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惠英
摘要:德育教学在整个入校求学阶段都是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从小学到大学,德育教学相伴始终。在现阶段,中职德育课程给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德育教学为基本的出发点,不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关键词:中职院校;德育教学;有效学习
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道德素养逐渐成为评价一个合格人才的标准之一。在中等职业学校推进的教育改革中,提高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也是培养现代化建设劳动技能人才的需要。中职院校成了提高中职生思想道德素养的主要场所,德育课堂则成了中职院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但当今中职生的德育课堂教学状况却令人担忧,现已很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一、中职德育课程出现的问题
(一)学校重视不够
中职院校作为培养学生特定技能的学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中职院校却不太重视对学生文化知识的培养,更不用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德育。学校的重视度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德育状况和学习情况。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改进思想品德教育状况,必须加大学校的重视力度。
(二)中职生家庭社会公德、人伦道德缺失
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实践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并在实践过程中共同遵守。而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缺乏应有的家庭和社会公德,大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养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并延续到中职的学习生活中。在学习中不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在生活中不能与学生友好相处,更缺乏基本的人伦道德。所以,针对此种状况,对中职学生进行德育很有必要。
二、如何上好德育课程
(一)以学生兴趣为德育出发点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在课堂中设置一些新型的教学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例如,在讲中职德育《增强法制观念》的时候,教师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播放一个法制频道的具体案例,来吸引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带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之后,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课本知识的学习,学习本课中的重点和难点,即“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中的基本知识,从而指导学生树立基本的法制观念,在实际生活中学会遵守基本的法律,做守法的公民,完成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兴趣点,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把握,促进教师的高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理解。
(二)注重德育的实用效果
在中职教育阶段,教师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就业需求,给学生进行更加实用的德育,关注教学的“实用性”,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首先,教师在设计德育教案的过程中,要尽量降低教案的难度,针对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配合新型的技术和工艺特点,同时结合企业对人才的实际要求,给学生进行实际的讲解,使學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坚信德育课程的益处。其次,教师在德育课程中要尽量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上讲台去展示自己的才华,定期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专题演讲,提升学生的口才和胆量。不能单纯以卷面的成绩去判定学生的学习水平,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水平。另外,教师在教案设计过程中,应多结合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给学生进行指导,为学生的成才就业提供便利。
(三)触动学生心灵,引起共鸣
中职德育课程的教师在设计德育教案的过程中,要引起学生的共鸣。首先,教师把德育教学的案例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联系,把课本上“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实践,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从而引起学生共鸣,促进共同进步;其次,教师在教案的设计中,要根据中职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给学生提出切合实际的教学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真正对学生的心灵进行抨击,使学生切实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并对自己以往的学习生活进行必要的反思。另外,在德育教学过程中,要坚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针对一些细节问题,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聆听学生内心的声音,并通过设置一些教学情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能力,触动学生的心灵,从而促进教师的高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
(四)提升教师素质
在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要提升德育教师的专业素养,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学校要经常组织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指导教师不断追求创新,不断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从而把一些新的理念和教学手段运用在实际的德育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激发学生的德育思维和专业素养,从而促进有效教学;其次,教师在设计德育教案的过程中,要多采用新型的现代化的教案模式,给学生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从简单的问题出发逐渐过渡到比较难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深刻思考和有效理解,顺利地完成课堂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中职德育课程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创新德育教学模式,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职业需求,给学生进行实际性的指导,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彬.中职政治兴趣教学方法,《科学中国人》2014年07期
[2]赵珍珍.提高中职学生德育学习兴趣的思考,《职业》2015年02期
[3]胡小泊.浅议提高中职学生政治课兴趣的有效教学法,《河南商情》2013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