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实施策略探究

2018-04-26 02:18赖志松
新一代 2018年22期
关键词:促进实施策略体育教学

赖志松

摘 要:正确理解健康的涵义,在学校中针对体育课程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有效把控体育教学和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积极更新体育教学观念,完善教学方法,促进心理健康实施。

关键词: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实施策略

体育教学是一项增强学生健康的关键方式,其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在重视身体的同时忽略心理,此种观念是相当片面的。目前诸多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且越来越严峻,均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所以,体育教学必须将健康放在首要地位,提高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现如今,素质教育大力开展,在此背景下体育教师应加强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实施的对策探究。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为其提供主动探索机会

体育教师在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需大力创造机会,使学生创造力与独立性得到充分发挥。在将活动所需器具向学生展示时,体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想出具体的玩法。学生们可以在探索中享受不止一次成功的快乐,并且会进一步加深对自身的认知,提高自信心。

(一)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造良好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好服务。举例来讲,在社会不断发展中,很多商家都应用推广超市这一新型购物方式,突出顾客的主体地位,使其置身在超市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各种商品。在开展体育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该种经营理念融入其中,完成授课及自选两方面内容的设置,此中均有许多活动可让学生自行选择。在所营造的轻松、开放的氛围中,让学生以自身发展需求为依据,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进行自主选择和思考。一方面学生学习、掌握了自身所需知识,另一方面也在学习中树立起自信心。

(二)要求与引导学生自行编排游戏,激发其创新意识。通过独立编排游戏内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其获得多次成功的快乐,由此树立自信心,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协同合作的乐趣,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在体育教学中的突出,让学生在练习中独自编排游戏便是有效性最强的一种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方法。例如篮球教学,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展之前,制定多个游戏框架,并准备好所需器具,明确活动范围,然后在教学中让学生自由组合,以活动小组为单位 编排游戏。体育教师在游戏进行前积极鼓励学生,使其加强创新,切忌复制之前掌握的游戏内容,并且尽量保证各个小组之间内容不同,尽全力创造出可强健体魄、激发体育兴趣的新颖的游戏。在游戏中,让学生自由活动,提高其自我组织与管理能力。与此同时,对于具有较强创新性及活动形式与方法都比较新颖的活动小组,体育教师应给予一定鼓励和认可,且针对少数游戏不新颖的小组进行引导和帮助。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独立训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其体育兴趣及热情,提高他们的创造力,丰富自身经验。学生凭借自身努力收获成功,能够促使其自信心得到有效树立,帮助学生加强彼此间的信任。

二、发现并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体育教学即为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可为参与人员带来成功的喜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从意志及行为等方面表现出学生的实际心理状态,体育教师利用这些信息能够轻易了解心理上有障碍的学生。比如,在体育课堂上,某女生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在每一次以合作形式进行练习时,都会悄悄溜走,而在进行个人練习时却有较为突出的表现,在教师了解之后发现她在很小的时候便被父母送给了别人,在她进入初中时父母又将其要了回来,而在这个女生的心理早已形成自己是多余的这一障碍。针对她的具体情况,教师与之谈心,使其明白父母在将其送出去的时候有着很深的愧疚感,鼓励她主动参与到合作活动中,为同学提供更多帮助,让她产生自己很有用的观念。在日后一段时间中,她终于主动参与集体活动,并从中获得乐趣。

三、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体育活动的作用十分广泛,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身体发展,主要包括提高有氧能力与柔韧性以及强健骨骼等。另一方面也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比如树立自信心与稳定情绪等。比如说,某位体育教师所带的14级的一名女同学,她的身高是160米,而体重达到了130斤,因为过于肥胖经常被身边的同学嘲笑。在体育课上,当进行短跑练习时,体育老师允许她比别人跑慢一点,不过同样需要跑完两圈。在其他同学参加篮球比赛时,这名女同学可以只进行运球跑这一项练习。在体操技巧课教学开展中,她也可以只进行上下肢力量训练。久而久之,该同学的体育学习兴趣被大大激发,而且其他同学也不再嘲笑她。再比如,在进行山羊分腿腾跃这项练习时,如果其中某一学生并未越过,也不表示该学生没有能力,仅仅可以说明该他尚未掌握有效操作技巧。此时,若体育教师对其进行直接批评甚至轻视,必定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在心理上遭受巨大伤害,产生畏难与抵触情绪。相反的,如果体育教师能够给予更多帮助和鼓励,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任,然后继续练习,那么学生将树立起强大的自信心,做好练习。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其与他人交往的兴趣,由此确保人际交往的和谐,且以团结协作为基础促进学习和成长。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先要创设良好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取合作的喜悦。然后通过体育游戏的合理应用,实现学生强身健体与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此外,体育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明确自身特长和能力以及不足等,并不断进行自我改善,让自己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施静娴.大学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和促进[J].内江科技,2018,39(12):82+123.

[2]罗志祥.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实施途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8(12):112-113.

[3]王瑞明.浅谈初中体育对学生健康的促进[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2):180+179.

猜你喜欢
促进实施策略体育教学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