师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

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习总书记在北师大的座谈会中也曾谈到过:“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13]由于教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而好老师更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行素养,锤炼品质,把正确的观念传递给学生。所谓立德先立师,只有教育者本身具备了高尚的德行操守,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才能上行下效,学生才会有样学样。首先,好老师的道德情操体现在他热爱党,热爱祖国,忠于人民,并且把培育身心健康、品行高尚,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自己的责任。其次,好老师的道德情操还体现在其人格魅力上。所谓“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人格魅力”作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隐性功能,为人师表者更应重视其对受教育者产生的无形影响。在现代化的教育中,人们经常倡导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强化师德师风修养,重视教师素质培养,强调教师品德塑造,都是因为良好的职业道德,正确的三观,坦荡的胸怀,高尚的言行等优良的道德情操能够对受教育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后,好老师的道德情操更体现在他们热爱并忠诚于自己的事业上。这样的教育者会努力践行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14]的奉献精神,挥洒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5]的豪情壮志。会披星戴月,不求回报地在教育事业里尽情地燃烧自己,会在别人看来枯燥无味的工作上干得有滋有味。

(三)一名优秀老师应该满腹学识

习总书记说:“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16]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光亮,教师应吸取整个光的海洋。”[17]“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教育者本身的知识存储不足,视野短浅,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自然会应接不暇。孔子云:“学而不已,阖棺而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要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精神,只有这样,教师才会走在知识发展的前沿,才可以不断拓宽知识的深度,才能更好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在现代化信息极度发达的社会中,要想成为好的教师,他们不但需要建立专业知识,形成专业人格,提高专业能力,完善专业态度,形成专业自我,而且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教育者才能做到将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答疑解惑。好老师还应是智慧型的老师,懂得生活、娱乐、学习、工作、情感等各方面的内容,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能够在各个方面做学生的引路人。为此,广大教师要遵循习总书记的指示,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18]。

(四)一名优秀教师应该富有仁爱之心

关于“仁爱”习总书记是这样说的:“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19]仁爱作为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基础,是教育事业不断前行、进步的关键,好的教师应该用诚挚的爱去关心学生,感动学生,用爱拉近学生间的距离,用爱点亮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爱的海洋里健康欢愉地成长。好的教师应该是有同情心的,他们会主动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感受他们的失落与不快,用暖暖的真情去感动学生,用真切的眼神去鼓励学生。一名教师是否具有仁爱之心大致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人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地呵护、关心、信任学习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恰当的方式引导他们,不把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首要标准,尊重他们的个体独立性,鼓励学生,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二是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了解到他们在学业上,情感上,生活上以及工作上等各方面的需求,善于倾听,不伤害学生的自尊,从学习者的角度用自己的经验给予中肯的建议;要理解学生,懂得用专业的知识帮助受教育者分析他们所在的那个阶段的困惑与不解。还要学会与学生平等相处,平等交流,做他们精神上的良师益友;三是教师要爱护学生,要做到宽严相济,要言传身教,用科学的、轻松的方法与学生沟通交流,不体罚及变相体罚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不鄙视嫌弃学生,并在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师生和谐相处的温馨的氛围。最后,由于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难免情绪波动较大,而负面的情绪是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以一种正面的阳光的心态投入到教育活动中去,要学会积极地调适负面情感,绝不能因为自身的情绪问题而让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因为这是与仁爱教育相悖而行的。

三、教师的地位:尊师重道,使教育者成为社会上最受尊重的职业

《礼记》中说道:“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意指凡是为学之道,以尊敬老师最难做到;老师受到尊敬,然后学问才会受到尊重;知识受到尊重了,然后人们才会知道学问的可贵之处。这不仅要求人们的言行举止体现出对教师的敬重和礼貌,更要求他们从内心里发自肺腑地尊崇老师,尊重真理。程门立雪、百世之师、门墙桃李、恩逾慈母、经师人师……此类尊师重道的例子数不胜数,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时至今日,尊师重道观念依旧毫不过时,对教育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3年教师节慰问信中,习总书记明确提出:“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20]次年6月,习总书记就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他指出:“要加大对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及偏远山区的教育资源投入,争取让每一个贫困地区的儿童有机会接受和城里学生一样的教育,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2014年北师大座谈会中,习近平又一次表明了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鼓舞有情怀有梦想的年轻一代到落后的农村、到偏远的山区去传播知识,为人民素质的提高,为社会的进步发展建功立业。要让全中国的人民普遍认识到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尊师重道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

(一)尊师重道是道德修养的基础

古語有云:“人有三尊,君父师也”。自古以来就有人把教师、国家君主、以及养育自己的父母相提并论,可见教师地位的重要程度。“师道立,则善人多”,意指只有形成尊重教师,敬重知识的社会风气,品行高尚的人才会越来越多。从个人角度分析,尊师重道是个人品德的外在表现,是一个人素质修养的基础,更是一个人内在心理活动的显现。从社会角度分析,尊师重道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营造一种和谐的社会气氛,会使人们自觉地由尊师上升到重道的层次,这不但有利于教育的发展,而且会促进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由此可见,尊师重道不仅仅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石,更是社会整体素质提升的标志。试想,一个人如果连传授知识,美化心灵,给予他精神和文化双重底色的“人类工程师”都不尊敬的话,还能期待他对社会、对国家有所贡献吗?

