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2018-04-28 03:16
新课程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口才考核比赛

“演讲与口才”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主干课程之一。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满足其未来职业发展需要是该课程的教学目标。笔者在多年的“演讲与口才”教学实践过程中,基于建构主义理念,在教学主体定位、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手段应用、教学过程推进和教学结果考核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逐步积累了一些系统的、有效的教学经验。

一、教学主体学生化

“演讲与口才”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至关重要。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做到以下几点:

1.合理分配教师“讲”的时间和学生“练”的时间。只有教师讲没有学生练的课堂是教师的个人秀,反之,教师极少讲只让学生练,这样的课堂就沦为学生低水平的重复训练场。根据笔者的经验,教师所占用的课堂时间(平均)以不超过学生的训练时间为宜。足够的训练时间是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的基础,也是保障。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的是教练角色,主要负责完成要点讲解、要领示范、任务安排、训练指导、结果考核。

2.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共同发展是提高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多元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和良好的个人示范来营造宽松、有趣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教学内容项目化

按照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将“演讲与口才”教学内容分为口才基本功训练和口才应用训练两大模块。口才基本功是提高口才应用能力的基础,各种场合的口才应用是口才基本功力的综合体现。其中,口才基本功模块安排有:普通话训练、语感训练、态势语言训练、心理训练、素材准备训练五个训练项目。口才应用模块安排有:朗诵口才训练、演讲口才训练、主持口才训练、推销口才训练、面试口才训练、汇报口才训练等六个训练项目。

图1 “演讲与口才”教学项目

三、教学手段信息化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了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知识的直观性,使学生真正的提高各种技能,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和信息化手段相结合。为此,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课程改革实践,以信息技术和课程深度融合为着力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信息化手段包括网络、视频、动画、图文等手段,可使抽象的课堂形象化,使单纯的说教生动化,使有限的课堂时间向课外延伸。

信息化手段能够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积累教学资源。以演讲口才训练项目为例,将网络上优秀的演讲视频引入到课堂,以此为先导展开演讲口才的要点讲解,然后布置任务,安排学生开展演讲比赛,并对比赛过程进行录像(以备学生自检和进行期末优秀节目展播),最后,微信投票评比。整个过程中应用到了网络、视频、微信等信息化手段,将抽象的技能要点变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调动学生“学”和“练”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做中教,做中学”。

在课时受限的情况下,信息化手段可以使课堂突破时间限制,实现课堂向课外延伸,学生可以在课下完成学习和比赛。以朗诵比赛为例,让学生在“配音秀”这类软件平台上进行配乐朗诵,并将朗诵作品进行网络评比。学生对这样的比赛形式非常感兴趣,课下会自觉完成,甚至主动聆听学习优秀的作品,反复尝试以录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发在微信朋友圈展示。此类新颖的教学形式教学效果非常好。

四、教学过程竞赛化

图2 “演讲与口才”“以赛促学”

每个应用口才训练项目,均按照“教师要领讲解示范→学生课内练习改进→学生课外比赛准备→学生课内/课外比赛展示”的程序进行。每一次比赛从组织到开展,都由学生分组轮流负责,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负责监控和指导。

以演讲口才训练这一项目的比赛为例,演讲比赛教师和学生需按照表1中的任务清单开展教学活动,其中学生写讲稿、策划演讲比赛及预演需在课外完成。在执行过程中,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需注意以下两点:1.演讲主题的选取。应选择学生感兴趣、有话可说的话题,同时也能触发观众的心灵共鸣。按照教学进度,这个比赛也恰逢“感恩节”前后,这个主题也很应景。2.讲稿质量的把控。在学生初稿完成后,教师一定要对稿件从字数和质量上进行把关,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质量较差的演讲出现。

本课程一般设有几个平行班,每个小班的期末最后一次课安排合班上,开展期末交流汇演。每个小班中的优秀比赛作品将有机会在这个课堂上精彩再现。根据笔者以往的经验,因为有更大的展示舞台,参加表演的学生都会尽全力做好准备,对原有的作品进行改进。这样的期末汇演深受学生喜爱,对于参演的学生是一次激励和改进,对于其余的同学也能起到促进作用。

五、课程考核灵活化

教学项目的优化和教学手段的信息化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机制。本课程采取过程性考核,成绩构成项目见表2。

表2 课程考核项目表

本课程的过程性考核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考核主体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的双重模式。由教师与班内的6位学生代表组成评委团,对每一次比赛进行评分。这种评价机制更加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旨在激励学生在每一个学习环节都能够积极参与。2.课程考核引入课外相关比赛加分项,比如学生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主持人大赛,模拟面试大赛等,学生只要交来相应的获奖证书,就可以申请加分。旨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口才比赛,实现更广泛的以赛促学。3.对进步明显者加分。学生的进步状况最能体现教学效果。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善于各种口才应用,跟学期初相比,只要进步明显,并被评委团评选为班级进步前五名者就可按标准加分,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自我提高为基本目标。4.优秀组织加分。每一次比赛,均由学生分组来轮流组织。对于活动组织效果好的小组,进行评选和加分。旨在鼓励学生组织好课堂比赛,提高组织协调能力有。教学实践表明,该过程性考核方案可操作性强,学生的满意度也高。

参考文献:

[1]孙海燕,刘柏奎.口才训练十五讲(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董乃群.演讲与口才实训教程[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6.

[3]彭义文.口才训练教程(第二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口才考核比赛
哲理漫画
高校大学生演讲与口才实践能力提升研究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语言就是力量
选美比赛
比赛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最疯狂的比赛
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