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2018-04-26 05:37成祖松李延文刘立平
关键词:外贸安徽供给

成祖松,李延文,刘立平

(安徽工业大学 商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对外贸易作为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影响着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外贸总额从1978年的不足1 000万美元,发展到2017年的536.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但目前安徽外贸总额仅占全国的1.3%左右。与东部沿海省份相比,安徽外贸发展的差距还很大,难以适应新时期安徽经济发展需要。可以说,以对外贸易为重要内容的开放型经济仍是安徽经济发展的“短板”。因此,如何开动对外贸易这台“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不断推进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带动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安徽对外贸易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安徽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背景

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外贸领域中的实施和应用,包括向国际市场上供给什么以及如何供给两大问题[1]。研究安徽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问题,既要把握国际经贸环境,还要分析国内经济发展背景,更要认识安徽外贸发展的自我调整要求。

(一)国际经济贸易环境严峻复杂

2018年5月7日,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8年春季)》指出,国际经济政治形势更加错综复杂,“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全世界有71个经济体推行了591项贸易自由化措施,但却有197个经济体遭遇了8 928项贸易保护措施[2]。特别是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表面上一直标榜自己是贸易自由化的倡导者,实际上却是贸易保护主义的领头羊。英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的《全球贸易预警》报告显示,从2008年11月至2016年5月,美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达到了636项,该数字远远超过了G20经济体的其他成员国[3]。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出台的贸易保护措施大部分是针对中国的。奥巴马政府第一个任期内,出台的贸易保护措施中有49%是针对中国的,第二任期则提高到59.3%。2017年,特朗普政府出台的贸易保护措施59.4%是针对中国的。2018年第1季度,特朗普政府采取了37项贸易保护措施,其中有25项(占比为67.6%)是针对中国的[4]。尤其是2018年3月下旬以来,特朗普一意孤行发起的中美贸易摩擦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话题。虽然中美双方在2018年5月19日发表了“不打贸易战,停止互相加征关税”的联合声明,但美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国际市场的传统需求短期内难以出现大幅回升,这对于安徽外贸发展而言,构成了严峻挑战。特别是对外贸易的需求侧主要在国际市场,而对外贸易的需求侧因素基本是安徽无法调控的。因此,只有加强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提升安徽外贸应对严峻国际经贸环境的能力。

(二)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增速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全国外贸发展模式也迎来了深度调整。特别是 “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国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提高到2017年的4.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14.5%,占全球比重由1978年的0.77%上升到10%左右。以对外贸易为重要抓手的对外开放是我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宝贵经验。然而,贸易强国是一个整体,一定是在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推进贸易强省建设的基础上实现的。没有贸易强省,贸易强国只能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作为内陆地区的安徽,在外贸发展以及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建设中面临着难得的“机会窗口”。加快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实现安徽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重要支撑,更是加快推进贸易强省建设,助力贸易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安徽外贸发展的自我调整要求

2017年,安徽进出口536.4亿美元,增长20.8%。其中,出口304.8亿美元,增长7.2%;进口231.6亿美元,增长45%。外贸排名位居全国第14位,占全国的比重为1.3%;在中部六省排名第2位,位于河南之后,体量接近河南的70%。这样的外贸发展水平与安徽人口占全国比重的5.06%、GDP占全国比重的3.25%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从制约安徽外贸发展的因素来看,虽然需求侧和供给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还是在供给侧,尤其是安徽外贸产品供给结构和供给质量还无法完全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从供给的角度看,安徽外贸发展的自我调整能力不强,在技术、品牌、标准、质量、服务等外贸竞争新优势的塑造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只有加快推进安徽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促进安徽外贸高质量发展。