(二)尊师重道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

《荀子大略》中说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这句话意指国家要想发展就要敬重老师,尊重教授专业技能的师傅。国家如果趋于衰败,那么一定是因为轻视教师,教师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可见,一个社会能否形成尊师重道的风气,事关国家兴衰存亡。反观当下,现今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毫无例外都十分重视教育,尊重教师。甚至有些发达国家,对于教师行业的入职门槛要求极高,只有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才有机会成为教育者。因为他们深知高水平的师资才是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在我国,习近平任国家主席后,也充分地认识到教育对国家发展的作用,并曾多次在重大场合提出教育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国务院制定印发的《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也提到,到2020年我国要打造形成一支具有高尚的道德、专业的教学水准、积极向上的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为了尽快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国家不但要从经济上提高教师的待遇水平,解决教师的生活问题,让他们无后顾之忧,不遗余力地潜心尽力做教育,搞学问;广大人民更要从思想上重视教育者的作用,努力形成敬重教师,尊重知识,重视教育,追求真理的社会风气,让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职业。

四、从习近平教师观分析教师的职业价值

教师的职业价值主要是体现在教师以教书育人为教育发展做贡献为追求,并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职业幸福感上升到人生价值和生命价值的层次上来,所以,教师的职业价值按对象可以分为教师的社会价值和教师的个人价值。

(一)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

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主要是指教师作为社会万千职业中的一种,他们以自身独特的方式为个人、集体、国家培养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的各行各业的合格人才。此种社会价值能否顺利实现由教育者的专业、教育者的德行、教育者的责任心以及他们的地位决定,它是教师的教育活动对学习者及国家需要的一种满足。通常来说,教师的社会价值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第一,教师是继承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的传承者,是过去与现在的文化桥梁。众所周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这些沉淀了千年的文化需要教师这一人类伟大的职业群体去继承,去传播。第二,教师是现代化知识与文化的播种者,为教育与现代文化的发展做贡献。教师作为知识的播种者,他们承担着为社会培育人才,输送人才的重任,是一个国家能否恒定发展的关键因素。第三,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起着塑造生命、美化心灵的作用。他们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有意无意地塑造着学生群体的生命,对他们未来的性格与品行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好老师就像是冬日里的阳光,温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终身受益。

(二)教师职业的个人价值

教师职业的个人价值主要是指教师职业不但可以解决教师个体生存与自我发展的需要,而且可以在这一过程中使教师获得自我满足。教师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以教师社会价值的实现为前提的,两者是和谐统一的。

马克思主义学说认为人的价值首先表现为其社会价值的实现,而后才是其个人价值。现代教育者的个人职业价值首先表现为能否最大程度地使学习者和国家的需求得到满足,让学习者、同行业教育者、以及社会对其表示肯定。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发展具有滞后性,教育的作用不能被立即显现出来。好的教育者通过培养在各行业发光发热的优秀人才,由他们为社会所作出的贡献来实现其社会价值,而后使得教师的个人职业价值得到体现。其次,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地运用专业知识与素养促进了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满足了学习者渴求知识、发展身心、获得爱与被爱能力的需求。在这样一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教育者能够充分地得到学生的敬重与热爱,从而使得其个人精神需求得到了满足,个人职业价值得以实现。最后,教育过程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学习者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不但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而且使得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发展,满足了终身学习的需要,同时实现了个人的价值,即教育者是在与学习者互相切磋,共同进步中得到满足的。这样一个关心爱护学生,并且乐于帮助引导学生发展进步的教育者,才是一个能真正实现个人职业价值的好老师。

习近平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21]因此,广大教育者应該牢记习总书记的教诲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学识,有爱心的“四有”好老师,只有这样,教育者的价值才能实现,尊师重道才能蔚然成风,老师才能成为社会上最受尊重的职业,知识才能得到重视,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 韩震.做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好教师[J].中小学校长,2014(12).

[2] 于占颖.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3(6).

[3] 上海市西延安中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吧[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

[4] 魏成刚,杨智勇.强化督导职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J].教师,2016(19)

[5] 徐艳伟.农村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现状调查与建议[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5(5).

[6] 韩明水.谈谈品德与社会课直观教学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6).

[7] 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2).

[8] 张学斐.孔子道德修养论及其现代启示[D].南昌:南昌大学,2014.

[9] 孔玉芬.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科学社会主义,2008(2).

[10] 杨泽波.孟子之乐的层级性质及其意义[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11] 王文利.家长与老师的合作[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1).

[12] 黄敏,钱毓芳.中国梦研究述评及展望[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4).

[13] 蔡春林.基于自我领导的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研究[J].科教文汇,2015(8).

[14] 赵淑蓉.廉洁从教是教师立教之本[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4).

[15] 葛稳罡.李商隐诗歌意象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16] 张贝贝.微格教学在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中的应用研究——以河南省部分高校为例[D].河南:河南大学,2015.

[17]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习近平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节选[J].北方经贸,2014(9).

[18] 薛伟平.铭记“三个牢固树立”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J].青海教育,2014(9).

[19] 王文利.家长与老师的合作[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1).

[20] 陈文华.法理学视角下的教师道德建构[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21] 张丽萍.走“四有”之路,促学生健康成长[J].未来英才,2015(11).

(责任编辑:蒲应秋)

猜你喜欢
教师素养
关于新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几点思考
浅谈师生问答细节的教育思考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提升幼儿园教师素养的策略研究
中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美术教学中的随堂欣赏研究
论教师在“农业化教育”中的角色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