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研究生与导师沟通现状调查

2018-04-26 04:10王凤清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师生

王凤清,律 颖,彭 耕,王 青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分院,北京 100191)

●研究生教育

某高校研究生与导师沟通现状调查

王凤清,律 颖,彭 耕,王 青*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分院,北京 100191)

通过调查某医学院校研究生与导师沟通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研究生应改变心态,多渠道积极主动与导师沟通,注重面对面交流的重要性。对改善师生沟通,提高导师指导水平,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基础建议和依据。

研究生;导师;沟通

10.3969/j.issn.1002-1701.2018.01.066

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连续发布多项文件旨在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明确学位授予单位作为第一主体的职责,加大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的处罚力度[1]。因此如何确保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成为各校关注的重点。教育培养的主体研究生以及指导者导师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两者之间的沟通作为导师指导的一个必要途径,在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师生之间的沟通方式、沟通质量、关系融洽程度等都会影响着研究生培养质量,本文基于对某高校2013-2015年毕业研究生的调查,发现师生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师生沟通现状的对策与建议,以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13-2015年三届毕业生,包括硕士和博士,每年毕业生人数分别为968、963、1046,收回有效问卷数分别为943、945、1038,每年的问卷有效率都在95%以上。

(二)统计方法。

采用EPIDATA 3.2录入,SPSS 20.0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一)沟通方式。

目前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方式多样化,面谈仍然是最常见,也是学生最喜欢与导师交流的方式。女生选择与导师面谈的比例低于男生;专业学位低于学术型学位学生(见表1)。

表1 研究生与导师沟通方式情况n(%)

(二)沟通主动性、沟通频率。

调查显示,能够主动联系导师的学生比例呈逐年升高的趋势。男女、硕博在主动性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学术型学生明显比专业学位学生更主动些。

50%以上的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每周与导师交流一次以上;学术型学生与导师交流情况明显好于专业学位,超过一半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不能做到每周与导师交流一次;不同性别、不同层次研究生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见表2)。

(三)导师满意度相关因素分析。

各年度导师指导频率与学生对导师的满意度成正相关关系,沟通越频繁,学生对导师的满意度越高。2013-2015年相关系数分别为0.274、0.145、0.139。不同性别、培养层次、培养类型的学生对导师的满意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沟通方式不同也影响着学生对导师的满意度。与导师沟通交流主要以面谈形式进行的学生对导师的满意度相对较高。另外沟通的主动性也影响着学生对导师的满意度,越主动与导师沟通的学生对导师的满意度越高,2013-2015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97、0.183、0.144。

学生对导师的满意度与师生关系成明显正相关关系, 2013-2015年相关系数分别为0.773、0.795、0.732。导师所带研究生数量与对导师的满意度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表2 研究生与导师沟通的主动性n(%)

三、讨 论

(一)传统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方式有待加强。

网络工具日益丰富的今天,导师与研究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方式也日益多元化。调研中发现,无论是实际还是学生喜欢的主要交流方式,都有20%左右的学生选择电话、邮件或者其他网络途径,这跟一些研究结果相同[2]。邮件、微信等网络工具,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导师出差或一些难以面对面表达的问题,确实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让师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流畅、及时。但通过这些途径的语言交流,只是对一个问题进行了很简单的处理,甚至听者/读者不一定能十分正确理解听到的或者读到的信息。而面对面交流不仅仅是语言的交流,还有很多的肢体、眼神、表情等非言语的沟通,在交流问题的广度、深度上相比其他网络工具都好,在学业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冯蓉等对北京市10所高校的调查显示“一对一面谈”是最受博士生欢迎的指导方式[3]。本次调研也发现,与导师沟通交流主要以面谈形式进行的学生对导师的满意度相对较高。因此,在导师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了面对面交谈的重要性,师生之间在充分结合网络沟通工具的前提下,定期还要进行面对面深入交谈。网络工具只能作为辅助形式,方便师生之间的沟通。

(二)与导师沟通的主动性不够。

虽然近年来能够主动与导师沟通的学生呈现上升趋势,但直到2015年也仅有50%的学生能够经常与导师主动沟通,甚至还有个别学生从来不主动联系导师。部分学生抱着“老师不找我,我就不主动找老师”的心态,也有部分学生怕老师,担心老师会问一些专业上的问题,自己不能回答,影响老师对自己的印象等等。还有少部分学生认为导师太过严厉、难以接近而不愿与导师沟通。学生的不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降低导师的主动性,师生之间的关系只能越来越疏远,对培养质量起到负面作用。

