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斌
(武威职业学院,甘肃 武威 733000)
甘肃省高中汉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趋势。
利用Excel 2003软件对查阅文献获得1985年、1991年、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甘肃省高中汉族学生的身体素质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分析。
由表1可知,1985—1995年,甘肃省高中汉族学生除个别年龄组50m跑成绩下降外,绝大多数年龄组50m跑成绩普遍提高。1995—2005年,甘肃省高中汉族学生50m跑成绩普遍出现下降趋势,乡村男女生速度素质平均下降的幅度大于城市男女生,2005—2010年,甘肃省高中汉族学生50m跑成绩又现上升趋势,乡村男女生上升的幅度大于城市男女生。
由表1可见,甘肃省高中汉族学生,在1985—1991年,城乡男女生耐力素质普遍下降。1991—1995年,男生耐力素质下降,女生耐力素质呈现上升趋势。1995—2005年,学生耐力素质持续下降。1995—2000年下降的幅度大于2000—2005年。2005—2010年,城乡男女生耐力素质不同程度止跌并有回升趋势。
从表2可以看出,1985—1991年城乡男女生肌肉耐力呈现上升趋势,1991—2000年城乡男生肌肉耐力素质呈持续下滑趋势。2000—2010年,男生肌肉耐力呈现上升趋势。2000—2005年,女生肌肉耐力仍持续下滑,乡村女生下滑明显于城市女生,而2005—2010年,城市女生耐力继续下滑而乡村女生上升。从表2立定跳远成绩变化可以看出,下肢爆发力变化情况。1985—1991年,大部分学生立定跳远呈下滑趋势。1991—1995年,大部分学生立定跳远成绩呈上升趋势。1995—2000年,城乡男生和乡村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呈上升趋势,城市女生呈现下降趋势。2000—2005年,学生立定跳远呈现下降趋势。2005—2010年,城乡男生和城市女生除个别年龄组外,绝大部分年龄组立定跳远成绩回升,呈上升趋势。1985—1991年,城乡男女学生柔韧素质呈下降趋势。1991—1995年,城乡男女学生柔韧素质呈上升趋势。1995—2000年,城乡男女学生柔韧素质呈下降趋势。2000—2010年,城乡男女生柔韧素质逐渐回升,呈持续上升趋势。由此可见,甘肃省高中汉族学生下滑的柔韧素质在2000—2010年出现好转,并呈持续上升趋势。
表1 1985—2010年甘肃省高中汉族学生速度素质(50m跑)和耐力素质变化状况 s
表2 1985—2010年甘肃省高中汉族学生肌肉耐力(次/min)、立定跳远(cm)和柔软素质(cm)变化状况
研究结果分析发现,甘肃省高中汉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具有起伏的曲线型,速度、耐力和爆发力在1995—2005年出现持续下降,柔韧素质在1995—2000年出现持续下降,但并不是呈持续下降趋势,除城市男女生肌肉耐力在1991—2010年持续下降外,城乡男女生的速度、耐力和爆发力在2005—2010年呈现出上升趋势,柔韧素质在2000—2010年呈现出上升趋势。
这表明甘肃省高中汉族学生身体素质下滑趋势得到遏止并回升,这与全国高中汉族学生体质的研究结果一致。甘肃省高中汉族学生身体素质在1995—2005年出现持续下降主要原因是:教育的不公平致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和升学压力过大,学生在学校体育活动的时间、场地和器材的不足,家长怕体育锻炼影响孩子的学习和造成伤害而不重视、不鼓励孩子平时的体育锻炼,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的原因,造成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少而强度不足,从而导致了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出现了持续下降的现象。由于汉族学生体质持续的下降,引起了党、国家及社会的极大关注和高度重视,国家针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制定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甘肃省根据甘肃省情在全省积极而扎实的推行阳光体育政策,切实保证高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和质量,使得甘肃省高中汉族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滑状况得到遏止,并不同程度的回升。甘肃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继续推行好阳光体育政策,贯彻实施好中央7号文件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确保高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质量,坚持不懈的改善和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编. 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编.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编.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