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生在写作时,常常会出现,文章的表达语序混乱,缺乏条理性;言不由衷,表达不准确。本篇将谈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聚焦“文眼”、发现“文体”、品析“妙语”,从中引导学生发现表达的精妙,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文字表达力和语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言语表达;条理性;有个性;准确性
语文教什么?《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应该是教语言。我们应关注“课文是怎么写的”,紧紧扣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走进言语深处,关注表达形式,触摸语言文字,咀嚼文字精髓,感悟语言散发出来的独特气息。
叶圣陶老先生曾言:“读与写甚有关系,读之得法,所知广博,眼光提高,大有助于写作练习。”可谓一语道破阅读之于写作的价值。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每一堂语文课我们都要以发展学生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为主线,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践活动,在日积月累中,逐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众所周知,学生在习作时,语言表达总是出现语序混乱、缺乏条理性,人云亦云、缺乏个性,言不由衷、表达不准确的现象。针对此种情况,笔者在阅读教学中试从三个方面入手,让学生不断地品赏言语表达,从中学会了言之有序,言之有味,言之准确。
一、 聚焦“文眼”,让表达言之有序
表达的语序混乱,缺乏条理性的问题,困扰着不少学生。教学中,笔者发现教材中的作品,言语条理特别清晰。而“文眼”则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
教学时,一是可聚焦“题中之眼”,以开枝散叶法,点亮“文眼”,引导学生关注篇章表达的条理性。如,《彩色的非洲》围绕题目中“彩色”一词,篇章布局极具特色。教学时,我围绕“彩色”一词,巧设两问,层层深入阅读:一问,非洲给你留下的最初印象是什么?引导学生关注题中“彩色”一词。二问:作者怎样有条理地介绍各种彩色景物的?引导学生品读文章首尾两段呼应式表达,并关注“非洲不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等段首句子,研读如何过渡。至此,围绕“文眼”作者如何以“总一分一总”方式构篇,如何运用关联词有条有理地巧妙过渡等,一一呈现眼前。不仅关注彩色的风光,更关注了构篇及过渡的表达。二是聚焦“文中之眼”,以上勾下联法,擦亮文眼。揭全文之旨的句段在篇首中出现,则后者必呼应;在篇末出现的句段,则开篇必点题;在篇中出现的句段,则结尾必顾之。因此,我采用上勾下联法,点亮“文中之眼”。如,丰子恺在《白鹅》写道:“鹅的高傲,更表现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围绕此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不断地品悟:作者如何从不同方面有条理地写出鹅的高傲?如此拨开云雾,感受内容,更学习“言”如何围绕“眼”层层展开表达。
因此,在阅读教学时,如能引导学生抓住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或句或段,品之、悟之,便能为习作中有条理的表达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 发现“文体”,让表达言之有味
在学生的习作中,经常出现人云亦云的情况,个性化语言更是少之又少,怎么办?细品教材,不难发现,不同文体的文章其表达是各具特色的:游记的言语常给人移步之感,如入其境;童话、神话、小说等文体,常以峰回路转式的表达,带来震撼……借助这些独特的表达,能有效改变学生的习作现状。
在阅读教学中,教者可从文体特点设问,抓住关键品味。如,教学《颐和园》时,我顺游记的特点启发:“作者游览了多处景点。他是怎样把我们从这一处带到下一处的。”引导学生聚焦每节首句“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从万寿山下来,就是……”等。品读后,学生明白了:作者运用了“走完……就来到”“从……下来”等词巧妙地移步、换景,将景点巧妙连接,让人如临其境,并在游记习作中实现了会说会写。
还可直面表达特色质疑,创设冲突引发品味。如,教学《桥》一文,我抓住此小说在环境创设上的表达特色,引发质疑冲突:作者在小说开头写道:“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原意是“雨很大,像从天上一下子泼下来、倒下来似的”,这样写不是更具体吗?但作者为什么不这样写?通过对比、朗读等,学生渐悟:两字就成一句,简短的句、段表达,极富个性,鲜明地创设出独有的环境,强烈渲染出紧张、动魄的气氛。
三、 品悟“妙语”,让表达言之准确
如何解决词不能准确达意、言不能准确由衷的问题呢?需要牢牢抓住表达准确、精妙的词句,反复品悟。教材中的范例不胜数。可这样做:
1. 在更换中,品味一个“字”,品悟用字的精准。如教学《颐和园》这一句:“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笔者就抛给学生一个问题,此句中的“滑”可以更改为“划”吗?里面究竟藏着怎样的言语表达奥妙。通过换一换,不难悟出其用词的精准。
2. 在加减中,品味一个“词”,品悟用词的精妙。在《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些话:“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就……,但是,如果……就……。”句中的两次“如果”准确地写出了伽利略的推想。这样写有何好处?能否去掉?在减一减发现,去掉后,原意完全改变了。如何深刻体悟如何准确表达。再如,《桥》一文中“像泼。像倒。”可让学生试着用加一加的方法,把句子表达得更具体些,体会运用短句之妙。
3. 在想象中,品味一个“点”,品悟标点的妙用。小小标点,往往蘊涵着丰富的形象、情感、意蕴,更是道不尽作者心中万般言语、万般情,可在想象画面中体悟用法。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中写道:“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为什么不用顿号或者感叹号?均可通过激活孩子的想象力,读出意,读出弦外之音,感悟准确运用标点的益处,学会使用。
语文老师只要不断地聚焦“文眼”,发现“文体”,品悟“妙语”,就能引领学生含英咀华,吟咏精髓,品出有条理表达、特色表达、准确表达的真味,就定能逐渐走出言无序、言不准确的困境。
总之,“读与写是一个整体,没有阅读的作文课与没有作文的阅读课一样,都是不完整的语文课。”当课堂上教师关注的重心是“表达”,教学的内容是“言语”,实现的途径是“实践”时,这样的课堂教学一定是有效的,而这也一定能促使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和语文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程永丽.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6,(8):41.
作者简介:
龚宝华,湖北省黄冈市,湖北省蕲春县刘河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