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静芳
摘 要:生活是最真实的课堂,学生在生活中學习,学习生活中的知识,才能引导学生发现品德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升品德教育的价值。为构建充满活力的小学品德课堂,有必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探究和应用。从创设生活情境、运用生活素材、展开生活探究、鼓励生活应用这些方面,探讨了贴近生活,让小学品德课堂充满活力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品德;生活;活力;实施策略
新课改指出,应关注生活对教学的价值,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即教育”指出,生活具有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应为改造生活而实施教育。品德课程是一门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教给其生活规律与方法,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活的本质。所以,小学品德教学时,有必要贴近生活,建构充满活力与生机的生活化课堂。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活趣味课堂
小学生对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事情非常熟悉,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感悟。“生活即教育”指出,生活具有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由此,可以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在课堂上分享生活故事,学习生活知识,有效建构趣味活力的品德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如《健康过冬天》知识学习时,有一个环节为“快快好起来”。教师借助生活图片及语言,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教师展示学生感冒发烧、长冻疮的一些图片,并引导:“冬天很冷,在我们遇到这些问题时,如何让自己快快好起来呢?”在这样的提问引导下,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展开互动交流。整个课堂活跃起来,学生各抒己见,发表看法和意见,建构了趣味课堂。
二、运用生活素材,丰富学习内容
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素材,通过精心挖掘、挑选和整理,可以成为丰富品德课程学习内容的有价值的学习材料。再者,品德课程本身教的就是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知识,通过拓展运用生活素材,能有效优化教学质量。可以挖掘生活中的故事、生活现象、实物素材、生活场景、生活问题等,作为品德课程学习内容。通过优化选择、恰当运用,能让品德课堂充满活力。
如《别伤着自己》知识学习时,可以引入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案例,丰富该小节“危险是怎么发生的”“受伤了怎么办”的教学内容。师:“生活中有哪些做法可能会伤到自己呢?”教师提示下,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生活中的案例来表达。学生想到,“玩小刀、爬到高处、在走廊上打闹等,都可能产生危险,伤到自己”。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借助平时拍的生活中的照片,呈现一些危险操作,指出:“要避免危险,就不能做这些危险的行为”。运用生活素材,丰富学习内容,建构了各抒己见的生活化有活力的课堂。
三、展开生活探究,发展学习能力
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实践创新、健康生活,有必要在生活化学习模式下,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探究生活的本质,发现品德与生活的联系,运用品德知识改造生活,提升学生生活技能与品德素养。鼓励学生合作探究,运用品德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有助于发展学生学习能力。
如《健康过冬天》知识学习时,教师鼓励学生贴近生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如何过一个健康而快乐的冬天呢?”学生合作探究,结合生活实际和健康知识,运用品德课程知识解决问题。分析生活现象,结合自己的经历,提出:“要多锻炼、穿暖和、擦护肤品、勤开窗”等,从这些方面出发,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展开生活探究,有助于发展学生学习能力。
四、鼓励生活应用,提升核心素养
“生活即教育”指出,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在于改造生活,应为改造生活而实施教育。为培养学生健康生活、责任担当的核心素养,有必要鼓励学生在学习品德知识后,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网络,提升自身道德素养,在生活中学习品德与应用品德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完成后,设计延伸拓展环节,布置一些生活化的实践应用类任务,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探索与感悟,提升核心素养。
如《早睡早起》小节知识学习后,教师设计延伸拓展任务:制定早睡早起计划表,并在生活中遵守。任务导向下,小学生与家长一起,在生活中学习小学生睡眠的相关知识,了解到应每天睡足10小时,晚上10点前睡觉为最佳时间。结合生活知识与健康常识,家长帮助学生制定作息计划:“我一般10点睡觉,7点起床,午睡一小时,一天睡10小时。”通过鼓励生活应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与作息规律,能有效提升学生健康生活的核心素养。
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知识与道理,也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品德课程教学时,有必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创设生活情境,学习生活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展开生活应用,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习到真正有价值的知识,也能更好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品德教学时,还应该多设计一些生活化、开放性的活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展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边爱新.回归生活,让小学思想品德课充满活力:关于小学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探索与思考[J].学苑教育,2017(3):94-95.
[2]戴虹.让思想品德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8):48-49.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