(三)师生沟通频率不高。

数据显示仅有一半的学生能够做到与导师每周交流一次以上,还有个别学生与导师交流每学期不到一次。沟通频率不高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1)不同类别学生培养特点不同:学术型学生是以科研培养为重心,师生之间的沟通主要也是围绕科研活动,沟通的频率相对较高。但专业学位学生的培养主要是在临床实践训练,理论学习、科研训练任务相对较轻,所以与导师沟通交流自然少一些;(2)学生自身原因:部分学生不愿意主动联系导师;还有部分学生忙于各种校内外兼职,奔走于各种社会招聘或者准备出国等等,投入科研学习的时间非常少;(3)招生数量及名额分配问题:2014年全国有研究生指导教师337139名,在校研究生数为1847689,师生比例为1∶5.5[4],生多师少,一个老师带多名研究生的现象普遍存在;(4)导师原因:部分导师自身事情太多,行政职务繁重或忙于各种社会兼职、科研项目申请,学生很难约到导师。个别导师本身不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缺乏与学生沟通的技巧。周全等基于学生微博数据发现,导师如果能够主动沟通,倾听学生的问题,将对学生全心全意地投入科学研究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5]。

四、建议与思考

目前国内研究生教育主要采用导师负责制的培养方式,从招生选拔、培养计划制定、课题实施、撰写论文、论文答辩等各个环节,导师必须亲自参与指导。在这些环节中,高效率、和谐的师生沟通有利于研究生高质量完成各个培养环节。基于影响师生沟通的因素,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改善师生沟通效果。

(一)积极主动与导师沟通,注重面对面交流的重要性。

学生应认识到导师在自己的学习、科研、论文撰写等方面的重要性,积极主动与导师沟通。首先改变自己的心态,学生遇到不懂得问题请教老师是很自然的事情。其次应主动寻找各种机会,利用多种途径,主动与导师联系,重视与导师的每次交流。第三注重交流方式,尤其是初期更应与导师多见面,慢慢加强双方对彼此的了解,拓宽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最后学校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讲座或培训,指导学生如何与导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二)多渠道确保师生互选前彼此充分了解,为师生关系打下良好的开端。

国内大部分高校,学生在报考研究生时已确定导师,导师与学生之间没有机会进行深入的接触、了解。建议:(1)改革招生方式:建议推广博士生申请考核制,增加硕士推免比例,在正式确定导师前给师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去了解彼此;(2)学校创造机会,拓宽学生了解导师的渠道:比如举办暑期学校、大学生夏令营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导师的科研课题中,加强师生双方相互了解,为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打下基础。

(三)提高导师指导水平,确保师生沟通质量。

导师指导水平的高低也是影响师生沟通质量的重要因素。导师是一个岗位,并不是所有科研做得好的老师都可以做导师,也并不是当了导师后都一定合格。有的导师科研水平非常高,但缺乏与人沟通的技巧,对学生科研要求极为苛刻,很容易导致学生负面情绪,引起师生矛盾。建议在导师遴选时,除了注重导师的科研水平外,综合考察导师的各方面,包括学生评价、治学态度、人际交往、时间精力等方方面面;对上岗后的导师进行定期培训,结合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及有效辅导,提高导师指导水平;建立导师定期考核制度,动态跟踪管理导师带教情况,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导师,便于导师成长。

师生关系不和谐,既有导师和研究生自身的因素,还与师生交往质量有关。师生关系不和谐,会极大影响研究生教育效果,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良好的师生交往,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 靓.研究生教育:迈进质量时代[N].中国教育报,2014-03-18(1).

[2]程燕燕.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与导师的沟通研究—以J大学为例[D].广东:暨南大学,2015:1-71.

[3]冯 蓉,牟 晖.博士生导师在构建和谐导学关系中的作用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2):54-58.

[4]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编研组.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5)[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3.

[5]周 全,汤书昆.博士生视角下和谐导学关系构建关键要素探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4):33-39.

Theinvestigationofcommunicationbetweengraduatestudentsandtutors

Wang Fengqing,Lv Ying,Peng Geng,et al

(GraduateSchoolofPekingUniversityHealthScienceCenter,Beijing100191,China)

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current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dical graduate students and tutors,finding its existing problems,to suggest that graduate students should change mentality ,pay more attention to communicating with tutors.To provide basic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utors and graduate students,ensuring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graduate students;tutors;communication

2017-11

章巧庆,女,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血液净化护理工作。

G643

A

1002-1701(2018)01-0128-03

2016-10

王凤清,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医学研究生教育。

猜你喜欢
导师研究生师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V eraW an g
麻辣师生
爱情导师
36位导师的创业建议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