二、安徽外贸面临的供给侧结构性问题

(一)进口贸易发展不充分

从传统意义上看,出口与外贸供给侧密切相关。出口面对的是国际需求,似乎是“需求侧”。但是,出口产品品质提高必然会提高出口贸易国际竞争力,从而增强一国或地区外贸发展能力。因此,出口贸易发展状况好坏的决定根源还是在供给侧。进口面对的是本国或地区的市场需求,似乎与供给侧没有关联。然而,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模式下的进口,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一国或地区的最终消费需求,更多体现为作为中间投入品进入到生产过程,体现了供给侧的本质特征[5]。因为一国或地区企业可以从国际市场进口高品质、低成本的中间投入品,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提升本国或地区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6]。

从历年安徽外贸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表1),安徽外贸一直保持顺差。2003年、2010年两个年份进出口贸易基本均衡,其他年份进口均大幅度落后于出口。可以说,安徽进口贸易发展是不充分的。

表1 2000~2017年安徽对外贸易概况 (亿美元)

数据来源:根据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省商务厅有关数据计算所得。

注:表中为货物贸易的统计数据,特别说明除外。下同。

(二)省内各城市外贸发展不平衡

从表2可以看出,安徽对外贸易发展大都集中在合肥、芜湖、马鞍山和铜陵这四个地级市,其他12个城市所占比例很小,显示出安徽省各城市外贸发展的不平衡。中国外贸百强城市的榜单(表3)也印证了这一点。该榜单由海关总署发布,评价标准包括外贸水平竞争力、结构竞争力、效益竞争力、发展竞争力和潜力竞争力5项共25个指标。从该榜单可以看出,合肥、马鞍山、铜陵、芜湖四市自2009年榜单发布开始,连续8年上榜并一直占据前四名。

表2 2013~2016年安徽各市进出口额占全省外贸总额的比重 %

数据来源:根据2014~2017年安徽省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所得。

表3 安徽入选“中国外贸百强城市”的城市

资料来源:根据网络公开资料整理

(三)服务贸易货物贸易不协调

服务贸易是促进外贸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培育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对于实现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安徽服务贸易发展较快(表4),但还处于起步阶段,仍是对外贸易中的短板。与全国服务贸易相比(表5),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安徽服务贸易占全国的比重不足1%(表6),比例也低于货物贸易在全国的比重。此外,服务贸易出口与货物贸易出口的世界平均比例为l∶4,其中,美国为l∶2.6,我国为1∶10,安徽约为1∶13。这些数据均表明,安徽服务贸易的发展还比较滞后,与货物贸易之间还未达到协调融合发展的理想状况。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安徽省统计局、商务厅有关数据计算所得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全国统计局、安徽统计局有关数据计算所得

表6 安徽与全国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对比 (%)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全国统计局、安徽统计局有关数据计算所得

(四)外贸经营主体结构不合理

截至2016年底,安徽进出口经营权企业达到2.5万家,有进出口实绩企业6 501家,比上年增加669家。其中,进出口值1亿元以上企业435家;年进出口额过亿美元、过10亿美元的企业分别达到60家、6家。2016年,安徽省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868亿元,增长9.5%,占比29.6%,比上年提升3.4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1 292.5亿元,下降7.5%,占比44.1%;国有企业进出口773.2亿元,下降1.5%,占比26.4%。2016年,安徽进出口榜首企业仍为联宝电子及其配套物流企业(海晨、新宁公司),进出口232亿元,下降17.9%。安徽外贸10强企业中,除金隆铜业和马钢分别增长外,其他8家企业均下降。芜湖美智空调和双汇首次入选前20强。

从全国来看,近年来安徽先后有11家企业入选“中国外贸500强企业”榜单(表7),2016年9家入选,在全国排名大多处于靠后位置。从现有大型企业看,2016年,安徽进出口值在100亿元以上的特大企业仍然是3家“老面孔”企业。10亿元以上企业36家,仅比上年增加1家。而另一份“中国民营外贸500强企业”的榜单显示(表8),安徽民营外贸企业的发展更为滞后。最近三年,每年只有3家企业上榜,全国排名情况也不甚理想。

表7 近五年安徽入选“中国外贸500强企业”名单

资料来源:根据网络公开资料整理

注:“-”表示当年未入选

表8 近三年安徽入选“中国民营外贸500强企业”名单

资料来源:根据网络公开资料整理

注:“-”表示当年未入选

三、安徽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特别是随着安徽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需求逐渐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安徽外贸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突出。实施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安徽加快打造外贸强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切入点,也是安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点。

