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景志 陈强 熊超
【摘要】 目的 分析粘连性肠根阻(AIO)手术时机选择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110例粘连性肠根阻患者, 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58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行晚期手术治疗, 研究组患者行早期手术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肠切除率3.4%和复发粘连性肠梗阻率8.6%均低于对照组的15.4%和23.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3.1%高于对照组的7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手术时机早, 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预后效果更佳。
【关键词】 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预后影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1.007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surgical timing of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AIO) o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10 patients with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were divided by admission order into research group (58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52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late surgery, and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early surgery. The prognosis effect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research group had lower intestinal resection rate as 3.4% and recurrent adhesion intestinal obstruction rate as 8.6% than 15.4% and 23.1%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research group had higher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3.1% than 75.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research group had obviously lower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s 5.1% than 17.3%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early surgery shows better prognosis effect and it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Surgical timing; Prognosis effect
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中, 肠梗阻是其中的一种, 该病是肠内的内容物失去正常运行的能力, 不能顺利通过肠道, 该病的发生率较高, 相关调查中指出, 该病的发生率仅低于阑尾炎和肠套叠[1]。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多为有腹部手术史患者, 临床中对于粘连性肠梗阻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经过保守治疗, 多数能够缓解病症, 但仍存在单纯性肠梗阻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 一旦发生, 容易的导致肠坏死, 病死率高达30%[2]。因此, 手术治疗的时机要选择在绞窄性肠梗阻发生之前。但目前临床中缺乏判断肠根阻是否有肠坏死和坏死倾向的检查和标准, 这无疑给手术时机的把握带来了难度, 而把握手术时机对患者预后产生了关键影响[3]。本次研究抽取2013年6月~2017年5月本院接受的粘连性肠根阻患者110例, 分组行早期手术和晚期手术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现报告如下。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根阻患者110例, 入选患者均符合肠根阻诊断标准, 经腹部X线片、超声检查、CT检查确诊。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研究组(58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0例, 女22例;年龄28~64岁, 平均年龄(46.5±6.2)岁。
研究组患者中男32例, 女26例;年龄26~65岁, 平均年龄(46.9±7.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禁止进食饮水, 并进行预防感染, 抑制酸分泌、消化液分泌, 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措施, 缓解症状[3]。
对照组患者行晚期手术治疗, 未发现肠绞宰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先行保守治疗, 治疗2~5 d后, 症状无任何缓解或加重, 转为手术治疗。
研究组患者行早期手术治疗, 实施治疗后2~4 h观察患者腹部体征, 8~12 h X线复查腹部, 观察肠管液平面变化和肠管扩张程度, 发现早期典型的肠绞宰临床症状和体征, 立即實施手术治疗[4]。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肠切除和复发粘连性肠梗阻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生症发生情况。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体征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减轻;无效:症状和体征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1 两组患者肠切除和复发粘连性肠梗阻情况比较 研究组的肠切除率和复发粘连性肠梗阻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并发生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粘连的发生是纤维增生的炎症反应, 发生后, 大量的纤维深处、沉积, 进而形成一种纤维网络, 而其发生的粘连程度受到了纤维的形成、分解、吸收的影响[5]。若发病后,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肠腔结构和肠壁受到影响, 从而导致炎症发生, 甚至累及整个肠腔。若浆膜面完整, 渗出液会进入到腹腔, 导致肠粘连及肠梗阻[6]。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粘连后引发的肠管急性梗阻, 是肠梗阻中的常见类型之一, 在发生后对临床外科医生的选择治疗疾病的時间和方法形成了困扰, 也就是在不断改进保守治疗方法的同时, 哪些患者需要在什么时机进行手术治疗[7]。若是单纯肠梗阻阶段盲目的实施手术治疗, 不仅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 还增加了粘连再次发生率和肠梗阻的几率[8]。
目前, 临床中对于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多是根据病史、体征、辅助检查等方式, 这种诊断方式不存在任何困难, 治疗上多采用手术治疗和保守是治疗, 而临床中多倾向采用减压、解痉、禁食、灌肠、抗菌、纠正低钾、钠等保守治疗, 在出现肠绞窄征象后再行手术治疗。但若患者出现如血性腹水、腹膜炎等明显的肠绞宰征象后, 在实施手术治疗, 则肠管已经出现坏死的情况, 肠切除不能避免, 而且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因此, 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间的把握对患者的预后产生重要的影响。
本次研究中, 晚期手术患者均先进行了保守的2~5 d的治疗, 发现临床症状无缓解, 且存在逐渐加重, 以及不能排除肠绞宰的情况后, 转变为手术治疗。而且结果发现患者预后效果较差, 肠切除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高。有研究对晚期手术的粘连性肠梗阻预后进行了分析, 认为即便是外科医生经验丰富, 患者就诊后诊断为单纯性肠梗阻, 但>30%的患者手术后被证实为肠绞宰性肠梗阻。因此, 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在保守治疗12~24 h后, 临床症状无缓解, 肠坏死倾向大, 若临床症状未加重, 也要实施手术治疗。有研究认为大多数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的方式有效, 但对于一些最终需要采用手术方式是治疗的患者而言, 长时间的保守治疗会延误手术时机, 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 甚至增加死亡率。
综上所述, 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要根据临床治疗的征象变化判断, 尽早手术能够降低肠切除率、粘连性肠梗阻的复发率, 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 任卫江. 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 中国社区医师, 2016, 32(18):47.
[2] 陈秀杰, 刘炳荣. 小儿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6, 2(3):179-181.
[3] 梁新宇, 袁鑫生, 吕凤根. 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的探讨.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 31(1):61-62.
[4] 孙和平, 郭定刚, 徐小盛. 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的探讨.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 24(16):1936-1937.
[5] 李贵全. 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的探讨(附216例临床病例分析). 中外健康文摘, 2013, 18(6):382-383.
[6] 陈小勋, 李强辉, 周永醇, 等. 腹腔镜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效果.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2, 21(1):122-124.
[7] 卢宗耀, 冯力. 小儿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选择.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4, 26(3):95-96.
[8] 屠义梅, 张乃臣. 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时机. 河北医药, 2013, 35(19):2972-2973.
[收稿日期:2018-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