(一)树立“大开放”的新观念

把握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的“机会窗口”。“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是对我国对外开放布局历史性的调整优化,是新时代安徽推进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机会窗口”。着力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长江经济带相关地区、企业合作交流,构筑“一带一路”合作平台,全面提升安徽外贸的质量水平。积极借鉴天津、上海、海南、深圳、杭州等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的相关经验,复制北京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做法,争创具有安徽特色的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扩大服务业双向开放力度,探索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模式,促进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协调发展,探索提升服务贸易便利化水平。

全力以赴申报建设“自由贸易港”。十九大报告提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自由贸易港既可以在现有的11个自贸试验区产生,也可能在自贸试验区以外的区域产生,甚至可以在具备陆地港、航空港条件的内陆地区产生[7]。安徽拥有17个国家级开发区、3个综合保税区、1个出口加工区、1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7个一类口岸和9个进境商品指定口岸,拥有芜湖、马鞍山郑蒲港等万吨级深水良港,完全有能力申报建设内陆自由贸易港。

创建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工业园区和经济特区。大力支持现有的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积极创建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力争把境外合作区建成安徽优势产业的海外生产基地,发展成为省内富余产能向外转移的重要载体和中小企业抱团“走出去”的海外发展平台。着力加强企业“走出去”的智力支持,依托有关高校,培养“一带一路”建设特别是对相关国家和地区各小语种以及经济社会法律研判等方面的人才,以适应企业“走出去”发展的需要。

(二)构筑“大外贸”的新模式

新常态下的“大外贸”是“智慧外贸”,是“互联网+”在外贸领域具体应用。“互联网+外贸”一般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互联网+外贸产品”以及“互联网+外贸方式”,前者通过“互联网+制造业”模式实现,后者即为跨境电子商务[8]。

建设“智慧外贸”的安徽样本。围绕“智慧外贸”和“海外安徽”建设目标,专注于外贸全流程上的各个业务节点,从开拓国际市场、线下线上接订单到意向阶段的验厂、原材料进口金融服务、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货物监装,再结合其他的通关、结汇、退税等平台服务,构建“互联网+外贸+物流+金融”的“大外贸”新模式,积极打造紧密相联、环环相扣的外贸综合服务生态系统,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安徽国际影响力,助力安徽外贸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建设“智慧外贸”的安徽样本。

加强省内城市间外贸合作。安徽各城市要根据自身发展条件,因地制宜制定外贸发展重点与措施,使跨境电子商务等外贸新模式、新业态成为本地区外贸的新增长点。各城市要加强合作,良性竞争,形成合力,共同提升跨境电子商务的资源配置效率,形成“互联网+外贸”的特色发展优势。

(三)迈开“大发展”的新步伐

促进进口出口协调性均衡发展。鼓励电商龙头企业在美国、欧盟、日本、南美等主要出口市场设立公共海外仓,为安徽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一站式的国际仓储物流配送服务,让跨境电商实现出口与进口“两条腿”走路。

夯实外贸“大发展”的产业基础。产业是外贸发展的基石。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调结构、转动力”的重要内容和方向之一就是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以《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为抓手,加快推进安徽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聚合裂变,优化安徽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同时,加快安徽服务业发展步伐,积极顺应服务业全球化趋势,促进安徽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大发展。

建设安徽现代化对外贸易体系。要实现从重视出口到进出口并重的转变,从制度设计、法律构建、环境优化、政策协调等方面,提出建设安徽现代化对外贸易体系的重点措施,力争在贸易模式、产品质量、国际品牌、综合服务等方面跃升一个新台阶,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安徽对外贸易发展新格局。

猜你喜欢
外贸安徽供给
《安徽记事》
我国外贸进出口连续14个月同比正增长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安徽:种子田去杂保纯促增收
5.回声
70年外贸大事记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